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点滴体会

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点滴体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点滴体会

"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养成教育 师爱

论文摘要:教师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养成教育,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以宽厚的师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健康品质,促使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快他们成长的脚步。

人的全面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孩子做人的任务。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来自附近农村和外来农民工子女,后者约占三分之一,而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面对一群参差不齐、操着各种方言的孩子,尤其是读到他们抒写着迥异生活经历的文字时,我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工的下一代身上,有着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坚韧、自立与自强,也比别的孩子多了几分敏感、孤独和渴望。如果说每一个少年的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么这块土地不仅需要知识的种子,更需要精神的阳光雨露。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由于客观环境和地域教育差异的影响,农民工子女的知识底子普遍偏低,在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上尤其明显,不少孩子甚至到了初中还不能把26个英语字母认全。成绩的差距和生活环境、社会地位造成的心理上的压抑、自卑,让他们比别的孩子更敏感、脆弱。青少年最主要的时光大都是在学习生活中度过的,学习不好,做人做事就可能会缺乏信心。因此,以学习习惯为突破13,从激发思维能力人手,拓展到做事、做人和主动创新等习惯,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为语文老师,我将培养读书和交流习惯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资源,在低年级开设了每节课前的“讲一个好故事”,“名言和名人故事”,高年级逐渐变成“佳作赏析”和“社会评论”。每天一人,由学生轮流上台,师生一起做评价。在这个活动中,使大多数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吸引力,渐渐养成主动阅读和思考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在演讲、评价、交流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克服了胆怯、不善言辞、思维局限等缺点,敢于大胆思考、表述和展示。读书交流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更健全了心灵。.

语言是交流和学习的必要工具,查字典是准确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必要手段,其中可以贯穿“认知——辨析——使用——引申扩展”等丰富的语言学习过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重要,随时查字典不仅能夯实语言文字基础,还能培养认真严谨的求知态度,让学生受用终生。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举多得的教育途径。教师要把握每一个细节中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做准备。"

二、激励和赞赏是养成教育的风帆

也许是受“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老师习惯于明察秋毫地发现学生的缺点去批评提醒他改正,而把肯定和赞许都默默留在心里不轻易表露。久而久之,孩子因为进步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赞赏,容易产生懈怠和颓丧心理,使之前的许多努力付之东流。

其实,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努力将自己的长处尽情彰显出来,都渴望上进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赞赏对于优秀的学生可能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其他人,尤其是成绩较差或性格孤僻、内向、敏感的孩子,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赞扬,一个真诚的微笑,往往使学生如沐春风,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化之功,甚至能温暖和改变他们的一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儿童对于教师给予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老师的爱。”学生在被关爱的同时,也会爱他们的学校,爱他们的班集体,爱他们身边的人。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把锁,需要用适合的钥匙去打开。一百次苦口婆心的教训和喋喋不休的讲解,不如一句适时的赞美或巧妙的鼓励、点拨。教师的微笑和赞赏可以变成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洒向学生心田的甘霖。

三、宽厚的师爱是养成教育生根开花的土壤

虽然感情并不能取代教育,可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充满感情。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背井离乡,或许几经迁移,他们更迫切需要一个被接纳认同的环境,渴望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互助关系,希望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在这个过程中的经历可能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加之与父母、朋友沟通的缺失,不少孩子的性格可能会变得孤僻,或对事物认识极易产生偏颇,或逃避和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给学校管理、家庭教育乃至社会带来潜在的危机。

谈心是师生交流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就是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是两颗心碰撞的过程。学生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在倾诉、辩解、发泄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向学生传递解决某些问题的思想、方法,让他体察人生存在的正确方式、生活的目标和追求过程的意义,“润物细无声”地引导他用理性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而谈心时教师应注意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做倾听者和引导者。用“我觉得……”、“我建议……”、“你认为有道理吗?”等等来启发孩子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而讽刺、挖苦则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造成心理“内伤”,甚至形成心理疾病,所以应该是教育的大忌。

教师要真诚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自卑和孤僻的孩子摆脱困扰,使他们自信地昂起头来走路,在学生之间形成尊重和帮助他人的良好品格。教师还要重视每一个教育细节,用宽厚的师爱营造一个温暖、友爱、和谐的班集体,让每个孩子都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养成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件小事令我感触颇深:学校召开家长会,各种校外补习提高班的广告也闻风而至,校园甬路上纸片狼藉。一位老师经过,不断地弯下腰,捡起脚下的杂物。旁边的几个学生看到后,互相对视了片刻,马上就不约而同地也将脚下的纸片捡起来。此刻,相信所有人的内心都对这位弯下腰的老师肃然起敬。她已经在一个很小的行为细节中将美好潜移默化到了学生心中。..

教师的行为习惯就是学生的一本教材,这本教材往往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和长远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很多时候,孩子不仅听老师说什么,而且还看老师做了什么。教师博学多识、通晓古今,就会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教师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就能有更多的学生具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明智和坦诚;教师公正、宽厚,就可以向学生心灵注入更多向善的动力。教师行为中传达出来的教育,比有声教育更奏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教育者首先要在细节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才会如春风化雨般深入孩子的内心。

教师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个性差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健康品质,还要适当加快他们自我成长的脚步,让所有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元旦节
假如
妙计赶羊
元旦
我的妹妹
意外感恩
讲卫生的的孩子
端午节
快乐的一天
有爱心的孩子
这学期的总结
我的一家
去椒江
圣诞节
拔河比赛
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浅论教师教育惩戒权合法性、必要性
论对和谐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论基于法律视角的学生评教探讨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论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走出功利
论创造和谐 在和谐中成人成才
论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校园刊物编辑人员及其未来就业
试论培养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
化学教师如何组织好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浅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论巧创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论现代学校管理走向人性化的策略
谈论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利弊分析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活化石》 教学设计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实录
《活化石》 教学设计一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三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