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2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必须有利于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生物学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纯粹客观的,也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相应的,认知既不起源于主体,也不起源于客体,而是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个体遇到新刺激时,总是试图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它,以求达到暂时的平衡;同化不成功时,个体则采取顺应的方法,即通过调节原有认知结构或新建认知结构,来得到新的平衡。即个体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以适应新的环境而不断发展。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平衡调节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一种新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转变教师角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外部的辅助者和支持者。教师的职能是提供学生建构认知结构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从而使他们积极地进行自主知识建构。其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盼隋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教师可组织和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然后再相互协商。最后,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体改造与重组。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究实践机会,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实现对新意义的构建。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会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由于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真实性、生动性、丰富性,所以,情境创设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要注意构建各种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要进行艺术性设计,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诸如问题质疑、设置悬念、自然场景模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观察等学习情景,营造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都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构建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例如:在讲“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春天播种和种子萌发的动画,然后再提问,让学生思考可以由此想到什么。

2.构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说、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情境。例如:在上面的情境中,老师可以接着说:“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亲身播种的经历或者你刚刚看到的动画,提出你的疑问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构建提供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的情境。例如:当学生通过实验明白种子的萌发是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在春天播种时要注意些什么,播种后又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学会迁移。

4.构建提供合作学习的情境。建构主义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为此就要变“人际竞争”为“人际互动”,在教学中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例如,当学习“植物的吸收作用”内容时,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内部先进行讨论,讨论植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化肥中主要有哪些营养物质,为什么施肥时有时会出现“烧苗”现象等,得出小组结论,再由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给学生一个互动和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得出问题的答案。

(三)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依托所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新环境中构建认知结构。

1.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建构化学习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设计好每节课的“铺垫”,即“导人”。这个导人就是要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同时,在新的高度或角度发现新的问题,即发现新的知识生长点。而且,导人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形成优化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优化认知结构,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了足够的联系,可使学生获得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时,需要综合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此时是培养学生求知欲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重点,进行点拨和辅导。此时教师不能讲得太多,而要“精讲”,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扶持,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难点,掌握学习重点。在点拨过程中,学习者接受的新知识与处于激活状态的旧知识相互作用,新知识以一定的方式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系。这就意味着新知识通过同化、顺应已进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转换与构建。

3.巩固迁移,运用新的认知结构。巩固迁移是知识的应用阶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因此,在教学难点突破以后,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教学重点,还必须给学生消化、吸收和整理的时间,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要进行简单地总结,并布置一定的练习题供学生思考、练习,以巩固、运用新的认知结构。

(四)生物教学的评价要多元化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过程,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新环境的独特理解,求取一致的答案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评价学生如何进行知识建构要比评价由此产生的结果更为重要。生物教学的评价应基于动态的、连续的、不断呈现学生进步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生物教学的评价要多元化,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评价的重心是教学过程。评价应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重视它的过程性评价。

2.评价的目标和内容要多元化。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原则,体现对个体发展需要的尊重,关注和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评价目标应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内容要涉及学生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

3.评价的方法要多样。由于评价目标、内容的多元化,必然要求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为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分析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注重自我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童年
难忘童年
卫生委员竞选发言稿
难忘的童年
获奖发言
童年趣事
劳动委员竞选发言稿
难忘的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
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难忘童年(3)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6)
童年趣事
浅论工业厂房的建筑艺术
论文化广场设计
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和试验
论安全玻璃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浅谈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怎样写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画家和牧童》 知识点精析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2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2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范文习作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