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3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1)-传播学论文(1)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什么是内部控制? 理论 界存在各种观点。由于表述众多,本文仅选择几个权威定义进行 分析 。
1949年,美国 会计 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 企业 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 方法 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学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 影响 ,目的在于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我国1997年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上述三个定义具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都将内部控制解释为一种政策或程序(过程);二是都在定义中说明了内部控制的目标;三是都是从审计的角度做出的定义。
笔者认为,这些定义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定义出发点过于狭隘。控制是一个 应用 非常广泛的概念,有生产控制、人口控制、 经济 控制、军事控制等,从不同的角度(学科)出发,会给出不同的控制概念。
虽然内部控制与审计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不论从内部控制的产生,还是内部控制的现实需要来看,内部控制都应该属于管理范畴。“可以肯定地说,内部控制最初是在组织中内生的,而不是外力(外部管制、规范的要求;审计)催生的。
”(方红星,2002)并且,我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直接目的也不是为了审计需要,而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迫切要求。过去,由于一直把内部控制与审计相联系,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
如果我们从管 理学 的角度重新认识内部控制,把它作为单位内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相信内部控制必然会得到各单位的高度重视,从而自觉地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2、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主体和客体。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既应该有施控主体,也应该有受控对象(客体)。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的客体是人、财、物及其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组合关系和组合形式。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论。
存在争论的主要是内部控制的主体 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主体是单位经营者。但是,经营者如何界定,又存在五种观点:①包括董事长、总经理;②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班子;③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班子、党员班子;④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班子、党委班子、监事会成员;⑤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班子、党委班子、监事会成员、工会主席。
第二种观点认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群众在内的所有员工都构成内部控制的主体,单位中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同时又是内部控制的客体(课题组,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主体既包括所有者(股东),也包括经营者,分为两个层次(阎达
五、宋建波,2002)。但有的学者将董事会纳入所有者范畴,有的学者则将董事会作为经营者;第四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主体包括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职工四个层次(郑石桥等,2000)。
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主体,首先必须区分单位内部控制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骑自行车
- 秋天的校园
- 台风来了
- 蚕宝宝
- 太阳公公剪指甲
- 美丽的秋天
- 一件好事
- 小学生日记一则
- 我的铅笔盒
- 小树洗澡
- 一次有意义的散步
- 快乐的一天
- 我
- 新年小日记
- 帮爷爷捶背
- 形式理性批判——论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内在逻辑
- 浅析中国食品行业的品牌营稍战略介析(1)论文
-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
- 试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文化刍论(1)论文
- 迷惘与孤独的都市寓言――看王家卫影片中的都市情感(dy1)
- 试论民族国家的主权权利与知识产权的跨国保护(1)论文
- 试析建筑物上的知识产权(1)论文
- 行动艺术:无政府主义还是形式主义
- 关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策略(1)论文
- 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
- 对于我国植物新品种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探讨(1)论文
- 药品缺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先锋艺术:形式实验与思想困境(会员资料)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三权分立论
- 《“红领巾”真好》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
-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七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八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六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之四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