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课标下对话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新课标下对话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1

新课标下对话阅读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

论文关键词:阅读激情对话自由平等

论文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已经走向“对话式”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对话中,主线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围绕主线的则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种多重对话关系的和谐生成通过教师这个媒介去实现,因此,对话阅读教学实际上明确了对教师的要求,明确了教师在多重对话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一)教师要充当学生的角色,了解学情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先要充当学生,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可以采取三种方式进行:备课时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看成学生的阅读行为,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他们主动质疑提问,搜集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更好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困惑,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实际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

(二)教师要搭建较高的文本解读的文化平台

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该搭建较高的文本解读的文化平台。教师要有较高的文本解读能力,就需要教师成为“杂家”,不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广泛猎取并消化吸收,逐渐相成自己对生命、生活、历史、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这样,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才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体悟,才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

(三)教师要成为富有激情的创造者

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在于激情。要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先得在备课时“酝酿”激情。要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正确把握文本的内在人文精神。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碰撞,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有了情感积淀和酝酿,才会使课堂充满激情。因此,教师应成为富有激情的创造者。

阅读文本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某种情感,涌动着作者生命的血液,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之火,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徊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呐喊。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只扮演知识整理者的角色,将文章肢解成几部分,并整理出每部分的知识要点,到上课时,只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情感的激发,不能由己及人,以情激情,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缺少个性和灵气。教师自己不被文本感动,怎么组织引导学生去感动?教师自己的精神空间没有打开,又怎么使学生有活跃的自由空间?

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对同一文本不同的解读者有不同的解读,同一解读者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解读。由于主题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教师是自由体验空间的创造者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自由体验空间的创造者。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尊重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自我收获的结果,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任何他人都无法替代阅读主题的阅读感受。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读,让他们融于作品,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感受文字的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增强对语言作品的理解、感悟能力。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研习了,思维自然会得到历练和激活,创新之火就会时有闪现。"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信息要思考、筛选、组合、表述,结论也许几近乎对或几近互错,这些都无关紧要。只要出于至诚,饱蘸真情,阅读个体的收益和感动远比单纯某个结论重要得多。学生可以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老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讲解给学生听,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强加给学生。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 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候,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的时候,当质疑问难在只唯书唯上唯“家”面前而怯懦畏惧不敢再有任何丝毫浪漫想象的时候,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

(二)教师要充当伴奏者的角色

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个体为主体与文本直接对话,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角色退化为发问者、点名者、旁观者、旁听者、而意味着教师要充当伴奏者的角色。学生是阅读对话活动关注的中心,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情景,导好方向,调好节奏,提供方法,把课堂还给其“主人”,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感受其中的韵味,教师在旁边为学生“伴奏”。

课堂上有“原告”和“被告”的思维碰撞,有“审判长”在其间的引导、调节、评议和裁决,有“记者”的现场报道,引发了学生极高的热情。用类似“法院庭审”课这一活动形式把学生完全推到前台,让他们历练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争辩,在争辩中明晰。在这里,把学生真正地摆在主角的位置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了学生发展的“伴奏者”,他只起着创设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作用。

这样,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将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学生式教师和教师式学生,教师已经变为活动的组织者,他不在仅仅去教,而是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已经变为活动的参与者,他们不再仅仅被教,也通过对话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

(三)教师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教师既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着,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站在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生融为一体,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应该把“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由居高临下转向学生学习生活中“平等中的首席”,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援和服务,创设沟通与合作的学习平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教师的平等地位。师生人格的平等是对话的前提,而学识上的差异则是对话的动力,师生对话正是一个差异的调整、发展的过程。

判断一种教学是不是对话教学,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意向与教育过程互动的实质。真正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对话阅读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他要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心。对话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的,互动、合作的教学,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对话阅读教学,遵循新的教学伦理原则,主张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从被动的世界中拯救出来,不仅不扼杀个性,还要通过对话生成个性。学生在对话教学中,不是被动的接受着,而成为与教师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具有民主合作精神的对话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礼物搜索“战”
我爱我家
和白色垃圾告别
读书之快乐
日出
我敬佩诸葛亮
我是文明守法的小公民
“老顽童”爷爷
一颗纯洁的心
世界冠军——刘翔
新村鱼乐池
欢声笑语满校园
我们的校园
古诗三首
游戏光碟里的秘密
财务舞弊与审计方法新探
论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对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方法的简析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思路
探讨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的现状问题(1)论文
探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1)(1)论文
中美舞弊审计准则异同研究
探析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对电子政务的影响(1)论文
对解决电子政务条块分割问题的几点设想(1)论文
浅析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水池定律”(1)论文
我国造纸行业的涉税问题与现场审计方法
浅论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对电子政务的影响(1)论文
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及路径选择(1)论文
基于1141号审计准则透视科龙财务报表舞弊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及防范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尊重选择 发展个性──《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及反思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及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