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机构改革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机构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机构改革

"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院 教学机构 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我国迫切需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需要,目前仍存在部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前号并不乐观的情况。职业学院必须加强教学机构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背景及就业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经济结构处于大变动阶段。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表现为第三产业的持续上升,第一产业的逐渐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的停滞不前。其次,产业部门中的行业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行业作用日渐减小,而一些新行业则蓬勃兴起。另外,就产业或行业的技术构成而言,一般都表现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趋势。

上述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对职业岗位产生了巨大影响,为适应这些变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势在必行。

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它脱胎于高等专科教育、职工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硕士各层次教育之中。它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技术型的实用人才。

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处介绍说,全国设有3790多所技术学校,它们培养了一大批学员。一方面是技术人才的短缺,一方面却是大量等待就业、四处找工作的学生。探究其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培养提供的人才素质不满足社会需求。

二、分析现状成因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十分复杂,本文重点分析职业院校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专业技能模式化、固定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单一,削弱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例如当车工的不会开刨床,开车的不会修车等怪现象。很多学校开设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左,仍停留在学校原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水平上,忽视了市场需求和教学投入与人才产出的比例关系。

2.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优化方面表现为课程体系单薄,结构失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基本上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遍应用的“三段式”结构,即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构成课程体系。“三段式”结构的课程体系对职业教育来说,严重影响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按自身学科体系寻求自我完整,而不是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服务,针对性不强,实践课不能形成完整体系。

三、针对现状进行教学机构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了扭转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就业被动的局面,应加大职业院校教学机构的改革力度,包括专业设置的改革和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设置专业时,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具体考虑“五性”。"

一是市场性。设置的专业最好是市场急需的热门,是紧缺的短线。通过调查研究,搞清楚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做到心中有数,明确了专业设置的目标。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主动为地方经济与行业经济服务,善于发现甚至预测新的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

二是超前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专业化,不断提出新的人才需求。因此,在设置专业时必须有市场经济的超前意识。例如,了解到全市从事国际运输代理业务正式挂牌的企业只有30多家,而实际从事此业务的多达200家,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国际运输代理的从业人员将日益紧缺,可以设置《国际运输代理》这一专业。在金融、旅游、饭店等行业中,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三是创新性。高职专业设置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来设置,切实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特别要注意设置一些高新技术应用专业;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地区、行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四是科学性.高职专业在设置前,要进行调查、分析,听取各行业、企业部门技术专家对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分析每个层次人才就业特点和需要走向,做好预测,以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高职教育专业办出特色。对于不适应市场要求的专业,要及时进行调整与改造,同时在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农业、牧业、林业、特产培植业设置高职专业。

五是灵活性.专业设置可宽可窄,宽窄并存,以兼顾毕业生在社会岗位(群)就业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技术领域开设的专业可以相对宽些,比如,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等。这里的“宽”与普通本科专业强调的“宽”有明显的区别,它指的是在课程体系或教学内容上不能针对性太强,而且教学内容应以应用为目的。按照职业岗位需要设置的专业,专业口径可以窄些,例如:数控技术、珠宝技术与工艺等。

大的专业方向设定后,课程体系的改革变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特别是教学机构的改革,最终都将归结到课程的改革上来。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训练职业能力服务,而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是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的关键,也是我们潜心研究这一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程结构大体分为四类: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四类课紧密相联,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目前课堂教学占绝对数量,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其优点是基础理论扎实,专业面较宽,职业适应能力较强,就业后进修提高快,缺点是职业能力训练针对性不强,就业后仍需短期岗位实习。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和市场对要求人才具备更强的职业适应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更综合、更灵活的上岗,换岗和职业迁移能力。这样一来,原有的课程模式必然改革。

课程设置的确定,必须根据就业的需求,体现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劳动型人才的宗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打破学科界限和知识的系统性,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分析、观察,确定知识内容和能力结构,设计开发课程,强调职业能力的系统性、复合性和技术应用性。

改革方案是把整个职教课程结构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大板块。其次根据学生学制的长短,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为基础时段,主要学习基础理论。学生在这一时段,一般不分专业价别特殊专业除外),他们是一个综合的学习群体,先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当学生进人到第二学习时段后,根据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某一特定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形象
四季家乡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端午节的起源
你知道这些是什么花吗?
独上高楼
家乡的龙眼
诗中春夏秋冬
家乡变了
在记忆深处消逝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乡水悠悠让我陶醉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谁不说俺家乡好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竞聘演讲稿的写法
应届生求职信格式
怎样写活动策划书
半年工作总结怎么写
入党思想汇报该如何写
如何写好一封令你脱颖而出的求职信
如何书写创业策划书?
如何撰写辞职报告?
商业计划书该怎么写
如何写财会类论文
写邀请信应注意写法
自我鉴定的写法
怎样写好工作总结
如何写开题报告
个人自传怎么写
新农村规划设计应注意集约利用资源
20世纪建筑特点和21世纪建筑展望
堆山造景启动景观建设
统一多元的建筑设计方针 超越混乱的价值观
日本先峰设计师指出:北京酒吧缺创意
仿古建筑与西式建筑想到的
硬质景观施工图的设计和深化
灵感的源泉
节约型设计,建筑师该尽的责任
低能耗与高舒适度
浅析我国的绿色城市设计
东大建筑系教授发明新型建筑材料 用于大屠杀纪念馆
实施墙面绿化 构筑良好环境
拒绝平庸城雕
建筑师当看重现场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二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牧场之国》重难点分析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提高篇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二
《乡下人家》训练素材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