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

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

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

编者按:鉴于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我国1998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实行了以增发国债、扩大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在反周期、促进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同时也加大了财政风险。我们就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的有关问题,对我国著名财政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何盛明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导致国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何教授,请您谈一谈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判断。

何教授: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应当认识到:我们的财政政策和国债政策从来都是为实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标服务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物价水平总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鉴于此,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又进一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济各项指标下滑的趋势得到控制。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8%,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1%。

认识我们的债务规模,关键就要看国家财政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施反周期调节的经济效果如何。至于在亚洲金融危机得以缓解,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复苏以后,我们的财政政策将如何改变,则需另当别论。但从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还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到我们国家,国债规模的大小,我想应该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来分析。笼统地说发债空间大小与否,我认为不具体,也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国家从1993年开始实行宏观调控,并在1996年顺利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但是,在软着陆以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这集中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制度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而且,这三种矛盾交织并发、错综复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说反映了三大风险、三大困境,即国有企业处于困境,银行处于困境,财政处于困境。鉴于这三大矛盾同时并存,要摆脱困境,当然要从经济入手,从企业入手。而国民经济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国企改革的深化,都离不开财政和银行的支持。但是,在这三大矛盾、三大困境同时出现的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回旋余地就不是很大了。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矛盾,那么,我国的国债规模究竟要搞多大呢?记者:今年我国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财政风险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何教授:1998年以来我国适度增发国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二是为了扭转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是实施反周期经济调控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情况来看,亚洲一些国家已经相继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减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趋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物价也出现止跌迹象。因此,我们的反周期调节也将告一段落。在经济运行恢复正常以后,就要注意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深层次的矛盾问题。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都应当以此作为调控目标。这些问题不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但有一种倾向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那就是不分具体情况,一味地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扩张性财政政策与需求不足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出现买方市场时,需求不足是一种常态,主要应当靠市场进行调节,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处于辅助地位,其作用效果是有限的。过分依赖财政政策调整市场需求,事倍而功半。处理不好,还会导致债务危机。而债务危机反过来又会对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俄罗斯经济的崩溃就是一个明证:首先是债务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爆发。因此,国债政策也是要谨慎使用的。

记者:当前,我国的财政风险已成为财政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您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问题?

何教授:企业风险以及银行风险,这两种风险在社会上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而对财政风险问题却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我看来,财政风险比其他任何社会风险都严重。首先是财政自身的风险,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决定了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将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风险,如企业的风险,银行的风险等,这些风险有相当大的部分最终都要转化为政府的风险,转化为财政的风险。所以说,财政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应当引起全社会充分的关注。

记者:您认为我国的财政风险应如何防范和化解?

何教授:化解财政风险,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只有经济高效增长,税收收入才是实实在在的,国家财力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下那么大决心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问题,就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上。经济增长效益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志,也是决定中国经济在21世纪能否在国际上充分发挥其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从财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化解财政风险还涉及到财政支出方面的问题。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范围和分配格局还存在“越位”与“缺位”并存的现象。一方面,许多应当由市场提供和社会负担的商品和劳务仍由财政负担,造成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另一方面,许多应由财政安排的事项,财政还存在“缺位”现象。因此,我们应严格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我国公共支出范围,确保财政支出的公共性质。

作者: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何盛明教授加入时间:2004-7-7

(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的早晨
学骑车
我设计的风筝
我家小白兔
小狗 “丁丁”
下象棋——我的最爱
我属兔
我真想成为一朵云
我的课余生活
我与大队委无缘
白色让我想起......
迷人的郊外
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叔叔阿姨的一封信
老鼠和蚂蚱
美丽的秋天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剖析材料(党支部范例版)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班主任版\教师版)
党性剖析材料(110版)
党性分析报告(新手上路版)
党性分析材料 (农业版\种子管理版)
性分析报告(党委书记版\主任版\第一把手版)
个人剖析报告 (卫生窗口版\短篇版)
个人党性分析报告(主任版\公司版\优秀党员版)
心得体会----服务是践行先进性的切入点
个人党性分析报告(科技版1\工业版1)
保先教育剖析材料(城监版\短篇版)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总经济师版)
我对个人党性现状的思考(基层党支部书记版)
党性分析材料(教师通用版)
党性剖析汇报(检察公诉人员版)
人性假设与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完善
公共利益·国家强制·私法自治
论WTO规范体系的特殊性及其对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冲击
法典化及其立法手段
论诉讼时效客体
中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之比较分析
民事权利能力若干问题研究
浅谈建筑领域挂靠经营诉讼主体资格的确定
精神损害赔多少
中国侵权行为法理论体系的重新构造
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审查原则定位
对适用《民法通则》第126条的举证责任之我见
论条件在附条件法律行为中的地位
论效率违约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事实判断抑或价值判断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学设计之一
《陶校长的演讲》教案之四
《陶校长的演讲》说课稿之一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学设计之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画龙点睛》教学实录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之三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之四
《金蝉脱壳》课文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之一
《成语故事》课文内容
《变色龙》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