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7
浅析国家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1)
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因此审计职能的发挥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从本质上讲,国家审计主要致力于对“公平、正义”与“责任、绩效”的监督,这就要求审计应具有制约(防护)和建设(促进)两个作用,其中制约作用是直接的,建设性作用是提升,是高层面的。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是通过国家审计监督的效用性、审计结果的服务性来体现的。
国家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主要表现为对违纪问题和案件的查处与揭露。二是促进政府管理机制的完善,体现在通过审计建议对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三是促进责任政府的履行,主要作用在于发现政府责任的缺失和促进政府责任效率的提高。上述建设性作用发挥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处的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建立长效机制,进而改进管理;第二层面是国家宏观层面,包括针对国家政策、机制、体制方面提出改进或完善建议,促进部门预算改革和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等。
二十多年来,国家审计一直在发挥建设性作用,但由于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审计重点、审计形式、审计方法等有了很大变化和重大发展,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如果忽视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就会制约审计工作的发展。
第一,抓不住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审计包括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如果只重视审计的制约性,就等于只完成了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大大缩小了审计范围,弱化了审计功能。如我国过去在经济管理和监督中未严格重视单位法人和有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如:一个企业的厂长把一个厂搞垮了可以不负任何经济责任而调到另一个厂继续当厂长,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审计的建设性,没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缺乏审计建设性这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环节。
第二,影响审计目标的合理确定。审计监督的“双重性”本质要求审计要有两个基本目标:客观地记实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程度;充分运用建设性功能促进受托经济责任有效实现。当前审计工作往往局限于查账,将审计目标定位于看被审单位是否遵守了财经法规、是否客观真实地开展经营活动,审计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审计中重视建设性,即将审计目标定位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发现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在执行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浅析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风险防范
关于制约审计机关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亲情妈妈
- 读《夏洛的网》有感
- 读《剑鸟》有感
- 春天来了
- 我家盖雨篷
- 梅花
- 雷锋精神在抚安家
- 家乡的变化
- 回顾鼠年拥抱牛年
- 柳
- 参观海安县博物馆
- 童年•李子树
- 越来越好
- 春天的声音
- 读《百泉村》有感
- 21世纪音乐教育学科研究展望
- 城市·水墨·现代性
-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 视觉文化研究
- 中国省制问题研究
- 俄罗斯美术再认识
-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 技术与机械制造的抒情形式
- 民主政党的社会学思考
-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
- 理性官僚制的困境与创新
- 民主价值观的普适性
-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 美术理论的学科概念和学科建设
-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之二
-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一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三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之一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之二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之三
-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之一
-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二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之三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之一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一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之一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之二
- 《月光曲》教学设计之一
-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