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1)

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6

绿色GDP核算体系与发展循环经济(1)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而绿色GDP核算可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绿色GDP核算,既是经济全球化催生的结果,又是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净增长的需要,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

要通过完善核算方法、建立科学的政绩考体系、建立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确保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GDP,核算体系,生态环境

一、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循环经济是将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非成本要素一生态环境从经济系统之外独立出来,进入经济系统内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从而改变企业获得利润而要社会大众承担生态环境成本的不对称的经济运行机制,它是一种生态经济。绿色GDP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它克服了现行GDP的缺陷,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保证经济增长不会过度消耗能源,不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有效途径;它是我国发展路径和模式的根本变革,是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

1、经济全球化催生绿色GDP。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全球化流动的加剧、以及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通过商品、服务及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导致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现代经济发展道路也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主要为GDP、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等,主要围绕资本、技术、劳动效率等因素展开经济理论研究并指导经济发展,客观上鼓励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甚至不考虑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负面影响。而当代经济将知识、环境、自然资源纳入经济理论研究范畴,将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三者协调发展作为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使工业经济时代朝着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知识经济时代转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一些有识之士、西方一些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了适应这种潮流的变化,先后开展了以绿色GDP为代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从1997年开始,世界银行采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新衡量各国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

与此同时,欧洲统计局开发了“欧洲环境经济信息收集体系”即SERIEE体系,开展环境支出核算工作,扩展了SNA。荷兰建立了“包括环境账户的国民核算矩阵”(NAMEA),全面考察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环境指标的变化状况。

开展绿色GDP的核算,注重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中国作为改革开放中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紧跟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的改革潮流,还是加强与发达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环境状况、真实的国民财富等方面的国际比较,我国都必须加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工作。

2、绿色GDP核算能够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净增长。按照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包括个人消费支出、个人总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并未考虑环境因素。

治理环境污染所发生的费用只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扣除项,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坏损失及环境收益则未能得到充分的反映。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国际上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反之亦然。我国近几年GDP每年增长约8%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位居第二。

然而,扣除GDP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即环境污染负债、生态赤字和资源损耗等,据统计,至少有18%是依赖资源和生态的“透支”获得的,调整后的GDP增长速度将下降约3-4个百分点。这种差异说明了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稀缺资源的高消耗换来高的增长速度。

因此,在经济分析中,不能只看到发展、繁荣的一面,还要看到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一面,所以要反映经济的净增长,就必需在GDP核算中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建立真正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核算体系。

3、构建绿色GDP,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生态与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加之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未根本改变,我们现在每增加一份收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牺牲未来子孙后代的利益,借贷将来的资本为代价的。

从而造成对资源的惊人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仅就淮河水污染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酿造是污染淮河的主要行业,创造的产值约为30亿元,可要恢复到原来水体环境质量,治理投入需要150亿—200亿元。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环境生产力难以为继,不能向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也无法消纳入类弃人的越来越多的废弃物。这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是现行经济体系难以通过内部调整来解决的,必须通过构建新的经济体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从根本上解决。

为此,构建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新国民经济统计模式绿色GDP,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我国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GDP的基本增长方式,有利于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的转变。绿色GDP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能使人们懂得资源有价,环境有价,并从中清醒地看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看到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而引导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自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走科学发展之路。

4、绿色GDP将有效减少企业发展外部不经济现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外部不经济性是一种私人成本的社会化,把自身有利建立在他人受损的基础之上。

目前很多企业的盈利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忽略了未来的环境支出而低估了当前成本,对企业来讲,由于未考虑生产给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事实上是减少了内部损耗,把费用转嫁给社会。而从当前社会的发展来看,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环境问题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更加愿意选择各种绿色产品。

因此,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看,如果企业考虑了环境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对自身发展的行为已做了规范,使企业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树立企业起形象,那么在将来便不会因环境成本费用大增而受到严重影响,而会在未来的竞争中符合消费人群众的要求,从而占据明显的优势。绿色GDP正是从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这一角度出发,使企业公平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政府也可以根据绿色会计提供的信息来考核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减少企业外部的不经济性,继而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谈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研究

行政垄断的经济学分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在你心目中,什么才是美
大量的作业
我的爸爸(My father)
分担家务
互联网对儿童来说是危险的
我的座右铭
My Mother’s Garden(妈妈的花园)
The Tibetan Minority(西藏少数民族)
Fatigue and Rest(疲劳与休息)
热爱生活
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吗
最好的旅游方式
我和母亲的五一节
​The Disabled Should Have Equal Rights(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
我难忘的旅行
秘书人员的政治素养
秘书办事掌握领导性格
秘书不能越位
秘书如何维护上司隐私权
秘书要漂亮还是要精明
秘书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1)
秘书与上级之间交谈技巧
新形势对秘书素质新要求
秘书工作上没有办不到
秘书应是位出色的公关员
论中英文秘写作者必备条件
秘书应备备查“工具书”
秘书工作要求提高自身修养
论文材料和语言方面的毛病
考研英语应用文写作便条写法
熵权决策法在区域水资源开发最优排序中的应用
成立咸阳市水文勘测队的设想
坝基开挖及边坡支护技术交底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
X县水利系统年终综合总结
关于关心西部偏远地区水文测站职工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
渠道防渗工程施工方法
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监测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两种新的非充分灌溉模式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研究
成本法在水电站设备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复合土工膜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适合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的低成本滴灌系统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春天的声音》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春天在这里》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春天的雨》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春天的图画》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