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1
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教学
"
论文关健词:语言 文化 重要性 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说明了丈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在英语的基础教育问题上,对学生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至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中英文化对比实例,旨在说明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策略。
1二语言与文化
著名的语言学家Sapir曾经说过,语言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从这可以看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渗透于文化之中。"Cultuer coverslanguage,and language is involved in culture;language is a patr of culture.”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说到底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形式体现内容,内容决定形式。语言体现了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发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发展程度。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载蓄和传播文化的功能。一个民族以往的文化靠语言流传至今,未来的文化也将依靠语言的推进。W·威尔斯指出:"Language is the externalmanifestation of nation's spirit;language ofvarious nations are their spirits and whereas、spirits are their languages."(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不同民族的语言便是它们的精神,而精神则是它们的语言。)笔者认为这里的民族精神便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文化的变化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变化又体现了文化的变化。比如西方四大文化体系(日耳曼文化、罗马文化、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在英语中都有其反映。Noah'sark(诺亚方舟,现义为避难所)与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现义为具有欺骗性的东西)便是分别来自于圣经与希腊文化的两个典型语言表现。两者的意义都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反映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英语中有一些有趣的表达也深刻反映了丰富的习俗文化。bean eater和BeanTown便是两个与习俗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表达。波士顿市民在历史上有爱吃豆的习惯,因此bean eater便专指波士顿人,而Bean Town则专指波士顿市了。两者的俗称分别为豆城人与豆城。
语言象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象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
2.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当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语法很好,词汇量也不小,但在交际当中由于不了解文化禁忌,引起交际上的误解与障碍,把汉语习惯套用在英语上如:"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这些问题虽然符合汉语的问候习惯,但对于西方人来说,
一、二两个问题太唐突生硬,第三个问题更_V涉及了听者的隐私,这样的交际必然不会成功。再比如,汉语中的习语“败走麦城”,而英语中的表达则是meet one's Waterloo.《红楼梦》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气为什么作为中国人的杨宪益译成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而作为English-speaker的Hawks则译为Manproposes;God disposes.区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种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不同。"
3.教学策略
(1)转变角色,改进教法。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只重视语言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播。教的是英语,表现的却是中国文化。这是外语教师之大忌。一位称职的外语老师,不但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融进外国文化。“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Winston Brembeek美国著名外语教学专家)。
(2)熟知本国文化,加强文化对比。只有了解了本国文化,才能在外语学习中与外国文化进行对比,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与学习语言。本国文化的学习在外语学习中举足轻重。本国文化越熟悉,就越有利于对外国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在语言的学习中进行文化对比,更好地学习语言。
(3)改进课程设置,科学选定教材。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除了开设主干外语课程之外,还必须开设关于英美国家状况、英语国家背景知识、外报阅读等外语辅助课程。另外,还须开设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学等相关学科,为文化理解做沉淀,打基础。在选择教材时,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引进课文,部分课文要涵盖文化背景知识,“原汁原味”的课文才能更好地加深文化的理解。
(4)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外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尤其象在口语、写作、文学等课程的教学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外教。这并不是说外教的教学一定比中国教师好,但对于文化方面的学习,利用外教教学还是相当有益的。同时还可以邀请他们作一些关于文化方面的学术报告。另外,加强与国外兄弟院校的交流,也是学习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5)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外国文化。学生可以通过看录像、VCD、幻灯片、电影、电视、网络等来了解文化知识。许多电视节目例如“世界文化广场”、“环球30分”等对于文化的学习大有裨益,观看这些节目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阅读也是学习文化的一种很好的途径。阅读各种文章、刊物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是文化学习的一种很好的办法,因为文学无所不包,可以说是文化内容的“大集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文化掌握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外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能在不同文化之间交际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当中必须注重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既教语言,又教文化,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出能真正跨文化交际的外语人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能太贪吃
- 爱的奉献
- 文艺会演
- 爱护小鸟
- 生日派对
- 课间活动
- 快乐的一天
- 玩有劲学有力
- 老鹰捉小鸡
- 一张旧照片的故事
- 元宵节
- 我学会了包粽子-
- 过儿童节
- 难忘的一天
- 拜祭爷爷
- 关于萨克塞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 论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1)论文
- 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思考
- 论国际私法的国际法和国内法性质(1)论文
- 浅谈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探析(1)论文
- 论民族地方文献的采集
- 国际竞争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制度(1)论文
- 浅谈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法中的适用问题(1)论文
- 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 新疆地方文献工作概述
-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之探索
- 关于徐特立早期教育伦理思想探微
- 地方文献工作对地方建设与发展的作用
- 试论中国在亚丁湾行使普遍管辖权的国际法依据(1)论文
- 从国际法角度论钓鱼岛主权的归属(1)论文
- 由《搭石》教学并看借物喻人类文章的教学
-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听黄建跃老师的《搭石》有感
- 《搭石》教学实录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搭石》精彩片断
- 心之所至,美之所现──江西省南昌市教研室王玲湘执教的《搭石》一课印象
- 踩着搭石过长江
- 创设情境 朗读品味──《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搭石》一课教学反思
- 《搭石》教学反思
- 《搭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搭石?搭石!
- “词”中见功夫──听王红老师《搭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