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4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学生社团 建设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团以其活动内容丰富、自由度大、灵活性强的独特魅力在大学校园异军突起,成为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我省高教园区大规模兴建,学生社团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满足多元化需求等问题。从分析社团的现状,对新时期高校社团建设进行探讨和研究。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它不受专业的限制,是大学生在自身兴趣、爱好基础上自由结合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它以“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服务”为目的。它以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吸引了广大学生,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而言,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以及组织与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大学生的社团活动,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与开展的,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开发智力,提高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思想觉悟,促进身心健康,培养交往、管理、创新等能力。据浙江省教育厅2003年初不完全统计:全省38所高校(不含高职院校)共有学生社团1 500余个,5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曾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目前高校有理论学习型、学术科研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实践型、志愿服务型等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示范作用、育人功能日益显现。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面临的矛盾
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社团已日益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点,但学生社团的建设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
(一)文化传承连续性的要求与多校区办学传播渠道不畅的矛盾
(二)传统党团工作思路与社团发展自主性规律的矛盾
长期以来,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织,在政治地位、人员配备、资金保障等各方面与传统的党团组织相比均处于劣势,各级各类社团多由学生会甚至其下设的社团部管理。学生社团的具体事务一般都直接由学生自主管理(包括社团经费、社团内部负责人的任命等),而传统的党团工作特别强调工作的整齐划一,所以社团发展的自主性规律与传统党团工作思路的矛盾就尤显突出。一方面,缺乏专职社团管理工作者对社团发展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视野的局限性制约社团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基于一种良好主观意愿和整合社团的工作理念,人为地规划、约束社团的发展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高校学生社团自身发展的规律。
(三)创新思政工作方法与社团育人功能结构性的矛盾
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理念的确立为标志,浙江省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由自发随机性的发展状态转入整合资源规范发展的状态。但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单纯理解为在社团建党团支部、进行理论学习教育,直至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与党团组织极为相似的工作机构,学生社团就不能称其为社团,就毫无特点可言,工作成效和育人功能也将大打折扣。当前,有些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特别是进社团工作实施过程中,没能准确把握“进”字的内涵和外延,也未能准确把握社团育人功能发挥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结构性、层面性的差异,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特别是进社团工作的创新不能深入开展。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点
基于以上现状,只有不断创新社团建设的工作思路,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教园区社团建设。应把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把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育人的总轨道,保障高校社团的顺利发展。
(一)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是社团自主性发展的根本前提
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组织和谐推进的“一体两翼”的工作机制,以及“学校搭台、社团唱戏”的运行机制,是在共同育人的工作理念上来寻找两者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石。众所周知,社团干部特别是社团负责人的产生往往比学生会干部需要更扎实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赖以服众的特长,并在工作中更多凭借个人魅力和特长的发挥带领社团前进,如果将社团划归学生会甚至其下设的部门管理,同级指导,外行领导,势必造成思路不清、社团干部积极性锐减的局面。高校应以“一体两翼”的格局提升社团定位,并指派专职团干(教师)指导社团的发展,建立健全社团成员民主议事制度,把社团干部纳入团委、学生会干部管理范畴,以相同的标准和要求选拔培养,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核心组织的政治优势,结合社团的组织强势,突出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以社团为阵地,团结和教育广大学生。
(二)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是提升社团育人功能的根本保障
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时空转换不再以自然班为中心,而是以教学班为条件,因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同步,传统的班团组织不能全员覆盖的情况日益突出。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战略构想的提出顺应高校改革趋势。在新形势新时期探索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克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弊端,才能确保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但是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决不能使社团脱离自身特点而成为等同于高校党团组织的学生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要以“导”字为第一要领,与学生社团的类型特征相结合,与学生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相结合,与学生社团全体成员的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整个学校德育建设的规划之中,使社团活动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主动营造积极向上、民主和谐、富于激励、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环境。
(三)认识并尊重社团的发展规律是实现社团繁荣的根本途径
新时期社团的发展规律是复杂的,并受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但它是可认知的、可描述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社团负责人主观上往往会以实现社团的快速、持久发展为第一工作目标,但事实上社团组织的自发性和结构松散性决定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持久存续不是社团的内在特征和工作目标。社团的频繁更替、消亡如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业,必然受纷繁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一种不稳定性和由此带来的挫折感正是社团育人功能的体现。目前每一个高校每一种类型的学生社团都有着不同的成员对象,不同的工作需求和工作目标,因此衍生了不同的社团生存环境和成长方式,各种社团以其绚丽多彩的生存形式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社团发展的不均衡性也由此产生,这就需要在正视这一现实的基础上,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社团广泛性和扶持有限性的矛盾。
三、结束语
总之,只有认清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并尊重社团的发展规律,使其在繁荣中引导、在发展中提高,才能开创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新局面,真正使这股新兴的校园学生力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2] 石新明,周雄.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育人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00,57(3):25-26.
[4] 龙海平.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2(5):13-14.
[5] 汪子为.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07-208.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狗毛毛
- 假如我是妈妈
- 野花
- 初夏的早晨
- 我是小 强
- 风花月
- 大亚湾之旅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我是一条溪流
- 捡破烂的富家孩子
- 乌龟和牵牛花
- 《穷人》续写
- 当月圆的时候
- 院子里的狗宝贝儿
- 意外
-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 证券市场审计合谋现象及监管策略分析
- 探析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公共政策论文
- 论文中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 浅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调控学生情绪的策略
- 对基层行审计效能的调查与思考
- 提高审计证据证明力的途径分析
- 关于战略人力资源审计主体的思考
- 试论新型农民的培育与农村基础教育适应性改革初探
- 认真学习审计规划着力抓好审计工作
- 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实施策略
- 试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工作思想与方法创新-公共政策论文
- 资本市场审计师法律风险研究:监管视角
- SARS 的深思-公共政策论文
- 论公共关系在我国政府行政中运用-公共政策论文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 《凡卡》一课
- 《跨越百年的美丽》(2课时)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设计2
- 《珍珠鸟》教学片断
- 《跨越百年的美丽》精彩教案1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之一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B案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材简介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 《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 《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
- 《跨越百年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