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

论文关键词: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要贯彻落实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就要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校;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以德治校。

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把道德建设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强调“法治”与“德治”并举,这是对我们党治国方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高等学校要贯彻和落实江泽民的这一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高校的实际,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校;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以德治校。

一、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是高校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基本方略的重要任务

江泽民关于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对推进我国新世纪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因此,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无疑是各行各业的重大任务。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对促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提高人的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任务的核心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只有培养出合格和优秀的高级专门人才,才能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才能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江泽民指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的地位”,“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承担“强大生力军”的任务,因此,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就成为高等学校当前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总结高校的办学经验,联系高校当前的办学实践,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依法治校,就是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管理学校。这样就可以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同时使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纳人法制的轨道,就能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顺利完成国家赋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德治校,就是要加强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培养师生的道德觉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提高师生的道德品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通过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凝聚人心,调动学校师生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高校是国家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技术集中的场所,而科学、文化、知识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经过严格遴选,受过高层次文化的系统培养的,他们居现代信息之前沿,秉知识之总汇,创精神之新异,开风气之先河,他们不仅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坚力量,而且是对民族、大众具有感召力的群体。高校的德治具有双重任务,既要完善其主体自身,又要兼利天下。完善自身是兼利天下的前提,兼利天下又是对自身完善的必然要求。因此以德治校,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作用和辐射源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落实以德治国。"

2.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教育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不会改变。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必然乘隙而人。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法则也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所有这些问题都必然反映到高等学校,给学校的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学校要谋求自身的稳定,并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求得发展,学校要使培养的人才能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条件的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强法制教育,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办学行为,施行依法治校;同时要坚持不懈的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精神风尚,施行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是高等教育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稳定的迫切需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

3.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是加强高校自身建设的强大动力

高等学校如同一个小社会,要把它管理好、建设好,必须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并靠国家强制力保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高等学校虽然无权制定法律、法规,但它必须依法办学,依法管理和建设学校。离开国家的法律、法规,譬如(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高等学校的办学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准绳,高等学校的管理就会失去规范,失去协调人际关系和各方面关系的基本依据,这样就避免不了各类行为的随意性,无法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因而也就不可能把高校办好。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所有事务并不都能巨细无遗地纳人法制化的范围,它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大量工作是思想工作。办好学校,关键是教师,而要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没有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实现不了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靠说服教育,靠道德的力量。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依靠人的价值判断,依靠人的良知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它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而以善意评价的方式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社会所需要或容许的基本范围内。学校要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坚持把德育摆在首位,不断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德治校。

总之,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既为学校的教学和各方面工作带来许多新课题和新任务,同时也必将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以巨大的推动,促进学校自身建设,促进教育更大、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加强法制教育与道德建设是落实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主要内容与切实措施

依法治国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的带有普遍规律性的文明成果之一,也是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法律作为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社会性、规律性、强制性、权威性,它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昭示我们: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协调发展,才能在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上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利益,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依法有序地进行,才能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在高等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要把这一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法制教育,努力提高高校师生的法律意识。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有了法律意识,法律才能变成生活,成为干部和民众的内在自我要求,严格执法光荣、守法光荣,违法必究、循私枉法可耻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才能树立起来。要树立法律意识,必须加强法制宜传教育。现在各高等学校都开设了法律基础课,并列人了教学计划,因此,认真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除此而外,还应根据国家的安排,利用多种形式,认真搞好普法教育,使高校师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高等学校坚持以德治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具体实践。以德治校,就是要坚持德育首位,要努力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一般来说,思想道德素质又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思想素质,一个是道德素质,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和相互渗透的。

思想素质方面的提高,主要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所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一个人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就能够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能够在困难、曲折的逆境中经受考验,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分清大是大非,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个总的看法,简单地说,价值观对某一个人而言,就是什么是他认为最重要、最值得他去追求的!在今天,我们所要树立的正确的价值观,就是集体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了这种价值观,人们就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处理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的关系,自觉地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好地发挥他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的根本看法。我们所说的正确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对每一个人来说,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人生一切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是不可能兢兢业业,也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的。一个人只有为他人的幸福、为社会的发展、为国家的兴旺作出贡献,使自己的工作能够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才是最有意义的。

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的统称,它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培养时刻想着别人的思想,是我们培养和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具有献身精神、群体意识、责任观念、爱人思想和诚信原则,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的开展,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出既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人才。

大学阶段,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青年进行法制、道德教育的最好时期,应该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利用优良校风、优美校园环境的薰陶和生动活泼的多种课外活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搞好学校的道德建设,真正落实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方针。

三、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根本保证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关键在党,首先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因此,落实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关键在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依法治校,这首先要求学校领导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带头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学校。江泽民多次指出,“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努力提高各级领导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本领,这是新时期党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证深化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要求”;“领导干部学法不仅有助于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和带动全党学法守法、依法办事,而且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整个国家的法律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以德治校,这就要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毛泽东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邓小平也曾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做,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每个党员都要做。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人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实行以德治校,领导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古人讲,百行德为首,作为领导者来说,更应当把德治摆在重要位置,要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要求,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率先做讲道德的楷模。学校不同于行政机关,他不能单纯地靠行政命令,靠权威来行使领导和管理。"

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要靠领导者的人格力量。古人云:“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非德之明,虽察而人不服。”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民主气氛比较浓厚,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就更高一些。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领导干部道德低劣,群众就会失望,以至“官德毁而民德降”。所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对于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具有关键的意义。

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实行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大量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做,去落实。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直接接触学生,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业务,高尚的情操。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无疑对于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重视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调整自己与学生、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祟高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队伍在师德方面,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现象。表现在:少数教师放松或淡化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敬业乐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强,忽视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少数教师不重视良好师表形象的塑造,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角色应有的人格风范,纪律观念淡薄,在与学生交谈时过多地渲染社会的阴暗面,流露出消极情绪;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热衷于搞第二职业等。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与道德水平,使教师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道德魅力在学生中起到道德示范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总之,有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了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就有了保证,高校就会越办越好,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也就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2]王家福.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A〕.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中共中央法制讲座汇编[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罗国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迎接新的挑战[C]郝克明.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c].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豆芽成长记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假如我是一只小闹钟
20年后的我
明天我想当居里夫人
20年后的聚会
动物王国失踪纪
井底之蛙“移居”记
未来的衣服
破解宇宙生命之谜
假如我是机器小叮当
那件事至今令我后悔
二十年后的变化
我想发明时空穿梭仪
鲨鱼星奇遇
内部审计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践
论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计算机审计一般原理及应用
浅谈楼盘审查要点
内部审计如何全过程控制建设项目造价
基于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监督研究
浅议会计舞弊原因及审计对策
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议信托公司内部审计
现代审计面临的形势分析
论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初探
论内部审计的企业定位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