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 摘 要 就高校研究生招生遇到的地域优势不明显、生源分布不均衡、优秀生源不充足等诸多困境,提出对策: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和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相信这些措施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优秀生源 困境 对策

地方高校是各省、市、自治区建立的区域性、地方性的高等学校或是从部委专业院校“下放”到地方后的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自1999年以来,一直以30%的速度扩大招生规模,扩招给地方高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地方高校由于地域劣势明显、教育资源紧张、学科建设滞后等因素,致使研究生招生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必然造成优秀生源不足、调剂生源过多、研究生生源质量低下。那么,地方高校如何走出研究生招生困境,吸引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是当前地方高校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几点思考。

1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的困境

1.1 优秀生源不充足 据笔者调查了解,地方高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一般倾向报考重点大学或“211工程”大学,喜欢选择经济发达的热门地区的高校。报考地方高校的都是二流水平、三流水平及中等偏下的本科毕业生,造成这种局面既与招生制度有关,也与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资格线(只按12大学科门类和3个不同区域划线)相关。

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主要靠研究生的水平来反映,因此研究生生源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如能把好研究生招生录取入口关,制定强有力的教育培养措施,研究生教育必然会带动地方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出高水平的学位论文。许多大学已硬性要求研究生发表SCI、EI、ISTP 三大检索论文。因此,优秀生源的矛盾是地方高校招生困境之一。

1.2 生源分布不均衡

某地方高校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数学等通用学科领域,而在农学、矿产普查与勘探等学科领域(属艰苦行业)遭受冷遇。 生源分布不均衡,影响地方高校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也严重地影响导师的积极性,这是地方高校招生面临的困境之二。

1.3 地域优势不明显

众所周知,一所高校的办学地理位置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一般都是办在非省会城市,交通不方便、信息不畅通、政策不灵活、就业不顺畅等,本校和外校的优秀应届本科生必然选择省城高校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和单位,而放弃地方高校,导致地方高校志愿生源严重不足。

地方高校是各省、市、自治区建立的区域性、地方性的高等学校或是从部委专业院校“下放”到地方后的院校,因办在地、市、州,其获得教育经费、科研投入、师资培训、政策倾斜等方面与名校及省城高校相比必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克服学科单

一、专业传统与地方经济建设中多学科人才需求的矛盾,科学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地域劣势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之三。

1.4 调剂生源过多

某地方高校有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54人,有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85人,导师与学生比为1∶1.75(一般高校为1∶5~8)。同时导师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导师形成梯队,73.65%的导师在35~45岁。导师都经过严格的系统训练,都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人数占导师总数的91.67%。但近三年招收的研究生中调剂人数过多(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近三年某地方高校42.79%的学生是通过调剂录取到学校。调剂的考生没有参加本校的专业课考试,很多考生所考科目与地方高校设置的考试科目不同,学校无法衡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无法把考生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的学科研究方向凝炼一致,无法挑选最优秀的生源。这些调剂的考生基础不太好,在以后的研究生教学、培养和质量的提高上必然会有很多阻力,这对于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层次的提升势必造成负面影响。调剂生源过多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之一。

2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的对策

2.1 加大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标准强调综合衡量。美国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最重要的是考察申请者本科学习时的成绩,其次是推荐信和GRE成绩。而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是“统一规划”,录取的主要依据是初试成绩,复试和面试成绩为辅,作用不大。这种统一考试制度难以发现考生的学术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难得选取最优秀的学生。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管理存在着明显的“计划”色彩,硕士生招生考试从招生计划的制定、考试科目的确定、入学考试的组织到新生最后录取等无不体现行政管理的载体———“行政命令”在这一过程中的权威,每年硕士生的招生工作的依据不是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是一道道“红头文件”。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确实可以使整个工作井然有序,但是以牺牲高校的创造性、灵活性为代价的。

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必须改革,应该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招生工作的自主权,让他们自主确定考试科目,明确复试、面试的方式、方法,鼓励他们自主选才。特别是研究生招生录取复试资格线的划定,对地方高校既不利于选才,也不能体现公平性。因此,加大研究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取消层层约束、种种限制,发挥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自主权,是解决地方高校招生难问题的最好措施之一。

2.2 出台鼓励政策,吸引考生报考

地方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上线及录取人数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而可对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市场经济下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继续学习、报效祖国,采取考研缓解就业压力等。如某地方高校出台优惠政策“一免一发”(免三年学费、发生活费);“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分达到国家规定的复试分数线,身体体检和复试合格者,我校保障录取。”等,这些优惠政策出台后,效果很好,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大幅度增加。所以,不同的地方高校可采取多种途径,制定鼓励政策,吸引考生报考。

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院(系)、导师的积极性。院(系)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其积极性将极大地影响研究生教育规模、生源质量与培养质量,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是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某地方高校设立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制度,即导师给优秀本科毕业生做思想工作,一对一的交流,鼓励学生报考,导师联系的生源,交给导师本人培养和管理,导师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还可增加导师的工作量、提高导师的课时津贴等。

2.3 加强学科建设,形成研究生教育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龙头工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综合工程,学科水平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学科建设从其内容上来看,包含了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内容。地方高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形成研究生教育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导,地方高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做好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引进或培养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启动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形成一支德才兼备、有影响、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靠的就是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群、特色专业群去吸引考生。办在地、市、州的高校既无地域优势,又无信息优势,必然要用学科建设的特色,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取得招生工作的突破。

2.4 加强招生宣传,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的亮点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招生宣传,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的亮点,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制定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向全国其他高校邮寄招生资料。利用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全方位宣传学校,把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和学校的招生优惠政策广泛宣讲,深入人心,使更多的外校优秀生源报考学校,改善学校的生源结构。

参考文献2 周留根.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后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4

(2)

3 吕海燕. 突出特色、调整研究生招生工作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

(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丽江之旅
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
山西之梦
多彩的童年
组诗
最敬佩的人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开心的周末
家乡的秋天
难忘的围棋“生涯”
吹灭别人的“生命之火”
包饺子
中秋夜,我想起了……
大年一天
金金搬家
关于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及历经的现实挑战
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关于现代汉语“之”字结构的修辞格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及未来融资趋势对策分析
谈从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形式能力
关于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数据挖掘在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途径选择中的应用
关于语用学理论与文化翻译
《史记》—一用字及其通用字
浅析“门”语义演变背后的文化因素
关于语用翻译及相关译法
浅谈反语及其语用理解
关于语用能力与语用教学
深层语义、表层语义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关于语用等效翻译探徽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B案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A案
《匆匆》教学设计3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B案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A案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1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4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1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2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