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巧创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论巧创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2

论巧创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

论文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创设情境 方法

论文摘要: 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巧妙创设课堂探究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探究、愉快学习。本文作者总结了创设探究情境的方法,以期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结合几年的新课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必须认真思索如何创设情境。巧妙创设课堂探究情境,可以将学生的兴奋细胞激活,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从而达到愉快学习的效果。现将本人在教学中创设探究情境的一些方法总结出来,与同行进行共同探讨。

一、通过生活、生产实际创设情境

初中生物教学是与生活联系很紧密的一门学科,很多知识可以直接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研究这些知识时就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而且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课的学习中可按以下方法巧设情境:

在学习“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时,先利用安琪酵母的广告:“老太太发面不用急,安琪酵母和面里……”来设计引言。我提问:“什么是酵母?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结构?它为什么能发面?”这样提出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学习中,我向学生介绍制作甜酒的方法步骤,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甜酒。

当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生产实际时,他们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二、利用探究活动创设情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科学探究是一种科学活动的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大胆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测定某种食物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例如:“花生中有能量吗?”“花生和核桃哪个能量多?”“熟花生和生花生哪个能量多?”

我尽可能地创设可启发学生到新思维的条件,将他们的问题集中归纳,设计出几种可行的探究课题,使每一小组具有单一的主题,这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去思考和探究。

三、通过巧设活动创设情境

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巧妙地设计一些活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以初中生物比较难理解的一课“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例来说明。

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中,我用以下活动来创设“测定反应速度”情境:在班长的带领下,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做相反动作。全体起立开始,中途做错的自觉坐下,最后产生胜利者。重复做三遍,结果每次的胜利者都不同。

我就此引导:对于这次活动,同学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我想探究人的反应速度与测量方式有关吗?”

“我想探究人的反应速度与测量的次数有关吗?”

“我想探究人的反应速度与测量用具有关吗?”

“我想探究人的反应速度与测量的时间有关吗?”

“我想探究人的不同部位反应速度相同吗?”

……

学生每4人一小组将要探究的问题确定下来,并开始进行探究。

利用活动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进行探究,摆脱以前的那种围绕概念进行学习的方式,在快乐和欢笑声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通过实验观察创设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初中生物学主要学习感性的、浅显的、侧重生命现象的基础知识。用观察与实验导入新课,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不仅生动具体,把学生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兴趣引到对物物学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这种直观的感受与抽象的思维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课中,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取A、B两试管,放入等量的石灰水,向A试管中用注射器注入空气,向B试管吹气,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为什么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了而A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注射器中注入的气体成分是否与吸入气体成分相同?”

“吸入与呼出的气体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问题的提出源于仔细的观察,现实的背景材料如果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心理冲突,打破知识结构和学习心理的平衡状态,就能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激起其求知欲,增强其探究动机。

五、运用故事、成语、俗语、谜语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在生物课的学习中,这是生物课教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例如,在“生物的遗传”的教学中,我从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入手,请学生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得出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的结论,然后引出遗传概念的教学。又如,在讲解食物链时,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导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探究种子与果实的区别时,可用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大胖子”引入,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再进一步设疑:“麻屋子指的是果实中的哪个结构?红帐子指的是种子中的哪个结构?”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而不失其科学性,适当运用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谜语等进行教学,不仅会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其文学修养,增长其生物学知识。

总之,教师对情境的创设有如牧童放牛、老叟垂钩,只有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方能驾驭课堂,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达到理想境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2]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究系列·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福州教育出版社,2005.

[3]卢文祥.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程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趣桥世界
荷包蛋的苦和咸
一件后悔的事
下围棋
第一次补牙
紧张的一天
童年趣事
鱼骨头惹的祸
暑假趣事
玩象棋
大扫除
一件难过的事
第一次照相
妙招
快乐的一天
高校校园刊物编辑人员及其未来就业
论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浅论如何帮助成人学员走出学习高等数学的困境
浅论学习粗心的成因与矫正策略
浅论教师教育惩戒权合法性、必要性
论创造和谐 在和谐中成人成才
浅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论现代学校管理走向人性化的策略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中成人学习权的保障问题研究
论对和谐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试论培养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
论巧创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论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走出功利
“闪”字见智勇双全──《景阳冈》教学案例
《景阳冈》教学反思
出轨的课堂,别样的收获──《景阳冈》教学札记
《景阳冈》教学反思
耳目一新的反常教法──教《景阳冈》一课有感
《景阳冈》课后反思
《景阳冈》教学实录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打虎真英雄──《景阳冈》教学片断
不事雕琢 体验真实──《景阳冈》教学案例与反思
叙述一个师生“对话”的教学实例《景阳冈》
《景阳冈》教学课例评析
《景阳冈》教学反思
慎用资料──《景阳冈》教学随感
《景阳冈》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