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实验教材正由编者的案头进入课堂,接受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到底怎么样?当前的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对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关于课文教学

整体来看,教材文学味浓,人文性强,不仅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得到了师生的肯定和欢迎。但是,很多师生对略读教学和少数难学难教的课文提出了自己看法。

(一)略读教学困惑颇多

1.要求不明。其中一位教师反馈了有代表性的困惑:选择略读课文的语文用意何在?仅为丰富单元主题而选?抑或学习几个生字新词,读熟读懂课文?教师对此感到盲目,只是一篇篇地教下去。因此,部分教师建议增设有别于精读课文的课后题,以明确教学要求。

2.课时紧张。大部分教师反映大部分略读课文很难在一课时完成教学。或因生字新词太多,绕不过去;或因课文文质兼美,不舍得“略”,如教材四(下)的《牧场之国》、《花的勇气》、《七月的天山》和《麦哨》、《永生的眼睛》等;或因篇幅太长,光读熟课文都很费时。

3.“精”“略”难以拿捏。略读课文教学,“略”到什么程度算合适?是否完全排斥“精讲”“细读”?这类问题困扰着教师。目前大部分教师都不自觉地将略读课文往精读的方向做。一是因为课文文质兼美;二是怕考试考到。因此,略读课文教学的课程意义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二)少数课文难学难教

在这方面,教材四(上)主要集中在以下篇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写爬山虎的词语难以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时代背景远离而体悟不深;《雅鲁藏布大峡谷》中较多的科学术语成为感受景美之障碍;《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支撑;《白公鹅》,学生读译文感觉拗口。教材四(下)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四组描写战争的课文。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相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

四年级学生经过前三个年级的大量识字,学生认识的字较多,但由于巩固没有跟上,导致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混淆现象比较严重。习作中,音同形异和形同音异的错误尤其多。识记生字不再成为孩子的难点,难点是区别、运用这些生字。

(二)写字教学效果落后于识字

进入第二学段,教材编排认少写多。由于难以逐一指导,导致学生书写质量下降。另外,专门的写字教材与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生字不统一、不同步,导致教师没有兴趣使用、学校不重视写字课的建设。

三、关于习作教学

(一)关于单元习作

1.开放习作挑战教师。教材中的单元习作不命题,只给出内容范围,或多题选作,开放性大。开放习作,一方面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但另一方面给习作指导和习作讲评带来挑战。由于习作要求宽泛,教师指导无从下手,评价标准难以拿捏。建议教材适当加强习作要求的规定性。部分优秀教师能够活用教材,根据习作专题,找出兴趣点,安排系列作文,取得较好的效果。

2.编排不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体会到抓单元整合是突破习作教学难点的重要策略:课文教学重视对表达方式的学习;通过综合性学习引导体验,加强积累;通过口语交际作口头作文。很多教师认为有上述三者作基础,习作教学就会“水到渠成”。但是,“习作”前有“口语交际”,大多先“说”后“写”,因此,习作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严重。另外,为便于实施单元整合策略突破习作教学难点,建议转换教材编排思路。目前大多根据单元主题设置习作内容。这种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但“怎么写”的问题无法解决。建议教材修订时,适当安排从“怎么写”的角度编排“习作”。

3.部分单元难写难教。总体上看,师生对单元习作的兴趣普遍不高。相比较而言,“写虚”的兴趣超过“写实”,比如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的童话写作较受师生欢迎。以下单元尤其难写:教材四(上)第六单元的看图作文“胜似亲人”,仅凭一图,学生摸不着头脑,习作质量很差;教材四(下)第四组给出战争图片要求学生写作,因无生活经验而胡编乱造;教材四(下)第五组的“生命”话题明显脱离学生的年龄特征,显得过于沉重,习作中充斥空话、套话。尤以教材四(上)第五单元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师生叫苦不堪。原因有六:学生的旅游经历可怜得要命;学生对导游职业不甚了解;学生不知道导游词为何物;课文没有给出导游词范例;学生没有游览过世界遗产;学生试图了解世界遗产的途径有限。

(二)小练笔形式单一

很多教师反映目前教材中小练笔的安排形式比较单一,比较多的是“我想对某某说……”此类练笔。写多了以后,学生积极性降低,大多以口号式、成人化的一、二句应付了事。这种练笔应是课文内容感悟后的表达,阅读和练笔的结合点是文本主旨。能否转换思路,将阅读和练笔的结合点落在表达方法上,也就是说从课文中学习写法,写同类内容。

四、关于综合性学习

就实施效果来看,四年级安排的四个综合性学习较三年级要好。主要是因为安排的专题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具体地说,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的童话专题,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第七单元的“成长的故事”相对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因不认识伟人、名人,而对他们的故事也不感兴趣;而熟悉的人又很平凡,不容易发掘成长故事。教材四(下)安排了“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和“大自然的启示”两个专题,内容触手可及,但实施起来也颇费力。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身边的自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独生子女等于小皇帝?
坚持
看课外书不能影响课内学习
生命在于开始
妈妈,我想对您说
老师的工作态度决定学生的命运
绿萝倒插也能成活吗?
校园的小山坡
美丽的海印桥
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校园的小山坡
独生子女等于小皇帝吗?
《激情爬杆》观后感
我眼中的海盐道路交通安全
感谢挫折
浅议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
物流管理校企合作方式探究
交通学员工程能力提升对策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重建思索
基于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探索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控中的实用性
企业现金管理的“八不准”
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
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权力健康运行
谈供应链需求下物流管制创新
作为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补充规定
论物流管理专业企业课程的开发
分析体育赛事中的物流特征
检验检疫机构向企业宣贯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强化财经法纪审计查证技能的思考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1)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的早晨》教学随笔
这也是一种创新—《司马光》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1)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2)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草原的早晨》评课
《司马光》教学处理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