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

试论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试论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

"

论文摘要:文章浅析了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和运用事例,以及体态语运用的基本原则。

论文关键词:体态语;课堂教学

1.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课堂信息交流形式主要有言语交流和体态语交流(眉目语、动作姿势等),其中言语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体态语具有传递情感,增强言语表达内容,控制课堂教学秩序,辅助教学等作用。人们的言语信息大都是有意识发出的,而体态语表达的信息往往是无意识或半意识显示出的,能够反映人的真实情感,人们可以从某人的表情、眼神、姿态等体态语中觉察出他的“言不由衷”的情况。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不说话,他则会用手指说话。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对课堂上教师的体态语的重要性作了充分的肯定:“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表情上”、“我相信在高师中,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可使课堂教学气氛平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反之,体态语运用不当,会使学生情绪躁动不安,课堂气氛紧张烦乱,或者死气沉沉,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或正常的教学秩序。体态语一般伴随师生的言语活动或替代言语活动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有:

1.1反馈的功能

反馈是调节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机制,教师从学生身上获得的言语反馈是教学反馈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体态语反馈与言语反馈相比较,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上课时一般不允许学生随便以口头语言干扰上课,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随时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动作,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由于教师和学生长期的课堂共同活动与情感上的交融,师生信息交流时,双方的体态语大多不需要经过任何中介环节,就可以表现为肯定或否定、接纳与排斥等为对方所熟知的信号。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睛、手势、姿态等体态语来表达他们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从而达到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目的。

1.3辅助功能

教师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热情开朗的笑容等体态语,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与要求;手势、音量与面部表情等体态语的运用具有强化言语表达,突出教学重点的功效;形象化的体态语(如象形和象征性的手势等)能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体态语所表征的内容。

2.几种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1身姿语指人的躯干发出某种信息的姿态。

2.1.1站立姿势

教师在课堂上稳健、挺直的站姿能给学生传递出正直、挺拔的信息,令学生感到可信赖、可依靠给上课疲惫的学生有一种鼓舞作用。另外,学生在发言时,教师身体微微前倾表示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回答。 整堂课上,教师不可能一直保持某一固定姿势或站立在某一固定位置,教师必须根据教学情景的需要变换自己的位置。恰当的走动能吸引起学生注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使得课堂充满生气。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意识走动有以下几种情况:教师在板书前后为不遮挡板书内容的位置变化;学生(特别是胆怯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为表示对学生的亲近和鼓励,教师走向学生认真听答;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疑难解答、控制学生活动,以及检查和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时的来回走动;等等。教师走动位置的变化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走动的频率、速度和幅度要与课堂气氛协调,不能干扰学生学习活动;二是教师在学生中走动要真正体现出对每一位学生的关心,对所有学生给予均等的接近机会,不能厚此薄彼。"

2.1.3手势

手势具有很丰富的表现力,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它的运用往往与讲述、面部表情相配合,有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无声教学语言。教师运用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方位、数量、事物层次等有关概验和要点。有象征和象形手势、使学生目光聚焦的指点动作手势、辅助言语解释说明的手势,等等。

2.1.4头部动作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点头、摇头等动作既不打扰学生的回答,又可给学生鼓励或调整回答问题的提示;教师不满意学生回答或行为时运用摇头、耸肩、皱眉等方式可委婉表达自己的感情。

2.2面部表情包括眼神变化和面部微笑变化。显然,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2.2.1眼神变化

眼睛是心灵之窗,是人际之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默契,应有60 -70%的时间注视学生。若教师讲课时不能面对学生,与学生没有较长时间的眼神交往,学生就不乐意听课,教师也不能从学生目光中发现他们对课程的反应。从教师视线交流角度的变化看,目光变化常用的方法有:环顾法、专注法和虚视法等。环顾法即用眼神环视学生,使其意识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提醒学生专心听课,以及从学生的目光中获取学生对所讲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能接受等信息,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调整措施;专注法是指把视线集中到干扰课堂秩序或不认真听课的少部分学生身上,起到督促这部分学生认真听课和控制课堂教学秩序的作用;虚视法即似看非看,视而不见,把视线从学生处“收回”,这样便于减轻教学双方的心理压力,保持思想的清晰畅通,把教学活动引人一个更高的境地。此外,从视线距离和强度变化看,目光变化还有探视法、逼近法、直视法等。

2.2.2面部微笑变化 和蔼可亲、热情开朗是教师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中应保持的基本面部表情,不应受教师身心状况的影响。学生能随时从教师的微笑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理解,从而爱上教师,欣然接受教师对他们的教诲。在这种基本面部语的基础上,面部表情可随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而发生变化。如要求学生进行回忆时的期待、鼓励的表情,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时略带神秘微妙、探询、疑惑的表情,强调结论和重点时的严肃表情,对学生暗示、警告和提示以调整课堂教学秩序的表情,以及与学生讨论中,与学生发生感情与思维共鸣时产生的面部表情变化,等等。

2.3外表修饰

外表修饰是指教师在教学情景中的服装、发型配饰、美容化装等。是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外部流露。虽然在大多数的教学情景中,外表修饰不直接传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但得体端庄的服饰对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气氛起着一定的作用。不修边幅、衣着不整、头发杂乱,会给整个课堂造成随心所欲或精神不振的感觉。相反,过于刻意的打扮、浓装艳抹、奇妆异服等,会给课堂造成浮躁跳跃,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后果。教师职业特有的外表修饰的审美标准,是时代审美特征与教师职业特征相结合的结果,外表修饰既要符合时代特征,更要与教师职业特征相符。过于落后或超前的服饰都不适合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外表修饰。

3.课堂体态语技能运用的原则

3.1意义确定原则

教师在运用体态语交流信息时,应尽量让学生充分地、精确地理解其表达的含义,达到师生真正的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这一原则要求教师的体态语必须适合多数学生的年龄特征、文化水平的高低等,并让学生熟悉教师体态语的习惯和体态语的含义。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模糊、不肯定、语义不明、甚至产生歧义的体态语动作。

3.2程度控制原则

教师的体态语要繁简适度,不能随意发挥。动作的幅度、力度和频率适当,宜小不宜大,表情自然、不夸张。应避免不规范、不文明的下意识体态语动作,如不停眨眼、打哈欠、抹鼻涕等。一般在低年级课堂里,由于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可采用较多的直观性、略带夸张的动作体态语。高年级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课堂中的直观性的动作体态语应减少,教态要尽量自然。

3.3和谐统一原则

教师的所有体态语动作必须准确、得体、和谐、统一。首先,要求教师的各式动作体态语的综合运用必须达到和谐统一,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只有密切配合才相得益彰,若配合不协调,则使学生产生莫名其妙或可笑的感觉;其次,教师体态语要与有声语言协调一致。在实际课堂中,我们经常见到:如果伴随同一语言的体态语不同,则产生迥然不同的语义效果。如,教师以亲切和蔼的表情对学生说:“干得好!”,这是对学生的肯定和赞扬。若教师以鄙视的神情对学生说出同样的这句话,则是对学生的挖苦和讽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白杨胡”落地的奥秘
绿树的启示
蝉发音的秘密
沉痛的教训
大自然的启示真多
我的发现
战争中的孩子
大自然老师
战争中的孩子(1)
大自然的启示
动物给人类了许多启示
养金鱼
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战争中的孩子
一件真实的事情
浅析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1)论文
夫妻离婚后财产分割制度探析(1)论文
中国宪法学的学术使命与功能的演变(1)论文
浅谈宪法保护私有财产的伦理思考(1)论文
关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及其司法判例分析(1)论文
关于我国侦查案卷制度的探讨(1)论文
浅谈宪法权利与大学生权利保护(1)论文
关于我国《国家安全法》的立法不足及完善(1)论文
浅论我国复合型违宪审查模式的构建(1)论文
浅谈对群体性事件的宪法学分析(1)论文
浅议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1)论文
浅析宪法的修改程序(1)论文
柏拉图“法治”思想的发展(1)论文
论作为宪法权利的公民知情权(1)论文
浅谈宪法监督是依宪治国的关键(1)论文
《两只鸟蛋》老师语录
《长着翅膀的女孩》
《月亮的心愿》范文 照顾妈妈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2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月亮的心愿》训练素材
《月亮的心愿》随堂练习 巩固篇
《乌鸦爱妈妈》
《月亮的心愿》教学教案1
《月亮的心愿》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两只鸟蛋》重点字词梳理
《两只鸟蛋》重难点分析
《月亮的心愿》趣闻故事
《月亮的心愿》考点练兵
《月亮的心愿》范文 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