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课堂设问的科学化研究初探

关于课堂设问的科学化研究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课堂设问的科学化研究初探

"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设问 新课程改革 设问模式 设问的技术

论文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讲解一接受”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研究性学习等新的课程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提问承担着新课程改革的重任。

一、关于设问的功能

德加默(C.Deganno)主张,“提问得好即教得好”(toques-tion wel is teach wel)。因为交流与对话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而提问又是教学交流与对话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何谓提问,即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引起学生回答反应的主要是“语言刺激”,当然“语言”不是唯一的刺激,还有其他的发问信号,如手势、面部表情等,其主要的目的则是激发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同时,提问还有其他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引起学习动机。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智力调控行为,而且是启动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通过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等等。

(二)帮助学生学习。提问不能当做教师对学生的考问,而应该能帮助学生学习。如通过提问可以给学生提示重点内容,哪些知识是重要的,怎样掌握知识等;还可以通过提问促进学生记忆品质的增长,同时通过提问还可以诊断学生学习的障碍以及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三)提问能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锻炼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及品质。提问应能唤起每个学生的潜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愿意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创造良好的机会。

(四)提问有组织管理功能。通过提问可以组织课堂教学的秩序,使教学顺利进行。如教师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往往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五)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探究欲望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可以把学生带人探索未知的境地,能够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捕捉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

(六)提问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提问意味着教学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中解脱出来,使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对话与合作中促使了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学中设问的意义在于追求学生的创造品质的养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提问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关于提问的功能很多,但最为重要的功能还在于它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设问的水平模式及设问的技术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关于教师设问模式的构建

笔者通过对部分课堂调查和分析可见,教师在设问时, 往往重知识型、检查型、封闭型的问题,忽视思考型、鼓励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教师的设问往往要求学生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单向思考,较少关注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更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构建一种较为科学的设问模式,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高的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对教育目标作过较系统的分类,特别是他在认知领域的分类对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按照从低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的顺序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6类: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与其相适应,也可以将教师的课堂设问分为6种水平,使每个水平的设问都与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相适应。

(一)知识水平的设问即对事实性问题的设问,这类知识的设问是指要求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概念、方法、过程以及原理等,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记住了先前学过的知识。这种设问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具体,二是答案是惟一的。对于这类问题的设问教师最常用的关键词是“什么是,··…”、“谁·,·…”、“是什么”、“有什么”、“什么时候”、“哪里”、“写出”、“说出”等。知识水平的设问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老师好问好评,学生好答,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较多地使用这一水平的设问。教学中过多地使用这一水平的设问不但不会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而且会阻碍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如前不久上海静安区有一项有关调查,在一个初中二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共提了98个问题,其中关于个别生词的解释就问了20多个问题:某个词在哪儿,念什么,第二个词在哪儿,念什么,你们还有没有不识的字,能看懂吗,此类问题占了整堂课的三分之一以上时间。

(二)理解水平的设问即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析、比较、归纳所学的知识,从而把握知识的意义、本质和规律。能比较和对照知识的异同,将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有“比较”、“说明”、“用自己的话叙述……”、“解释”等等。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水平的设问也较多。如:用自己的话叙述质量守恒定律或勾股定律;试比较many和much两词的不同用法等都属于这一水平的设问,这类问题的答案是考查学生能否真正掌握概念或定理的内涵。这一水平的设问考查的仍然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

(三)应用水平的设问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即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到充实、丰富和检验,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概念教学、方法、原理教学等常用这一水平的设问。它常常要求学生正确分辨事实或物质结构的不同类型等。如物理或化学中的一些简单的计算等就属于这一水平的设问。这一水平的设问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有:“运用……”、“应用……”、“举例……”、“分类”、“选择”等。如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计算一堆粮食的重量就属于这一水平的设问。这一级认知提问较前两种水平的设问而言,有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属于低级水平的设问,其答案仍然是固定的或者说是“惟一的”。

(四)分析水平的设问即要求学生能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没有现成答案,属于较高级水平的设问。学生仅靠课本或记住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无法完成回答的。这就要求学生能自己组织自己的思想,找出依据进行解释。这一级水平的设问要求学生进行的是较高级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分析知识的结构,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作出回答较为困难,必要时教师可以提示和鼓励学生作出回答。这一级水平常用的关键词有:“为什么”、“什么因素”、“证明”、“分析”等。如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因后果有较清楚地了解。现实课堂教学中,这一水平的设问教师较少涉及到。

(五)综合水平的设问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或创造性的方法组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模式结构或是一种新的整体。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水平的设问能够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合讨论课教学或书面作业。一般而言综合水平设问的答案不止一个,可能有若干个,这也是它与应用水平的区别所在,应用水平的设问答案通常只有一个,往往弄清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能推导出答案,而综合水平设问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而且答案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出人。其常用的关键词有:“如果……”、“假如··,一”、“根据”、“预测”等。如假如红军不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你推测会出现些什么情况,根据……你能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吗等,都属于综合水平的设问。

(六)评价水平的设问这类水平的设问在于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材料的价值。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对评价水平设问的回答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设问前,必须先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评价的原则等。这一级水平的设问常用的关键词有:“判断”、“评价”、“证明”、“你认为……为什么,”、“你同意……为什么”、“你对·一有什么看法”等等。如你对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有何看法,这一水平的设问要求学生对一些问题有独特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属于一种较高级的设问。"

一般地,高级水平认知的设问更能激起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易于教师多用,但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却恰恰偏爱低级水平的设问。设问中过多地关注学生记忆水平的思维活动,从理论上讲,这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习惯于提出高水平的问题。

三、关于设问的技术

了解了课堂设问的模式和各级水平的问题对学生智力水平的影响,是不是高水平的问题就一定有高质量的教学,这还有一个设问技术的问题。

关于设问的技术性问题,国外早就有人作过研究,如古德(T.L.Good)、布罗斐(J.E.Brophy)和韦伦(W.W.wilen)都对“设问的技术”作过研究,其中金滋莱特(R.Kinstratter)和韦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专为教师编制了一套实际有效的ICI方案,即改进课堂教学方案。这种方案注意到了各种教学技巧领域,包括设问的认知水平和表述,通过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人对现有课堂教学的观察,我认为掌握设问技术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教师要了解设问的不同认知水平对学生思维的影响。如前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提问内容一般是较重视前两类,即回忆描述性问题的设问,后几类设问较少。据调查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在提问时最关心的是对事实的记忆,而对创造性问题,需学生运用自己的信息去创造的提问较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认知水平较低的问题好提好答,答案是教材里现成的知识;同时对于创造性问题的准备、设计等要花大量的精力,且不易把握,不易考核。加上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设问的模式,往往提问一些认知水平较低的知识。

(二)教师设问时应能清楚地、准确地表述问题,避免含糊不清的问题。比如“中国与美国的区别何在,”“森林里有什么”等,使学生无从回答而受到不必要的挫折。

(三)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了解,善于把教学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体现出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通过学生自己的智力活动达到教学目标。避免缺乏明确目的的随便设问,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

(四)教师设问时应注意设计各种认知水平的问题,即问题要有层次性。各种水平的问题能够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够为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提供较好的训练机会。

(五)设问应能够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到这种学习中来,这同时也需要教师机智的教学处理。

(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教育史上无论是杜威的活动教学还是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或者我们今天全国上下搞得轰轰烈烈的研究性学习,他们首要的步骤都是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和机会。学生提出问题的高低直接反应了他们对知识理解的多少,真正的创新性教学是让学生能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

(七)发扬教学民主。这是现代教学首要的原则,没有民主和平等就不会有师生之间的真正的对话和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沟通与合作,“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发扬教学民主,只有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的师生关系,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精彩的镜头
改写《回乡偶书》
难忘的一天
铅笔和橡皮
时间
爸爸,您辛苦了
储蓄猪伴随我长大
秋天的喜讯
给伊拉克小朋友的一封信
六一节游园活动
黄陂娇子--古门冲
我家的菜地
拔河比赛
我心中的明镜
小草的自述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礼仪课程建设初探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教职工思想状况及对策研究
试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途径
关于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途径探索
高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材改革探讨
高试论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浅探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试论基于CBI的高职电子信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浅析语言学习的一般原理与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
工学结合模式下对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
浅谈教职工岗位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初探
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学生工作着力点
浅谈我国中职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我有一个梦想》有关资料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多音字辨析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字词解释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心意思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分析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形近字辨析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写作借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疑难妙句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问题探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同步练习
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