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寓德育于形式逻辑教学的模式初探

寓德育于形式逻辑教学的模式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寓德育于形式逻辑教学的模式初探

"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 德育教学 形式逻辑教学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介绍了高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形式逻辑的性质和教学的内容,阐述了寓德育于形式逻辑教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及基本方法,构建了寓德育于形式逻辑教学的基本模式。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借鉴国外包括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在德育改革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并及时加以规范,形成稳定的机制。”形式逻辑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课程,应根据本身的特点,研究本学科与德育有机结合的形式和内容,建立基本的模式。

1 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作为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也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使学生接受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特别是近现代史和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及党和政府重大的方针政策,激发爱国情怀。要进行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要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使学生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前途和希望。要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其精华仍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所必备的,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民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新道德典范结合起来。要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所需要的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和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形式逻辑的性质及其教学的主要内容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它撇开思维的具体内容来研究思维及其基本规律,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它本身不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但能够为人们进行正确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的逻辑手段和方法。

依据教学大纲,形式逻辑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思维及其本质;概念及其逻辑方法;判断及其逻辑方法;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假说;论证和反驳等。

3 寓德育于形式逻辑教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尽管形式逻辑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涉及具体的思维形式,列举优秀的思维典范,尤其是革命导师严密的逻辑论证,也要揭露和批判错误的逻辑,这就离不开社会生活,离不开对现实的分析,特别是对学生思维的分析,这就为我们注入德育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其本身就有科学严密的逻辑性,因而只有从逻辑的角度才能深刻解释德育的科学性。我们提倡社会主义道德,一是靠正确理论本身的科学力量,二是靠情感的力量,三是靠价值取向的引导,四是靠逻辑的力量。而逻辑的力量在其中须臾离开不得。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论证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学生更容易入心入脑可以体现德育的某种强制力。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都渴望进步,向往未来。用德育中的实例佐证形式逻辑的道理,学生不感到深奥和陌生,易引起思想共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把教学引向更深的层次。

4 寓德育于形式逻辑教学的基本方法

(1)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把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备课时应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选择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对号入座”,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力求学一点逻辑知识,解决一个德育方面的问题。

(2)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一切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要围绕学生的思想做文章;另一方面,要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根据逻辑知识由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具体做法可以通过作业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运用逻辑知识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分析。还可以就某一观点展开讨论或者辩论会。

5 寓德育于形式逻辑教学的模式

5·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在逻辑简史部分,重点介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明辨之学”,激发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二节:纵观逻辑史的发展,引用恩格斯的诊断“关于思维的科学,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阐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第三节:关于如何学好形式逻辑学,强调勤于实践,多练多用,引入“实践出真知”这一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5·2 第二章 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在讨论概念是思维的结晶时,分析“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激发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情。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分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述;概论的外延分析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公有制经济外延的界定,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第三节:概念的种类。单独概念介绍三峡工程、秦山核电站等国家重点建设工" 程及名胜古迹;普遍概念介绍共产党、知识分子、大学生等;集合概念介绍中国工人阶级、中华民族等;非集合概念介绍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进行爱国主义和力争上游精神教育。

第四节:概念间的关系。同一关系介绍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介绍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交叉关系介绍入党积极分子和“三好”学生;矛盾关系介绍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反对关系介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等,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第五节:概念的限制与概括。概念的限制介绍毛泽东同志关于“战争”、“革命战争”、“中国的革命战争”关系的论述,概念的概括介绍毛泽东同志关于自由主义本质的论述,进行历史教育和纪律教育。

第六节:定义。发生定义介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功用定义介绍纪律、法律的定义,规定的语词定义介绍“五讲四美”、“四有新人”、“三讲”等;定义的规则明辨“艰苦奋斗与艰苦朴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等,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第七节:划分。划分的方法介绍“劳动者分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我国的经济制度”等,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

5·3 第三章 判断

第一节:判断的定义和特征。判断的定义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体系”,判断的特征分析两种宇宙观,进行党的思想路线教育。

第二节:性质判断,性质判断的结构分析“所有的认识都来自实践”;肯定判断分析“讲卫生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否定判断分析“随地吐痰不是道德的”;全称判断分析“所有学生都要遵守纪律”,全称否定判断分析“所有真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特称肯定判断分析“有的同学是无名英雄”,特称否定判断分析“有的同学不是守纪律的”;逻辑方阵的讲解和性质判断的周延性分析“所有(有些)困难是(不是)可以克服的”等类似的例子,进行精神文明、意志品质等教育。

第三节:关系判断。关系判断的对称性分析“同学”、“同班”关系,反对称分析“领导,上下级”等关系,非对称分析“倾慕、喜爱”等;关系判断的传递性用“学习成绩排序”说明,非传递性用“了解、朋友”等说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5·4 第四章 复合判断

第一节:联言判断。分析“某同学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好”,激励进步。

第二节:选言判断。相容的选言判断分析“某同学学习好是因为刻苦用功,方法得当”等,激励学习;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分析“某同学犯错误不是无意的就是有意的”等,树立正气。

第三节:假言判断。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分析“如果旷操,那么就要受到批评”,进行纪律教育;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分析“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分析“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进行党的领导方面的教育。

5·5 第五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概述。明确逻辑规律是思维形式规律,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强调规律是不能违反的。

第二节:同一律。列举现实中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的错误,阐述同一律的要求,如:“公物是人民的,我是人民的一员,所以我损坏公物可以不赔”,批评不爱护公物的行为;批判“四人帮”把经验当作经验主义批判等。

第三节:矛盾律。指出现实中自相矛盾的错误,阐明矛盾律的要求,如:分析“人人应当孝敬父母,但有时却起反作用”等类似的实例,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第四节:排中律。分析现实生活中模棱两可的错误,阐明排中律的要求。如分析李宗吾《厚黑学》中关于物质是第一性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骑墙观点,进行辩证唯物论的教育。

第五节:充足理由律。分析现实生活中“推不出”的议论,阐明充足理由律的要求。如分析“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等,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5·6 第六章 直言推理

第一节:推理的概述。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例,分析推理的结构,进行人生观教育。

第二节:直接推理。对当关系推理和判断变形推理,可用某班同学守纪律情况演绎;三段论的规则,可虚拟学生中的实例分析,如“共产党员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不起带头作用”等例子分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5·7 第七章 复合推理

第一节:联言推理。以“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例进行分析,进行国情教育。

第二节:选言推理。不相容的选言推理,分析“对学习中的困难或者是知难而进,或者知难而退,我们要知难而进,所以我国不要知难而退”等实例,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相容的选言判断,用“某积极分子没入党或因努力不够,或因考察时间不够,现已知是因考察时间不够,所以不是因为努力不够”分析,进行党的知识教育。

第三节: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以“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某人没有调查,所以某人没有" 发言权”等实例分析,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以“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某人坚持实事求是”等实例,进行党的思想路线教育;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用“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分析,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

第四节:二难推理。以“如果你是三好学生,你要遵守学校纪律,如果你不是三好学生,你也要遵守学校纪律,你或者是三好学生,或者不是三好学生,所以你要遵守学校纪律。”等实例分析,进行纪律教育。

5·8 第八章 归纳推理

第一节:完全归纳推理。以“某宿舍8名同学分别是入党积极分子,归纳出某宿舍同学都是入党积极分子”等例子说明,激发入党热情。

第二节: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有哲理的谚语阐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应用;科学归纳法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说明,进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

第三节:探求因果的方法。求同法用“红军长征,各部队都遇到了各种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但都取得了胜利,原因就是支部建在了连上”说明,进行传统教育;求异法用“98抗洪说明,尽管洪水和1933年相同,但结果不一样,不同的原因是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为例,进行历史教育;求同求异并用法用“企业改革中,发挥工人主人翁作用,改革就成功,不发挥工人的主人翁作用改革就受到挫折”说明,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共变法用“班风与班级平均成绩变化”来说明,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5·9 第九章 类比推理和假说

第一节:类比推理。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企业的股份制的改革”阐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第二节:假说。用“建立特区”、“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学说的建立和检验阐述。

5·10 第十章 论证

第一节:论证的概述。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论证阐述,进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

第二节:论证的种类。演绎论证以“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行为规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起表帅作用”说明,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归纳论证以“‘困难象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98抗洪’中各地都遇到了很多困难,也都相继被克服了,所以,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阐述,进行意志品质培养。反证法用邓小平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的论述说明,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选言证法用“面临21世纪的挑战,中国有多种选择,一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是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是恢复到封建专制,根据中国的国情,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能走封建专制的道路,中国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阐述,进行历史和国情教育。

第三节:论证规则。用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说明,进行国情和社会主义教育。

第四节:反驳及其方法。反驳的概念,用革命导师对论敌的批判实例阐述;反驳方法中的直接反驳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自私的人,反驳‘人都是自私的’”阐述;间接反驳用“反驳‘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董存瑞舍身炸敌人碉堡主观就不是为自己,董存瑞也是有思想的人,可见,人不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进行价值观教育;归谬法用“讨论因考试作弊给某同学处分时,有人说该同学平常表现尚好,这次初犯,就不要追究了。”有人反驳说:“功归功,过归过,这是基本原则,如果因为过去表现好,就不追究了,哪个人没有闪光点?如果是那样,怎么体现纪律的严肃性呢?”阐述,进行纪律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N]·法制日报,1994-09-04

[3] 吴家国·普通逻辑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1994-09-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苹果的心情
假如我是
倡议书
捉蟹乐
我眼中的月亮
在奋斗中前进
工人伯伯真辛苦
我的妈妈
妈妈笑了
小狮子变好了
小蝴蝶哭了
我的妹妹
我的校园
打飞蛾
春游
涡旋压缩机通用几何模型研究
关于湿度测量的讨论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砼接地体降阻的实例
35kV无人值班箱式变电所的应用
略论我国农用运输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关于SF6开关位置继电器的接线对防跳回路的影响
防雷接地及电涌保护的方案和问题
实施21世纪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桑拿浴室场所电气设计的探讨
提高农网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措施
浅析河北南部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理想COP电耗比例法
施工阶段质量的事前控制
新型无功发生器中光耦合器电路参数的选择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找春天》课堂重点:文章问题分析
《找春天》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找春天》课堂重点: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找春天》课堂重点:背景描述 春的序曲
《找春天》教学设计及建议
《我有两个月亮》
《找春天》读书笔记
《找春天》课堂重点: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找春天》教学建议
《找春天》教材简说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案讲义1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找春天》扩展练习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