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自主学习一互动发展”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浅谈“自主学习一互动发展”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自主学习一互动发展”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 互动学习 问题

论文摘要:广播电视大学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远程教育,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往主要依靠广播和电视两个手段进行的远程教育渐向计算机网络手段过渡,教学内容也从单一的理论教学渐渐转向通用型的多层次教学。如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观念,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而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一、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学生

多媒体网络教育在创新教学中最突显的作用莫过于在教学过程中把以老师为主讲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这个改革中能担当“中心”的角色吗?中国的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喊了好几年,开始实行也有几年,但“万变不离其中”——应试教学,因为考试制度改革长路漫漫,课本的改革更是道远。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几年的教育模式已在学生们的思维中固定了,所以,在高校实行教学模式改革难度较大。

学生是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但由于如上所述,他们的状况远跟不上教学模式改革的步伐。我从o4年度第一学期教‘个人与团队管理》这门课,这是中央电大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之一。刚开始是一个教与学的磨合过程,上课型式是:口课件面授+提问+学生个人案例+老师评点;堂上练习,结果共享。学生们从愕然一怀凝—接受一被动参与一主动参与—全面接受。三届学生约二百人,一开始,对这种上课模式全都表现出愕然,就这样“鸦雀无声”地上了几节课,对于提问、练习结果共享一遍沉默。上了两周的课,让同学们写下对这种上课模式的反馈意见:

1.这样的上课型式很有新鲜感的占100%:

2.没有象以往那样一条一条重点来讲,行吗?占了90%;

3.把重点理解为:即考试内容的占100%:

4.怕说错话丢脸占了88%:

5.电子课件画面滚动快。占了80%;

6.最好能用我们身边的事例来做案例。占了50%;

7.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接受的占30%;

8.很赞同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只有5%。"

从反馈意见看到,教学模式改革不是从下而上,而是从上而下,这给改革增加了难度。人的思维定性随年龄的增大而越加巩固,接受知识已习惯灌输式教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探求,人的生理以及环境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个过程会变得漫长。有位学生讲得偎直接:“我们是业余学生,来上课就是为了听重点,因为考试内容都是死背的。”也就是说。考试模式不以学生为中心,那么,教学模式改革也难以学生为中心。考试模式改革不与教学模式改革同步,使得学生们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还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主动不起来,或者说不敢主动。学生们习惯了这样的堂上公式:老师讲的就是考试内容——被动地听、机械地抄。所以出现了电子课件画面滚动快的意见,也就是说,学生们没有真正去恩维课件提出的问题,因为课件的内容大多都是以思考的节凑出现的。第6的反馈意见看出了学生的心态:一方面清楚教学改革的目的——学以致用,与时俱进;一方面儒于考试的压力不敢迈进教学改革的河流。比如学到“自我认知”这章书,我用课件显示了几个案例示范之后,让同学们自告奋勇公布自己的填表结果。然后让其它同学根据书上的提示,结合填表结果,为那位同学规划未来,但同学们却在等待老师的规划,他们要标准答案,他们上课的功能就是“记。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7O年代时提出自主学习,教学大纲强调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即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在具体实践中,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虽然学习过程有共性而且总体学习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学习者个别因素差异较大,尤其是学习能力、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的差异使得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显然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这表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在理论界的广泛共识。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临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教学是一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来完成。传统的教学第一个目标是把思想观点如同复制文件那样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然后才是提高分析能力什么的,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模式改革,首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学生几方面的工作:

1.学习动机从十几年习惯了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整个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和关键性的过程,也就是要提高动机水平。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凭借其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加快对该课程的认识,因而迅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发展思维。"

2.学习方法电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定,才能收到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3.学习时间帮助学生计划管理好时间,电大学生大多都是业余学习,时间不能统一调配。这时要让学生自己做好活动跟踪表,从中找出可学习的时间和适合自己生物钟的学习时间。

4.检查效果利用多媒体网络人机交互,让学生们可以迅速在网上看到自己学习效果反馈的一部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真正理解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进行自我调整。

5.网上指导网上进行个别辅导最适合业余成人学生,在时间上他们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沟通,可以避免在课堂上交流时出现的尴尬,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使他们更能畅所欲言,老师指导更能有的放矢。

三、模式进程中的互动学习

课堂互动或称课堂交往的角色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按照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有的学者将其分为感官的互动、情绪的互动和智力的互动三种类型;有的学者则按形式特征而将互动区分为循环式互动、直线式互动和连锁式互动等类型。而吴康宁等学者的研究则认为,从教育社会学层面,对于课堂互动研究来说,重要的是弄清楚谁和谁互动,以及互动反映出的人际关系,即应从互动的主体构成的角度来进行互动分类。在课堂上就可以分为: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布鲁默曾提出了著名的“符号互动论,认为课堂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场所,把符号互动理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应该是可以的。“教学实际上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交流、沟通,实现社会知识的传递,完成学生社会化要求,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在一些实操训练前,让学生们在网上寻找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录像影音,让他们参照模仿进行自我设计角色。在课堂上,他们就有主动参与教学的信心和准备。通过提问或问题的提出进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通过学习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合作性学习,使学生们可以进行个体与群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们对过程的反馈意见,随时随地进行修改教学的方式方法,并注意尊重学生们的“幼稚”理解,保护他们的主动参与的热情。

四、互动学习教学中,老师的备课工作

以往教师备课,多是根据教材、辅导材料和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设计、编写,连提问学生的答案都备好了。授课就是教案原版的外延解释,若有一些偏离,教师便想方设法把授课内容、过程引向教案预设好的轨道。这种教学呆板、沉闷、缺少活力,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窒息了师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封杀了师生的生命活力,这种教学是对教育意义的背离。网络教育下的互动学习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要求教师的备课要改革要发展。"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帮助他确立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学习目标的确立可因人而异,帮助学生个体根据本人基础水平和学习方法分阶段设立学习目标,不能全班不分阶段统一目标。教师引导各个个体学生学习进度,最后统一时间达到最终学习目标。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也因人而异,但教师要掌握几种主要的学习途径:

2.对获取的信息加工创新。教会学生把获取的信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内化存储使信息真正的服务于自己的学习。鼓励学生质疑、大胆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学生的思维才能爆发出创新的火花。

3.信息交流。教师不仅要设计课堂上的学习交流,还要设计课堂外的网上交流,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UP使性格孤僻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后,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一切放任学生自由,而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总设计师,设计好最终目标。预测多条到达路线,以备指导学生,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持续学生的兴趣。多渠道收集资料,这方面教师也要“不耻下问”,与学生交流信息。互动的课堂是教师的一大挑战,面对的场面未知素很多,需要教师的知识内存丰富实用,即使同一课程也不能象以往那样一次备课用到底,因为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思想活跃的个体,这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传统的手工操作备课技能,又要掌握现代多媒体电脑制作课件的先进技能。

五、面I}缶的问题

1.观念的改变学生要改变“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动机,改变单一的学习途径;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对“好学生”的认识就是“听话”,特别是“安静”课堂的认识。教师也要改变对“权威”的认识。

2.教材的改变以电视大学为例,大多教材都还是一成不变的说教。学生教材应该是指导性为主,少些论据性的内容,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教材可以增加多些论据论证性的东西。

3.考试的改变课堂上的学习最终以考试结束,一个课程的最终成绩应由几个部份组成,如:卷面成绩、实操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小组讨论、小论文等。

4.教师的改变教师要从观念到实操的改变,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认识到教师已掌握的是过去的知识,而受教育对象是明日社会的主人。教师职业决定了既是终身受教育者又是授教育者。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重要资源,确实需要跟紧时代、更新观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风声、雷声、雨声
做心形卡
记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我的爷爷
芳芳的梦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影子
游张家界十里画廊
当一次盲人
我跟同学玩
教师节的礼物
我的弟弟
暑假趣事
《八十天环球旅行》的读后感
小说到电影的演变探讨
招贴设计的创意思维探讨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浅谈现代性语境中的方言影像
对现今大众文化与艺术化教育的研究
广电新闻节目抵制低俗文化的辩证思考
新时代陶瓷人物绘画的民族情结
经济法程序的非正式性及其公平价值(1)论文
论公司章程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上)(1)论文
后TRIPs时代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的立法价值选择(1)论文
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及立法选择(1)论文
试论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典明清家具之比较研究
转售价格维持的违法性与法律规制(1)论文
影视画外音影视艺术生产的新策略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一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二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赏析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三
《泉水》教学设计二
《葡萄沟》教学设计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二
《小鹿的玫瑰花》课堂实录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实例与评析
《泉水》教学实例与评析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