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明晰角色定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效性

浅谈明晰角色定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效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1

浅谈明晰角色定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效性

"

论文关键词:职业角色 职业认同 职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职业角色定位状况直接影响辅导员工作质量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本文简要剖析了我国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明晰辅导员职业角色的现实意义,并提出辅导员摆脱职业困惑、夯实辅导员队伍的措施和建议.以全面提高辅导员队伍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中坚力量,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质量.而决定辅导员队伍素质和工作质量的第一因在于其职业角色定位。因此.进一步明晰辅导员职业角色、科学职业定位,积极构筑辅导员队伍健康成长的工作氛围.是解决长期制约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高的根本出路。

一、我国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状况

辅导员职业在我国教育史上已经走过了不同称谓与功能的演进路径。到目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评价机制、职业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堪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辅导员职业角色模糊.缺乏明确的职业职责界定和量定指标职业角色是指人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所展示的行为方式.它反映了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体系中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端导员在高校更多地被看作一种职位而并非职业.其设定的依据往往就是学校特点及其特有的管理方式.依据职能设定岗位.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和内容游离于学校职能部门和学生事物之间.基本形成了“凡是与学生相关的事就是辅导员的事”的普遍共识。辅导员职责泛化。

其次,辅导员职业价值定位模糊.职业价值认同度低。辅导员工作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思想和能力的大学生.特殊对象性管理活动决定了其成效的潜在型和长期性.即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种潜移默化的“于无声处有声、于无为处有为”的工作.决定了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和职业价值实现的长期性、高难度性。

辅导员职业价值实现的特殊性.需要教育部门对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做出明确界定.对辅导员提出明晰的职业要求和科学的评价指标: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辅导员工作做出公正评价.并适时地予以肯定和鼓励。而在技术突飞猛进、思想意识多元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领导较多关注的是影响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领导空喊、学校偷懒、学生反感”的边缘化境地.在部分教师中也存在着对学生工作的轻视或歧视态度哪召关制度的缺失与“功利型”管理思想的不谋而合.铸就了辅导员职业在高校的尴尬地位,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制度保障,职业价值得不到社会的认同。

再次,辅导员职业成长的困惑.制约着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职业队伍的稳定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强化职业成长的持续性和职业可发展性。让从业者能看到自己的职业前景.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职业前景的可靠性。辅导员职业在定位模糊、职责不清、保障机制缺失前提下.技术经济社会利益的驱使和对荣誉的追求.无意识地把大批优秀的辅导员“驱赶”出队伍,挖空了辅导员队伍的精髓.导致辅导员队伍中坚力量的缺失

二、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错位的原因解析

首先,职业保障和职业发展的制度缺失是根本原因。尽管中央相关文件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这些职业功能的实现是以教师的角色还是以管理者的角色起作用.这些职业角色实现的凭借条件及保障机制等都存在于法律解释之外。在当前的法治社会,法律是保障实施的基础.制度是落实的保证。而在制度缺位条件下.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只能沿袭历史积淀而来的“全能式、包办式管理”粗放模式,内容无所不包.责任无所不限。成为学生事务“无限责任公司”的代名词

其次,高校对辅导员职业价值定位模糊.职业认同度低。辅导员职业不同于普通的教师职业,也异于各种管理职业.它以特殊的社会群体为对象,承担着来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赋予的重大责任,更承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压力。但是学生工作有其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职业价值实现的迟滞性、潜在性和长效性,而相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即时性、显性特征.辅导员职业价值被漠视,甚至更多的被当作“万金油”的岗位.得不到社会认同和支持。

三、明晰职业角色、解除职业困惑、夯实辅导员队伍的政策性建议

近年来,尽管党中央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一浪高过一浪,但取得的实质进展微乎其微。在相应法律制度缺位条件下的现行政策中,辅导员权利与义务之间、提要求与讲保障之间、中观思路与微观操作之问并不对称。

(一)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是解除辅导员职业困惑的基础制度是根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育部令第24号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指明了辅导员在高等教育及高校教育工作队伍中的应有“身份地位”和实际“职业角色”。辅导员义务能够履行.而相应的“合法权利”却难以实现。"

辅导员职业缺乏完善的制度性保障机制: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事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责任认定等缺乏相应的法律或制度规范等。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可以被任何职能部门呼来唤去。从高校的具体操作看.在制度缺失和政策缺位情况下.各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经济待遇及其他方面的规定大相径庭.除客观因素外。更多的是“因校制宜”、“因职设岗”.而对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就轻避重”.开源节流。

笔者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本着对教育负责、对学生工作者关心的精神.在深入学生工作队伍中调查取证和广泛听取学生工作者心声的基础上.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为宗旨,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能力要求、考评指标体系、保障机制等.让学生工作者从中找到职业者的自尊和归宿。

1.落实制度保障辅导员制度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一套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着眼长远.保证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不断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靠制度保障使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涌人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充分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探索新途径,采取切实措施,推进专业化建设。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依靠制度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2.在保障和激励机制方面.国家与高校携手竭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真正做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在适当时候、适当条件下,奖励政策还可以向他们倾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对辅导员职能的科学评价体系,推动辅导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对辅导员的考核和评价,关键是有一套完整、科学且切合实际的评价机制。恰当的评价机制,可以全面地反映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考核和评价各项指标本身也会成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升素质、制定职业发展目标的参考。辅导员制定并实现短期价值目标使他们更有成就感.更大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完善的考核制度是推动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基础。由于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对辅导员的考核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工作实绩考核,能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学生的表现状况,如学生的表扬与违纪记录、学生成绩等评判辅导员功过是非,难以量化且不科学:辅导员的部分素质,如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等也无法量化衡量。因此,对辅导员的评价和考核,应因时因事制宜.针对具体问题采用恰当的考核方式,要尽量避免考核教条化。

在有条件的学校.对辅导员的考核,可以把四年学生工作作为一个工作周期来考查做试点,重点从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付出的实际劳动及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来综合考核与评价。这既能反映辅导员真正的工作成效和管理水平,又能避免短视评价给辅导员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

科学的晋升是吸引人才、促进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制度化确立正常的晋升机制,是调动一切积极性、激发一切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完善评价体系基础上做出的考核结果.让其与薪酬、晋升、培训机会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体现公平考核、奖罚分明的原则。同时.为辅导员职业发展开拓空问.加大对特别优秀辅导员在晋升方面的奖励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充实辅导员队伍,或采取竞争上岗或轮岗的选拔机制.对于多次“歇岗”的辅导员实行淘汰的办法.优化资源配置.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推动辅导员队伍健康成长。

(三)有序地加大辅导员职业培训力度。培养专业精神,提升职业胜任能力

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容包括:“专业理想,即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精神等:专业情操.即对教育事业的光荣感与自豪感.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专业性向.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应具有的人格特征,如合作的、有责任心等;专业自我,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满意感等。”嘴育辅导员从业者的专业精神,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专业能力.有利于增强职业胜任能力。

辅导员职业就其本身而言.其特殊性之一就在于工作方式的时代性、知识结构的时效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针对性。这就需要辅导员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和方法创新.而阶梯性的职业培训是解决辅导员职业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费斯勒曾提出:“教师行业要想吸引好的教师并留住他们.非常紧要的是通过人职培训项目帮助新任教师”。

辅导员工作对象是“富有时代特色”和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工作对象的特点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接受专业再教育和培训.使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对象的特点对接,提高工作即时质量和效能学校资助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和职业培训等活动,更容易充分调动其工作者积极性。通过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研讨会、参观、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工作经验传授给接受培训的学生工作主体.全面提升辅导员的素质,增强工作实效。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为辅导员创造脱产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提高综合能力水平脱产学习和进修可以在短期内使辅导员解除多重角色冲突的困扰.最大限度释放心理压力.全身心投入科研,缓解精神疲劳.促进职业科研.推动职业价值实现。在职业化背景下.国家可以通过政策放权,让各高校结合地方特点学校特色.在借鉴这种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探索,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辅导员职业化培训之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受自然作文
感受自然_秋天篇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走过四季
我从聊天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走过四季
我从报刊中学到了语文
走过四季
我从广告中学到了语文
我从影视中学到了语文
走过四季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拒绝自然
走过四季
履历写作格式
公报的结构
学校工作表现证明
提纲的写作及范文
通知的格式、写法
履历表的写作与送发
面试村官的自我介绍
自然基金申请书的写作指导
会议预备通知格式与范文
考察材料的格式
如何起草汇报材料
通报的格式、写法
工作计划特征和写作特点
公函的格式、写法
领导讲话稿写作要领
客货升降梯安装方案
无线测试塔工程复合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案
试论建筑钢结构的稳定设计
现浇整体楼梯应怎样立模
工业建筑特点与分类
通廊式居住建筑
试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道接口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测量在钢箱梁顶推施工中怎样实施监测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如何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
安全帽小常识
试论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材料的对比
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定义
施工测量方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整体阅读感知
《雷雨》 整体阅读感知
《最大的“书”》 重难点分析
《最大的“书”》 老师语录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最大的“书”》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雷雨》 重点字词意思
《雷雨》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知识点精析
《最大的“书”》 相关介绍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范文习作
《雷雨》 考点练兵2
《雷雨》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