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强化政府管理改善民生简谈(1)论文
民生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重要目的。而改善民生既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层面的问题,其中涉及到政府管理。
在政府管理层面,改善民生有赖于政府转变管理体制和方式,提高服务意识、行为规范和服务能力,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对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也对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要求。 【论文摘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二是转变政府管理体制,促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三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强化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四是增强管理过程的开放性,确保群众利益的有效诉求和表达。
【论文关键词】 民生 政府管理 管理体制 公共政策 利益表达
一、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民生领域不断拓展。过去的民生需要主要在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存方面;现代的民生内涵除了基本生存外,还包括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和产品需求。
民生领域不断拓展,对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要求,即要求政府在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 适应民生需求的变化,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政治合法性的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保障和促进民生属于国家的基本职能,即国家的社会职能。国家政治职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其履行社会职能的基础之上。
在现代社会,政府向全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被认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是政府存在的依据和理由。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市场主要是解决经济运行方式问题,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而政府主要是满足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基本公共产品需要。
由此,必须确立政府是社会公共服务责无旁贷的供给者的理念。政府承担起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提供者的责任,促进改善民生,是政治合法性的要求。
社会公共服务或产品是指由政府提供的而且不是以市场方式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服务或产品,公共服务和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当前,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发布公共信息等方面。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新的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涌现。一方面,这些民生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因素,即与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改革和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民生问题也与制度、政策的失衡,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滞后、提供公共服务不足有关。
因此,改善和保障民生,有待于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民生发展提出的要求。
二、转变政府管理体制,促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促进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涉及到转变政府管理体制。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入财政民主化改革、行政层级调整、政府间关系重构、党政关系模式再造、制约权力体制的完善等敏感而关键的领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观日全食
- 小乌龟
- 爱在班级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秋天的景色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青青服装店”
- 我的梦想
- 我上电视了
- 我的偶像-李小龙
- 爱的手机链
- 我喜欢去的地方
- 安全只差一步
- 一件难忘的事
- 快乐的生日
- 我的礼物文具盒
- 浅谈数学课中知识迁移的作用
- 公共选择学派的民主表决理论简析-公共政策论文
- 国企内部审计问题探究
- 现代公共政策理论与古典公共性观念-公共政策论文
- 浅谈培养专科学生英语学习与策略能力
- 应重新认识并重视地方审计体制改革中的“深圳模式”
- 试论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谈自控能力的培养
- 从各国审计体制的对比谈我国审计体制的劣势
- 试对我国地方审计体制改革的探讨
- 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公共政策论文
- 试论深入教学改革是提高三本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 论审计委员会职责
- 浅谈参与式发展理论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初探
- 浅谈对高校体育课增加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的思考
- 对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评价的探讨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八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三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 《山雨》教学设计之二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二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一
-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六
-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四
- 《落花生》第二课时
- 《西门豹》第二课时
-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七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六
-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五
-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三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