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个性心理差异

关于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个性心理差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1

关于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个性心理差异

" 【论文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兴趣差异;性格差异;智能差异

【论文摘要】 教师在实施课程目标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有的放矢地调整对自主学习方式的设计、引导。应以数学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为中心,只有这样,探究性学习才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广大教师正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我也正在不断地探索、尝试着,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

新课程的显著特征之一是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由以前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转变,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探究性发展。

所谓“天底下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是说事物之间存在差异。学生亦然。因此,教师在实施课程目标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有的放矢地调整对自主学习方式的设计、引导。那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主要应该注意哪些因素呢?

1 根据兴趣的差异,给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探究的空间

人对有兴趣的事物总是心向神往,优先给予注意,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浓厚的兴趣,能使思维更敏捷,学习效率更高,能更好的实现自主地发展。中学生的兴趣已有一定指向性,有些人对文学感兴趣,有些人对绘画感兴趣,有些人对体育感兴趣。实施相同的课程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兴趣,而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活动,那么,感兴趣的会主动探索,效果可能极佳,但不感兴趣的则兴味索然,效果则一定差。有时听教师报怨某些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敷衍了事,或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学习内容或方式缺乏兴趣。教师在设计自主活动时应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和自由探究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爱或擅长的方式表达,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也可以用彩笔描绘,也可以和小组同学(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这样学生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并提供机会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教学效果很好。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上,更应考虑这一点,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探究,使各类学生都有内容可想,也才会创造出更精美的图案。 "

2 根据性格的差异,恰当搭配,相互融合影响,取长补短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部分,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表现为比较稳定的、习惯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性格特征,但又能通过实践加以改变。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已形成的性格更能突出地表现出来,它们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教学目标实施。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好静,胆小,不爱讨论交流而各自为阵,但它们又往往善于思考、富于想象。性格外向的学生好动,爱表现自己,敢于发言,积极参与活动,但有时又常马马虎虎,不求甚解。把他们适当搭配,教师适时引导,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就会有互补的改变。如在上“这个游戏公平吗?”时,我考虑到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有些学生对游戏比较熟悉,为了激发全班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我倡导学生主动上台给我们讲述他熟悉的游戏,一位平时就很大胆的男生主动走上讲台,他平时就很爱观察事物,作文水平也高,加上口齿伶俐,表情丰富,同学们听后不由自主地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还听见有些同学小声地称赞不已。此时,受到他的感染和挑逗,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也敢举手发言啦,并且把他所熟悉的游戏分析的淋漓尽致,其他同学听的津津有味,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3 根据智能的差异,调配好学生听课、思考、笔记、练习的时间

中学生由于自身性别、遗传、家庭、社会、学校环境的影响,在智力和能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他们的思维、理解、接受、操作的能力并不是整齐划一,处于同一水平线的,而是有层次分别的。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否生动活跃,就成了当前衡量数学课是否成功的一大标准。我们许多教师也力图让课堂生动活泼,于是,一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问、讨论、质疑、解答……气氛热烈。但是这样的课未必是成功的数学课。因为不管哪堂课,不管采用何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这里所说的“一定的教学效果”应当是全体学生所取得的一定效果。我们面对的是智能层次不同的学生,而体现课堂生动活泼的又往往是那些思维敏捷、理解力强、一点即通、善于表达的学生的活动,其他稍弱和更弱的学生呢,则只有被“快速行驶的生动列车”拖着,无奈地、茫然地奔跑,结果一堂课下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或所获与期待相去甚远,这怎么谈得上“一定的教学效果”呢?我曾听过一节这样的“生动课”:十几个学生各抒几见,部分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悄悄问一生:“懂没有?”答曰:“太快,不太懂,”看其书本,没几句话,笔记仅几字而已。因此,实施课程目标,既要探究性学习过程生动,又要留时间给学生理解、思考、交流、笔记、练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猫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丽江古城导游词
我的发现
童话世界九寨沟
游览长城导游词
我家的淘气猫
苏州园林导游词
秋天的家乡
“大足石刻”导游词
开平碉楼导游词
“都江堰建”导游词
畅游魔仙堡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吉林:出台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谈职高金融学教学创新思考
施工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
金融经济对央行治安治理的影响
谈合同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论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
浅谈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与责任心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湖北省企联举办第三期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金融监管发展前景
浅析企业的成本管理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棉鞋里的阳光》仿写作文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巩固篇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一)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二)
《棉鞋里的阳光》读后感
《两件宝》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棉鞋里的阳光》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