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思维文化因素在中国工艺美术起源演绎中的作用
关键词: 工艺美术 起源演绎 思维文化
论文摘要: 本文从中国原始先人的思维方式谈起,分析了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生及演绎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据。
一、引言
中国工艺美术发生的较为久远,在久远的年代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史前美术史上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原始先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其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而产生的作品来探讨艺术的演绎。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因为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必定受多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环境的影响,包括、、文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本文主要从思维、图腾、神话、阶层分类来探讨。
二、工艺美术的起源演绎概说
从起源来说,整个人类社会工艺美术的起源应该具有共通之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趟过的是同一条河流。整个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世界的远古洪荒时代,也许当我们的原始先人从树上走下来,打制第一块石器并用它来打击远方的飞禽走兽时,第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就产生了。不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维、审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这件作品都应该是属于工艺美术系列。“制造工具的行为打开了动物快感向人类美感转化的一系列过程的闸门,特别是对造型艺术来说,工具堪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艺术的基本萌芽”,[1]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工具的制造都是根据当时的劳动需要和能够驾御的物质材料制造出来的,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最为直接与方便的材料便是石头,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最早的工具设计就是石器设计。人们对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谈不上有的审美加工,但当时的人类确实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性能的蓝图,在千万遍反复实践中,对于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尖或者薄等形体概念和在具体砍砸时由这些形体产生的使用快感之间建立的思考,成为最早的对美的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2]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件可以利用并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艺美术品。
∽,小孔是灵魂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原始人的对生存的观念,在工艺美术的发展演绎中这种观念的影响是很大的。至于求全与求美的观念,我认为是中国人的吉祥与审美心理的体现。中国的工艺美术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式在发展,无不渗透着自己的这种观念。
三、工艺美术起源演绎的思维文化
远古时代,万物洪荒,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感到陌生和恐惧,日月星辰的变换,山崩地裂的灾难,生老病死的神秘,无一不给人类带来了障碍,人类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着自然,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本身;劳动在改变着人类的同时,也在锻炼着人的思维。由于对自然的不理解,原始人赋予自然万物灵性,试图以此亲近自然,于是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万物有灵”的观念自始至终贯穿在原始人的头脑之中,正如泰勒所说:“事实上,万物有灵是宗教哲学的基础,从野蛮人到文明人来说都是如此。虽然最初看来它提供的仅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赤裸裸的,贫乏的宗教定义,但随即我们就能发现她那种非凡的充实性。因为后来发展起来的枝叶无不根植于它。”原始人正是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阴阳观念,而阴阳观念无不贯穿在人类的工艺设计之中。
人的观念重视研究人的本身,中国常常思索:“人类从哪里来?”原始先人从男女交合诞生生命的现象得出结论,即“男女精构,万物化生”,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界两种彼此对立而又相互依赖而存亡的物质势力。
阴阳五行、八卦和图腾崇拜等观念的相互影响作用,是受原始的互渗思维作用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工艺美术的色彩来分析。人们从对自然的了解出自然界的五种基本色彩,即青、赤、黄、白、黑,并把这五种颜色视为正色。“通过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说,色彩的象征和比附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西、南、北、中)、五时(春、夏、秋、冬、长夏)、五性(仁、义、礼、智、信)、五声(呻、笑、呼、哭、歌)、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气(寒、热、风、燥、湿),成为一个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比附的整体系统”。[3]可见,中国人很善于将不同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而糅和在一起,各种事物意义的转换,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中国工艺美术自从起源以后,一直沿着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发展着,而工艺美术的创作设计,最根本的还是受设计思维的制约,设计思维更是受社会文化的限制。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渊远流长,经久不衰,是有自己的文化精髓置于其中的。而中国文化的互渗思维将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中国的器物造型及色彩配置等工艺美术的各要素分别具有更为深层的意义,也可以说,由于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工艺美术品有极强的象征性,而这种象征性已经随着的迈进慢慢渗入到人们的心里,所以说中国文化有很强的渗透性。
四、结语
凝聚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工艺美术,在过去和现在的国际性贸易和文化交流中,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传去了精美的丝织品,而且传去了蚕种和织造技术。陶瓷之路更是跨越中世纪东西世界的一条纽带。瓷器的外销不仅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转化为全人类的文明财富和世界性生产产业,而且影响了所到之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
: [2]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轻出版社,1993:5.
[3]邓福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轮.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20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西门豹》梗概
- 精神领袖
- 假如我是一名发名家
- 兄妹情
- 杜鹃花
- 水上城堡
- 今天,我真开心
- 参观张盈的家
- 我爱吴老师
- 有趣的小猫
- 暂时的伙伴
- 猫
- 珍贵的礼物
- 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
- 可爱的小白
-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评教活动的作用
- 试论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进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
- 试析中职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 关于重视和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浅析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分层次探索
- 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 关于职业学校数学多元化评价探究
- 试论完善卫生类中职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 试论中职学校教学量化考核工作
- 简析中职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对策
- 社会工作:论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探索
- 关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育素质培养策略
- 试析经济转型视角下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五个关系
- 浅谈中职学校素质教育应理顺的几个关系
- 关于中职学校职业素养体系构建
- 为不知道卡尔·萨根而羞愧
- 《动物游戏之谜》重点难点讲解
-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
- 《宇宙的边疆》有关资料
- 《动物游戏之谜》学法指导
- 《动物游戏之谜》写作特色
- 《动物游戏之谜》课文解读
-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
- 《动物游戏之谜》结构分析
- 《动物游戏之谜》多音字辨析
- 认识卡尔·萨根
- 《动物游戏之谜》语言特色
- 《动物游戏之谜》学习目标
- 《动物游戏之谜》中心意思
- 《动物游戏之谜》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