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就业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就业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5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就业力

"

论文关键词:劳动者 职业技能培养 就业力

论文摘要: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本就沉重的我国就业市场更趋严峻。那么,我们应如何提高劳动者的就业与择业能力呢?这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解决就业难题,关键在于加强职业培养基地的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与择业能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使得我国本就沉重的就业形势更趋严峻。那么,社会、政府、职业教育学校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应当如何共同努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与择业能力即就业力?解决就业难问题,关键在于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基地的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整体素质,也就是说提高劳动者的就业与择业能力,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且还关系到国家执政地位的巩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整体素质作为振兴地方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因此,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基地的建设、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力是解决劳动者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劳动者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劳动者数量庞大、劳动力技能素质普遇偏低,就业压力巨大

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转移约1000万人,而在经济每年增长8%一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仅只800一900万个0

因此,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和劳动力结构不适应就业需要的矛盾,是我国就业形势的基本格局。"

据2006年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显示,“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在500万到550万之间。如果农村每年向城镇转移的1000万劳动力,加上往年失业的人口, “十一五”期间可能有4000-5000万劳动力需要就业。因此, “十一五”的头两年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快、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两年。因此,就业总量矛盾突出,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劳动者整体职业素质偏低,就业力下降

(三)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合理,职业技能人才总量过少,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因此,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需要,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也成为制约扩大劳动者就业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劳动力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我国劳动力资源分布主要表现在东南沿海地区和部分较发达的中部地区。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来看,西部地区的从业人员与中部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在西部地区各省市中,接受过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尤其是职业技能教育的人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而不识字人口的比重却明显高于中东部地区。也就是说,我国的劳动力资源集中于少部分地区,而大部分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仍处于短缺状态。劳动力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必将导致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衡,从而又将会导致新一轮劳动力资源分配的不平衡,这将是一个递进关系的恶性循环过程。"

(五)我国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偏差。自我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证书代表能力成为一种竞争就业导向。考证书,意味着多一种能力。于是,在就业岗位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里,多考证容易就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但是,由于体制等诸方面原因,一些地方对证书标准的制定偏低,对考证质量把关不严,导致出现重考证,轻质量的不良后果:考证通过率高,证书含金量却很低。

长期来,影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矛盾是:市场对技能人才迫切的需求与国家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换而言之,是技能人才供与求的矛盾。这既是数量的问题又是质量的问题。在这对矛盾中,国家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严重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

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质量要求与教师技能传授水平二者不相适应的矛盾。换而言之,是技能人才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这既存在专业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是否一体化的问题,也存在所学与所用是否相匹配的问题,而教师技能传授水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从全局来看,培养技能人才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3)政府投入不平衡。受体制影响,我国当前培养技能人才的学校有:劳动保障部门管辖的技工学校和教育部门所属的职业院校。从全国角度看,教育系统的职业院校享受《职业教育法》规定的教育费附加,劳动保障系统的技工学校却尚未享用这种待遇,企业投入不平衡。按照“谁使用,谁培训”原则,企业是技能培训主体。通常,国有企业能够按有关规定提取职工工资总额L5%-2.5%用于教育培训,一些品牌民营企业也投入资金用于培训本企业技能人才甚至于开展社会化的技能培训。但是,数量庞大的非国有中小企业却不愿投入资金培训技能人才,而是直接到劳动力市场聘用技能人才或挖“墙角”来解决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全国技能人才队伍普遍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初级技能人才多,高级技能人才少;单一技能型技能人才多,复合技能型技能人才少;传统型技能人才多,现代型技有人才少;短训速成的技能人才多,系统培养的技能人才少。因此,要走出这种恶性循环,就只有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大力推行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力。

二加强职教基地建设,提高劳动者就业力

显然,在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每一环节都以掌握职业技能为目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技术性,能有效减少技术性和结构性失业。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质决定了它能有效地降低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技术性失业,以及由于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而形成的结构性失业。因此,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与劳动力现状之间的矛盾,就有赖于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力:一方面能增加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含量及其未来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对称性与完备性,让劳动者更多地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从而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一)有梯次地发展培养专门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我国在更大程度和更深层次上要参与国际竞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量出现,以信息、金融为主导的新兴第三产业飞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劳动者的就业力和人才结构的要求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对掌握实际应用技术和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技能人才#}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为此,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启动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2003年实施“三年50万新技师培养计划";至2004年年底,全国范围内取得技师和高级技师取业资格证书的达70多万人。从2004-2006年的3年内,我国还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有梯次地发展培养高、中、初级职业技能人员;此外,200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这己经是近三年来有关大力发展高级技师的第五个国家级动作了,而且“十一五”期闻,我国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诚然,职业教育具有周期短、见效快、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实用性强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比拟的特点,能很好地与地方产业进行有效地对接,建立职业培养基地,并通过职业培养基地尽可能地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力,开发本地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解决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

(二)创新就业门类,开拓就业岗位,改善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扩大就业的总方针到具体政策措施,从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到扶持困难劳动者就业,从健全市场体系到改进劳动者的就业服务作了全面论述。为缓解劳动者就业压力,党和政府积极应对,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以此来扩大劳动者的就业面。如“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措施,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在创亚过程中增加新的就业门类,拓展新的就业岗位;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目的在于普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力,逐步改变劳动力资源结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举办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依托职业院校和职业培养机构,积极向用人单位了解用工需求情况,发展培训订单,增强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地方政府、教育和人事劳动主管部门也应充分发挥部门资源优势,拓宽就业门路,主动地为职业培养机构提供服务,并通过“订单式培养”,使职业培养单位能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劳动力供求关系。

(三)紧贴市场,提高劳动者与就业需求间的匹配性,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在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衔接,使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为提高劳动者就业力服务;同时,职业院校及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要以“职业”与“技能”为基础,以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设置专业和课程。专业按岗位设置,课程以岗位或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元素为核心配备。这种按岗位要求设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既提高了受训劳动者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匹配性,又大大降低了劳动者就业的成本,有效地增强了就业的稳定性,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此外,要充分发挥人事劳动部门就业服务主渠道作用,建立就业服务网络,广开就业门路,指导职业培养单位及时调整专业,调整培养目标,提高职业教育培养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当下,我国一些职业学校正在积极推行的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己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劳动者就业力的培养模式。这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得职业培养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一方面有利于职业学校及时把握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及时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风险教育,有效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受训者在直接参加岗位锻炼的同时,了解产业和岗位需求及发展动态,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据《公报》显示,2008年末全国已有99.65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占零就业家庭总数的99.9%。同时,国家还组织了3.4万名大学生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四)创新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和教学模式,提高劳动者再就业力

在传授并培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时,职业教育机构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采取多层次、多角度、多手段且具有实效性的教育培养模式。其教与学的场所不受校园场地的限制,或在工厂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其他职教培养基地。这样既不受传统学历教育所要求的学制年限的制约,又可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弹性,即采用学分制。这种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可为劳动者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前提性的基础和条件。

同时,要创新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校企联合办学,拓展融资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劳动者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并引入民办机制,加快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

此外,地方政府要以现有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为基地,以多元化投资方式为手段,积极建设职业教育培养基地,并广泛开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培养交流活动,以增强各地对劳动者的培训实力,提高劳动者的再就业能力,以减少劳动力资源的就业结构矛盾和地区差异,从而推进劳动者就业力的跨越式提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当羽毛丰满时
恩情无限,真诚回馈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记住自己
淡妆浓抹总相宜
梦想·坚持·超越
我眼中,你最美
生日
粉笔唰唰
粉笔灰的味道
纯洁的心灵
悠悠粉笔情
彼岸
记住自己失败的时候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卫生工作计划
2008年护理工作计划
护理部工作计划
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2009年医院护理工作计划
2009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2009学年小学卫生工作计划
区卫生局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学期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2009学年下学期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手术室护理工作计划
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2009年卫生工作计划
2009学年体育卫生工作计划
护理工作计划
无公害冬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复合土工膜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X县水利系统年终综合总结
杭埠河流域水资源调查方案设计
关于关心西部偏远地区水文测站职工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滴灌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
成立咸阳市水文勘测队的设想
二维溃坝洪水计算方法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
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大坝监测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拖拉机田间作业常见问题的处理
浅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适合发展中国家小农户的低成本滴灌系统
渠道防渗工程施工方法
怎样选择小型农用水泵
了解时代背景 感受爱国情怀──《詹天佑》教学案例
《詹天佑》教学实录
《詹天佑》教学后记
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詹天佑》教学案例
多读疑自现,多读疑自消──《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詹天佑》教学案例及反思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评价
字里行间尽现爱国情──《詹天佑》导读
以玩激趣寓学于乐──《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课堂实录
程序导练,多法并举──《詹天佑》课堂教学评析
《詹天佑》教学后记
《詹天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