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0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

"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大学生逆反心理存在的主、客观原因。提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帮助大学生克服和防治逆反,理的办法。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属于情感范畴,又叫反常情绪,它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另一个人(或一部分人)传递的信息,是不加思索、一概排斥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反常情绪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好转化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l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特点

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在对待思想政治工作上,常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偏激态度.不响应、不配合、不以为然,把自己摆在与之对立的位置上他们这样做,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消极心理或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

1.1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1.1.1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表现出敏蒜与对立的情绪大学生自尊心强.人格意识强烈,对外界刺激体验敏感、细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并非都受欢迎,都能奏效,这是正常的。但是,有的大学生对领导、教师批评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时不以为然,有时对其越批评,其逆反心理越强。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或听报告时,教师要求大家安静,不要喧哗、吵用。有的学生越说越不听。越批评越闹得厉害。还有些大学生有逆反心理,对来自领导、教师、同学、家长的帮助,总有一种内在的反感,即使他们错了,别人言之有理。他们也拒绝接受,往往要拧着劲,对着干。 1.1.3对先进人细和事迹否定和歪曲这一现象不是那种嫉贤妒能、有意抹煞和歪曲他人成就的行为,而是指在逆反心理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习惯地、不自觉地、并无恶意地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及评价产生否定情绪,对先进人物的事迹作明显错误的主观臆断和评论。有的大学生对领导、教师表扬某个人(或某些人)非常反感。甚至有意孤立被表扬者,更有甚者对受表扬者进行讽刺、打击。

1.1.4对领导、教师、学生干部分配的任务.拒不服从.甚至顶擅。表现出一种桀骛不驯的样子

1.2.1盲目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遇事不经深思熟虑,肆意蛮干,不考虑后果,凡事不管正确与否都一律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大多感情用事,常以感情代替理智。所以。有逆反心理的人常常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 1.2.3放纵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行为放肆,不计后果,不考虑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只图一时的心里痛快,为所欲为,我行我索。 1.2.5极端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容易走极端。你让他这样干,他偏那样干。

1.3大学生心理的危害

1.3.1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表现为是非不明,普恶不分。忠奸不辨。对人、对事全凭感情用事,肆意妄为,必将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容易被坏人所利用。 1.3.3不利于自身个性的完善与发晨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凡事不管正确与否都育目抵制,对别人的劝告不管是否是善意,都不加分析地一概拒绝。这样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利于自身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2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条件。

2.1 客观原因

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大学生的年龄、情绪、思维方法有关。

2.1.1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发展到高潮阶段。身心趋于成熟。他们不断地在现实中寻找自己的地位并倾向于自己欲望的满足。他们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生活,一且发现外界对他们的“自我”并不承认,便会在心理上萌生出一种焦虑情绪。促使他们用各种办法与阻碍其确立“自我”的外部环境相对抗,逆反心理就是对抗的一种表现。可见,在大学生中之所以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是同他们的年龄特点相关的。" 2.1.3从思维方法上看.大学生思维发晨辕快.对前遵和生活的追求有极太的热情但是由于他们受知识等的局限,看问题容易主观武断,常常带有片面性,加之自尊心又强,易于固执已见,强词夺理。带着这种思维倾向去观察、分析外界事物,就不可避免地以情感代替理智,从而引起逆反心理的出现。

2.2毒花套件

2.2.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大环境会对高校小环境产生很大影响。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可以在高校中找到缩影:经济形式的高涨,政治气候的变化。思想潮流的兴衰,无一不拨动大学生的心弦。他们用那种既成熟又不成熟,既有批判性又带有盲目性的目光审视社会,从中选择、接收各种社会信息。充实、调整其内在意识系统,形成思想观念。

近年来。国内形势和社会风气日趋好转。但社会上还存在着一时难以消除的阴暗面,如有些人以权谋私,捕不正之风。特别是对社会治安、毕业生分配、高校收费等问题。大学生十分敏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教育不当,就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3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克服与防治办法

3.1帮助文学生正确认识-我

大多数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由于他人无视他们的“自我”存在而使其采用各种方法去证明“自我”。既然大学生“逆反”的目的不在于与人作对而是为了表现“自我”。那么。我们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告诉他们。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训练”课.帮助大学生从矛盾状态中走出来.学会用理智对待社会,协调平衡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学会驾驭感情。克服自负和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反之。如果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我。都会导致主客观的不协调,造成心理需求的不平衡,从而导致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的产生。使大学生认清自我的最好办法是自我教育。相信群众,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防治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

3.2狂大思担照治工作曲时致挂

避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得及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变化,大学生在这种环境变迁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了那些容易产生消极影响的西方文化及意识形态。而大学生一旦接受消极东西。则可能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准确地分析、预测社会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牢牢把握教育的时效性。当纷至沓来的社会信息还没有被大学生广泛接触之前。都应经过教育者分析、预测,判断信息是否正确,如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扩大信息通道,采取一些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它们充分与大学生接触;当这种信息对大学生起消极作用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提前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内容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力,纠正大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偏差。

3.3追求思担照治工作曲艺术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是多方面的,其中正确运用暗示影响,对避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克服业已形成的心理定势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暗示是一种特殊的形式。不用命令和理性思考,就对另一个人的信仰、观点和决定产生某种影响.在暗示中实现信息传递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以对信息的无批判的知觉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暗示性可以建立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比如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工具,运用各种教育艺术,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影响。增进教育效果。我们还可以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威信、品质起到暗示作用。比如请一些在学生中享有较高威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去讲解某些教育内容,这种威信增强了学生对于信息源的信任效果,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预期效果。

3.4努力在高校实况党风、教风和学风的根本好转

对于逆反心理的产生.我们不能单纯责怪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无数事实说明.实现高校党风、教风和学风的根本好转。对于克服和防治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高校也有影响。因此,高校要努力实现党风、教风和学风的根本好转,以减少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迷人的秋天
我家的小鸭子
第一次买东西
校园一角
和谐的大森林
爱心无价
我学会了洗碗
别开生面的“斗鸡”赛
我的小鸟
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我爱秋天
有趣的一天
秋天的景物
秋雨
校园中的黄桷树
2012年12月入党志愿书
2012年10月团员入党志愿书
大一学生入党志愿书范文
2012年中专生的入党志愿书
最新大学生入党志愿书
2012年入党志愿书范文
12月末入党志愿书
教你填写《入党志愿书》
大学生经典入党志愿书1500字
转正申请书的基本写法及注意问题
普通群众入党志愿书模板
最新入党志愿书范文
入党志愿书例文
2011年街道办事处干部入党志愿书
2012年年终入党志愿书
百年为奴-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末路(1)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环境、特征与预算会计改革(1)
北京地铁5号线桩基静载试验研究
南京地铁小行车辆基地边坡综合治理技术
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讨(1)
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直线电机车辆段感应板安装技术
审查担保贷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财务公司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1)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国家标准解读
长轨排法一次铺设整体道床无缝线路施工工艺
政府审计与CPA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1)
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务解析(1)
公共交通特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无形资产新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1)
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的规划研究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4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7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2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说课设计1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6
《难忘的一天》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
《乌鸦喝水》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丑小鸭》教学构想
《丑小鸭》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5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3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