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9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摘要:冯小宁的作品以“反思战争”的精神立场来审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凸显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对文明的毁灭,充满了浪漫的民族主义情怀。
关键词:冯小宁;民族主义;浪漫主义
一、冯小宁式的浪漫——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完美融合
应该说,冯小宁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的。他的作品能够反应时代,闪耀着难得的现实主义光辉。他的作品每到高潮部分,伴随美好的音乐,都能映像出一种崇高,将人带入一种理想主义的境界。但是,我认为他的作品最突出的还是影片中弥漫的极致浪漫主义色彩,他充分利用自己作为电影美术设计师的特长,把自己电影的画面设计成一幅幅充满诗意的试卷,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
这种浪漫是无处不在的,画面中高远的蓝天,天际的彩虹,奔驰的骏马,辽阔的草原,清澈的山泉,奔流的黄河,葱郁的森林,嫣红的夕阳,绵绵的山顶……看似是一种“形式即内容”的浪漫主义,但这种浪漫主义却不是为了纯浪漫而浪漫,这种浪漫是与民族主义情怀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冯小宁式的浪漫。如《红河谷》中神秘的皑皑雪山,《黄河绝恋》中的滔滔黄河,《紫日》中的无边的原始森林都是中华民族质朴纯洁,不畏强暴,胸怀宽广的民族个性的象征,在这些油画般浓厚的镜头里,侵略者的丑恶灵魂在圣洁的雪山面前显得越发丑陋,侵略者的狂妄在咆哮的黄河面前灰飞烟灭,被军国主义扭曲的心灵在浩瀚的原始森林中得到了净化。
冯小宁认为“电影应该更加侧重于观众在生活中见不到多一些场景和情景的故事。”许多观众看过冯小宁的电影作品之后,感受只有两个字:感动。冯小宁的作品煽情,从某些角度来讲,他更像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用镜头记录下了绝美的画面,和着绝美的配乐,从《红河谷》里丹珠牺牲前唱的那首的《次仁拉索》,到《黄河绝恋》里欧文在黄河边给ANGEL拍照时响起的那首优美的小提琴曲《夕阳山顶》,在悠悠缓缓小提琴凄美的旋律中,夕阳的映照下,女战士从黄土高坡上走来,一步一走向波涛汹涌的黄河,她展开双臂,面对怒涛不绝的黄河之水,让心里的喜忧悲愤一无保留地释放出去,融化在黄河奔腾的吼声中。无论是凄美还是壮美,都让人热泪盈眶。冯小宁的民族主义情怀在影片中通过浪漫主义地呈示表现得淋漓尽致。
冯小宁的电影里总有很多浪漫的传说,如电影《红河谷》里美丽的珠穆朗玛石的传说:“雪山女神珠穆朗玛小的时候是大海中的贝壳,过了很久,才长成一个美丽的女神,生下的孩子中有三个最要好的兄弟,老大叫黄河,老二叫长江,最小的孩子是雅鲁藏布江。”这个传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饱含了对民族团结坚守的信念和对祖国的深情厚谊。爱情永远是浪漫最好的代言,《红河谷》里格桑说:“这里的天比哪儿都高,草原比哪儿都大,你想爱,你就可以去爱,想怎么爱,就怎么爱。”《嘎达梅林》里女主角深情又坚定地说:“我的男人不能跪着死。”这样的一系列台词充分展示了人物及整个民族粗犷浪漫,崇尚自由,敢爱敢恨的特征。而《红河谷》的最后,丹珠照片飞起来,飞向传说中的圣山,消失在一片雪白之中,冯小宁在他的电影中时时处处都营造着一种神话史诗般的浪漫意境,而这种意境仿佛是在讽刺侵略者处心积虑企图用他们的文明主宰我们的文明,但最终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那部分纯洁的原色,也就是我们不屈的灵魂,还有我们身后更广袤的土地,更团结的人民都永远不会毁灭。影片一面发出民族要自强地深情呼唤,一面提醒我们时刻保持民族自豪感。
二、冯小宁式浪漫民族主义作品的时代意义
冯小宁曾指出:“有没有让所有观众都产生共鸣的东西?我认为有,这就是人性,爱,勇敢,就是基本的人生道德,就是不屈服的精神等。”冯小宁的作品始终坚持其社会责任和思想文化品位的追求,仿佛是浮躁世界中的一片净土,既是民族感情的一面镜子,又是对民族希望的最好的表达。其作品承载着高尚的理想与追求,重现了中华民族抗争非正义侵略时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表现出充满血性的民族正气与正义,表达了民族自尊自强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其中所表现出的民族主义情怀并非一味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种浪漫主义的呈示潜移默化地去打动人的思想和灵魂,令人自发地带着心中被唤醒的爱国热情奔向伟大的明天。他创作中展现的“浪漫的民族主义情怀”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英雄主义,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人文关怀,也使得传统的战争题材创作具有了更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改变了主流创作就是刻板说教的惯性逻辑,为当代战争影片的发展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姚新勇.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叙事——以红河谷为例[J].暨南学报.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图画
- 我是一个好孩子
- 镜子里的我
- 我的课余生活
- 观察小蚂蚁
- 我的课余生活
- 秋天的快乐——捉蜗牛
- 快乐的十分钟
- 老师,我拿什么献给你
- 有趣的乌龟抢食
- 我的妈妈
- 第一次购物
- 秋天的果园
- 暑假南昌一日游
- 美丽的云彩
- 关于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方案的探讨
- 大国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传统——以美国为例的讨论
- 关于如何发挥直线电机系统优势的思考
- 儒家伦理政治与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构
- 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主题
- 浅谈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 试论民主的四种关系
- 从主权的双重结构看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
- 西方人性基础上制度设计的政治哲学分析
- 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初探
- 再造民主——信息化进程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创新
-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探讨
- 论民用建筑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
- 电气维修工作不可忽视
- 我国地铁接触轨技术发展综述与研发建议
- 《风筝》教学设计4
- 《可贵的沉默》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2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灰雀》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 《中彩那天》
-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片段)
- 《小摄影师》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