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5
林下参的栽培技术
林下参的栽培技术 林下参的栽培技术 林下参的栽培技术 精品源自作文园地
摘要:指出了种植林下参是将林业发展由木林生产转移到生态建设方面,从林下参的土壤选择、地势选择、管护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林下参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林下参;栽培;管护
1 引言
随着森林资源逐渐减少,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森林的永续利用,当前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要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移。以加强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管护为前提,以多种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转移,改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天然林下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广种植林下参。林下参在天然林保护、生态平衡中有独特的作用,也可为人民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 林下参的栽培技术
林下参为多年生宿根植物,从种植到收获,一般在14年以上为比较好的收获期,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在发展年限适宜的情况下因人而定。种植方法可以直播,也可移栽,参苗在5年以上,直播比移栽好,因为直播不破坏根系可自然生长,根系长,形状美观,经济价值高。
2.1 林下参的种植方法
2.1.1 选地、植被条件
选择以柞、榆、椴、色、桦为主的阔叶林,以榛柴、莕条为主的灌丛地为适宜。 林下参的生物学特征与普通参相同,要求土壤具备3个条件,含有腐殖质,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具有一定的保水性。选择的土壤应该是上层有10cm左右的腐殖质土,中上层含沙15%~20%为好,pH值在5.5~7.0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刨坑种即可,简单方便,因地而定合理密植。
2.1.3 坡向
东朝阳最好,西朝阳也可以。坡度在15°~30°之间。
2.2 选地的注意事项
不要选粘土、沙粒土、低洼地、串皮水地。粘土地透水性差、透气性差、通气不良易得根病;沙粒地保水保肥性差,易干枯、低产;低洼地、串皮水地,水分过大,雨季或早春水分不易排除,易发根病。
3 林下参的管护技术 4 结语
目前铁厂镇已有14年生以上的林下参26hm2,5年生以上的40hm2。14年生的林下参现已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有的形状好的、大的参质好的,每棵可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也是为农民致富开辟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政府和林业部门都应积极的倡导和推广种植林下参,为维护生态平衡、永保森林的永续利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身体健康,多做贡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
- 春雨
- 家乡的雪
- 家乡的果园
- 美丽的德州
- 春天来了
- 千变万化的雨
- 家乡的风景
- 玉皇顶
- 春天
- 有趣的春雨
- 家乡的一年四季
- 春天来了
- 家乡的景色
- 家乡美丽的无名山
- 浅谈幼儿素质教育
-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 试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 实现高中阶段普、职教育“高位均衡”的对策与建议
- 2008奥运会与2010世博会的投资比较(1)
- 简述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体育产业研究(1)
- 经济增长视角中我国制度分析方法的运用(1)
- 论逆反心理在德育中的积极意义
- 由系统动力学看陕北坡耕地可持续利用(1)
- 承接产业转移: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助推器(1)
-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 教育语言暴力问题探究
- 儿童的逆反心理及其调适与对策
- 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
- 浅析庄子“三言”说理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 《桂花雨》教学后记
- 谢冰莹简介
- 在空白处超文本──《桂花雨》教学片段赏析
- 走进《桂花雨》随想
- 《桂花雨》案例分析及反思
- 把握课堂是关键──关于执教《桂花雨》的反思
- 潜心会文本──走进《桂花雨》
-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 文坛女杰谢冰莹
- 《小桥流水人家》课文解读
- 评刘俊《桂花雨》
- 听刘俊的《桂花雨》有感
- 尊重学生的感悟──《桂花雨》一课教后感
- 听刘俊的《桂花雨》有感
- 女兵作家谢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