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核心因素,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包括职业价值定义、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维度、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等方面。当前我国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定义不确定、研究工具单一、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存在争议、研究群体的分类视阈狭窄等问题。今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将向方法综合化、研究对象更为广泛和交叉研究的方向发展。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选择的核心心理因素,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动机具有导向作用,对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使教育工作者更加了解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对于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职业价值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学者陆续开始研究,90年代开始,国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总体上可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1.职业价值观定义

国内学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凌文辁等认为,职业观就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也可称为择业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金盛华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这些是当前职业价值观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定义。

2.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维度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研究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存在的问题

1.职业价值观定义不确定

根据文献统计。目前国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有十几种,表述不一致,学者大都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定义,缺乏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使得研究的标准不一,结论差异很大,验证困难。"

2.研究工具单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通过因素分析确定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或维度。同时作一些比较研究。由于受取样的局限,研究的结果不能代表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维度,只能代表一个区域或特定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另外,有些研究直接采用国外翻译的问卷,对问卷没有进行本土化验证研究。由于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测验只能体现中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中包含的部分,对于未包含的部分很难测查,因此测验存在误差。金盛华等将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并采用质性研究计算机辅助软件(NVivo)进行编码,这一研究方法将成为今后类似研究的重要参考。

3.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仍存争议

阴国恩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不因他们所在的学校、专业科类、性别等不同而不同,尽管在一些具体的职业价值选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国内的研究从修订到验证性研究,学者都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进行独立研究。既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一致性,就应该大范围取样,构建统一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编制统一的职业价值观量表。

4.研究群体的分类视阑狭窄

目前,多数研究中,在研究群体的分类上主要有科类(文理分类)、性别、年级等分类,而对于高职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多科类对比研究甚少,对于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生源地、不同经济区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缺乏研究,对于残疾学生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也缺乏研究。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能够使高校就业教育更有针对性。

三、职业价值观研究发展方向

近20年来,国内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职业价值观作为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异性,尤其是当社会改革时,职业价值观会发生迅速变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必将引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转变。价值观相对于社会变化又存在滞后性,转变需要一段的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深入研究,了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为引导大学生、家长和全社会转变择业观念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参与性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运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职业的真实评价和职业选择的标准。目前,有些学生愿意到一些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迫于父母、亲朋的压力而提高择业标准。前者是大学生真实职业价值观的体现,后者是外在强加的价值观,这就要求结合深度访谈方法了解大学生择业的真实标准。

有些方法得到的数据不易于量化,因此要做好非量化资料的科学统计工作,从庞杂的资料中寻找出意义所在,并为其实质内容建立出理论架构。当前质性研究的分析软件主要是NVivo,这套软件全名为NUDIST Vivo,其中NUDIST为Non—numerical Unstructured Data by techniques ofIndexing Searchingand Theorizing的简称,意指可供非数值、非结构性数据的索引搜寻系统及帮助建构理论的辅助工具,是目前质性研究最新、功能最强大的软件之一。

2.研究对象

目前关于不同性别、不同科类(如师范类、医学类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但研究者都是从各自的取样出发进行研究,因此得出的结果在职业教育领域缺乏针对性和普遍性,缺乏对高等教育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育层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同样,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专科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就业形势的反应存在差异,择业观念大不相同,需要针对这三个教育层次进行横向比较。同时,应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外在的意志价值观的相关研究,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这样,就能更清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真实性,为高校职业教育提供借鉴,为职业咨询提供参考。

3.在交叉研究中寻找应用的落脚点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指导和心理学研究的交叉课题,目前的研究更多地侧重在心理学方面,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多发表在心理学的重要刊物上,这对于促进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要更多地应用到就业教育实践,为就业教育服务。目前,高校已经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或必选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就业指导是一门由多门学科支撑的新学科。心理学是就业指导的重要支撑学科,因此,今后的研究中要在这两门学科中寻找交叉领域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地应用到就业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切实发挥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推动我国就业教育的理论进步,促进就业指导学科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漫步在不平凡的街头
妈妈的生日
赶鸡
生活趣事
奥运
令人难忘的一次活动
我们学生族“解放”了
《我们的广告》读后感
读书使我快乐
二十年后回母校
看科技展
鸽子
钓鱼
修手表
这个星期天没有家庭作业
2012年妇产科护理工作总结
邮政局2012年财务工作计划
大二下学期学习工作计划
2011年公司仓库保管员工作计划
2011年公务员个人学习计划
2011年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2012年公司营销党支部工作计划
2012年临床护理工作总结
上半年医疗工作总结
公司销售助理工作计划
2011年下半年总经理工作计划
人大代表工作思路
2011公司业务员工作计划
公司新员工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学年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Linux下的GTK图形界面编程
试论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
关于特殊教育研究的范式与困境
浅析士官教育中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本思路
浅析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思考
地理数据可视化的数据库模型结构与算法
基于Linux系统的网络安全策略
浅析《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中文图形化数据库动态操纵的实现
试论开设师范生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当前计算机技术与GIS发展趋势
PowerBuilder数据窗口编程技巧
优化程序长度的一种方法
浅析中职卫生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方向
浅析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改革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培植自信心理 塑造健康人格──《自己去吧》说课设计
让孩子在探究与合作中自主学习──听冯卫芳老师的《自己去吧》课后感
《自己去吧》词语造句
《自己去吧》探究活动
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自己去吧》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自己去吧》学习者特征分析
《自己去吧》生字学习
《自己去吧》课前准备题
“巧”设计《自己去吧》
《自己去吧》近义词反义词
一堂扎实的语文教学──《自己去吧》听课体会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吧》
14《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好一个“不服气”──《自己去吧》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