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提升植物生产与环境学科魅力的几点思考

对提升植物生产与环境学科魅力的几点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3

对提升植物生产与环境学科魅力的几点思考

对提升植物生产与环境学科魅力的几点思考 对提升植物生产与环境学科魅力的几点思考 对提升植物生产与环境学科魅力的几点思考 文章来自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农业专业的基础课,植物生产与环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涉及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农业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各学科之间知识相互渗透、整合,联系密切,相较于以往单一的课程,这一科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应用性,这对以往适应单一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不仅在专业知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如何才能讲出特色、提升学科魅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且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更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 重视绪论部分,上好专业第一课

职业中学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都是从零开始。大家学习了近十年的语数外,突然接触一门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课,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怀着既好奇、新鲜又想认真学好专业课的心态来学习的,所以,当学生打开崭新的书本,从绪论开始入门,学习新课时,都会听得格外认真,希望学到知识,了解和语数外不同的专业课,那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讲解绪论时,运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观看模型等,让学生对这一专业乃至农业学科产生更直观形象的印象,也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和自然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诱导思考,比如:为什么树叶是绿的、花朵是五颜六色的、为什么炎热的中午不能给植物浇水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一起探讨和提问,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做到这些,学生在学习中首先克服了畏难情绪,那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另外两门理论性更强的专业课奠定了基础。

二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学科,植物生产与环境讲解的知识点大多为基础性的,需要牢记,才能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另外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较密切,内容多而范围广,可以说,上到天文,下到地理,都有涉及。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就会被大量的名词解释、苍白的书本知识湮没,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弱,对学生今

后的学习百害而无一利,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保持良好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到“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时,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或实训基地,采集各种形状的植物叶片,甚至拔一些草本植物的根、茎,然后结合书本,让学生讨论、归纳根、茎、叶的形态,教师只作为一个听众,记录一些典型的问题,但是不当堂课给予评价,给学生留下悬念。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户外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鼓励了学生课后自己去书本寻找答案,进行更好的归纳总结。

三 成立兴趣小组,实现项目式教学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后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在学习新课时,穿插实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第三章土壤水分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学相关内容,然后对此内容进行整理与总结,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内容,成立若干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步骤,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调查当地土壤的质地类型、测取土壤的容重及土壤含水量,进而算出该土壤是否需要灌水及灌水量多少,实验做完后进行结果分析及讨论。这些实验程序设计、过程操作及讨论、总结,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这种项目式实验,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不但牢牢掌握了知识,并且和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效果,能把抽象的理论简化、具体化。而植物生产这一门科目教学内容学科跨度较大,仅靠老师一张嘴、一块黑板,很难将一些抽象复杂的理论性知识讲解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就很好地补充了纯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的信息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补充大量相关材料,为学生提供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信息接收量,进而提高学习广度和深度。多媒体的交互性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生动了教学过程,同时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人机对话”,学生能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到土壤胶体的阳离子交换时,通过动画可以直观形象地模拟阳离子交换过程,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增强实用功能使这一抽象问题变得具体而形象化。例如在讲授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利用动画展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葡萄糖在能量的作用下,先进行糖酵解,随后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的过程,这样,虽然我们不能用肉眼看到呼吸作用的进行,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同学们清楚地掌握了呼吸作用的两步走过程。画面生动形象,老师稍加提点启发,学生便能掌握。运用多媒体授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还可以利用影像资料充分展示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新奇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五 转变传统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下,我国传统型的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师满堂灌,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要做的就是记好笔记,记下重难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但是,在新时期,特别是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职业教育学校,教师要焕发出新的教学生命,必须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定位,从两个方面转变角色,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式,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一是明确教师应是指路人而不是领路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一定需要教师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掰碎嚼烂喂给学生,而是要求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加以指导。二是教师不是全才,在信息密集、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教师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多于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老师所不知道的东西,教师与学生之间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有可能走在学生的前面。课堂教学应该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六 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优化完善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往往轻视技能所占的比例,这样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为应试而学的习惯,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应注重把实践考核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中增加常见实验题、技能题的考核,检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的重点在于技能的考核,考查学生对农业技能的掌握、熟练情况。对平时成绩的评定也不再局限于出勤率或作业,可根据学生平时在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和在操作中学习知识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如学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这一章节时,教师带学生下农田,了解尿素、磷肥这些常用的化肥,几个平时课堂成绩一般的学生能主动和生产基地负责人交流,并下田操作,在操作中就把相应的肥料的性质和缺素症状记住了,达到了死记硬背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真正实现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素质。如果对这样的学生,用传统的评价体系,不一定是老师眼中的学生,但在实践中,这就是表现优秀的好学生。职校学生的成绩,应该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更突出技能和能力。

另外,职业教育,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为人处世、学人与人的相处,学在与人相处中如何塑造良好形象,所以,学生在课内课外的言行表现,都可以列入平时成绩考核。这样的评价体系,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可以更全面的评价学生。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好《植物生产与环境》这门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教学中探索多样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学力和学情,让学生对科目有兴趣,能主动地学、有方向地学,是专业课教师需要长期要做的工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世上最美的身姿有感
读必考阅读80篇有感
我心爱的小白兔
小乌龟
新教室新环境
表哥家的小狗
读书心得
我们只不方便三小时读后感
游郑州记
我的班级
神圣而美丽的千佛山
妈妈我爱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爱拼才会赢
我去了大海边
论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学分析(1)论文
禅宗的美学智慧——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现象学美学 (1)
浅谈《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的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1)
浅析“十五”以来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述评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 (1)
探析反垄断法中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主体界定(1)论文
复杂视阈下的中小学德育管理低效化浅析
试论如何预防当前中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问题探讨
浅论内幕交易罪的若干问题及立法完善(1)论文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关于幼儿教师的装饰性劳动研究
样板戏的艺术缺失 (1)
试论环境权的本质属性(1)论文
浅析转变观念,让科学课绽放生命活力
《开国大典》教案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
《白杨》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