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传媒行业的有机融合

试析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传媒行业的有机融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2

试析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传媒行业的有机融合

"

论文摘要 在我国,传媒业长期扮演着传播主流声音的角色,作为党的喉舌部门,鉴于该行业的特殊性,一直以来政府以及企业本身的管理层都对从业人员的政治道德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管理模式及意识形态引导上一直采取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的方式。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变化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得从旧体制下走来的传媒单位,不得不在一些新媒体中寻求发展和突破。其中提倡利用企业文化的力量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呼声不断高涨,那么如何让那些原有的依靠办公室、人事、工会等行政部门来承担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既使员工保持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又能利用企业文化感染力来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围绕思政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异同点,以及如何利用企业文化的优势来开展新时期下的企业政工工作展开一些初步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 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有机融合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作为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而思想政治工作,亦称思想工作或思想教育。它是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政治追求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启发觉悟,旨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我国企业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一直以来在统一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以及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异同点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都是利用教育力量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树立和强化企业精神,从而影响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生产力发展。

2.对象相同——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企业文化都是以人为载体,其所包含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他们都重视人的作用并强调给予员工以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并提倡培养统一的企业意识,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和集体主义意识,从而促进企业多出产品,提高效益,发展生产力。

3.内容相似——两者作为社会文化现象中的亚文化和微观文化,他们都不能脱离现有的时代背景,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标志,但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企业文化都强调员工要增强大局观,并注重沟通调研,形成特有的方法论。并使其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并拥有巨大的精神能量。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

1.性质不同、层次不同、范畴不同。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起着引发思想、统一战略,协调行动,树立形象的作用,更多的时候他是一种经济层面的管理力,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而制定的企业软管理手段,政治色彩较为淡薄;而思政工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以及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

2.作用不同,任务不同。

(1)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文化不但围绕着企业的本身的发展目标,起着调节员工生产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而且在同类型的企业之间也起着行为识别的作用。

(2)而思政工作,首先提倡的是政治稳定性和一致性,其次才是经济积极性,我国作为工人阶级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确保的员工上下是政治立场的高度统一性,他所要着重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般特征,是而后才是围绕企业的发展经济目标。

二、制约传媒行业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发展的“瓶颈”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自2004年发布实施我国首部《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后,传媒业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全行业纷纷提炼各自特有的文化理念体系,例如作为泛娱乐行业最强势的品牌湖南卫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提出了“来自媒体,依托媒体,服务客户”的文化理念,一改往日卫视频道严肃的政治报道氛围,以观众娱乐需求为基点,创造了全民娱乐的大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但是,与之相比一些固守成规的旧卫视频道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就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一)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并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媒体行业为我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都和企业管理层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从而使得从业人员思想紧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是分不开的。同时媒体行业多元化的发展也使得传媒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媒体从业者本身思路宽广,思维活跃若仅依靠思政工作来统一员工思想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企业文化是个新生事物,由于其发展历史短,耗资大,推动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在短期内也不易被管理者发现。

(二)打造强势企业文化,但是忽视了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文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何种企业文化一旦脱离了时代背景都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即便个别媒体单位打造张显地方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但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甚至认为其陈旧过时,都会使得适得其反结果企业文化没搞好,员工的思想也无法统一,成了一盘“散沙”,员工的凝聚力下降,创新力削弱,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企业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的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找到二者的合力点,充分利用思政工作在政策上的支撑力,对企业文化以约束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不至于放任自流,乃至流于形式。增强企业文化的执行力,和贯彻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空洞的、教条的说教方式,也存在一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并缺乏企业个性色彩。而企业文化理论的推广,恰恰可以弥补这些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从精神动力、群体参与、价值观念等方面入手,使文化形式为政治内容服务,从而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载体。

(一)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引,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有着明显的目的性,它倡导科学、先进的价值观,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的发展。经验证明,优秀企业文化的起步和深化都得益于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在传媒行业中,从业人员思维活跃,见识广泛尤其需要强有力的政治素养来保证工作的开展,思政工作不仅过去对加强企业管理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成为一种可借助的优势力量。

(二)企业文化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同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但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既要有理论的灌输,又要有形象的感染;既要有政策的疏导,又要有榜样的示范;既要有知识的启迪,又要有物质的激励,这样才能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环境。

总之,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优势互补,保持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特征,以自己特色的优势,加强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化含量,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三个愿望
跳长绳
我身边的“活雷锋”
喜欢弹电子琴的我
春天
说说我自己
买本子
焰火晚会
第一次喝酒
美丽的朝阳公园
校园的春天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伟大的母爱
第一次吃大蛋糕
欧美国家电子政务与信息化政策法律环境发展的启示(1)论文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应注意的部分细节
试析本科学历幼儿教师入职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谈社区电子政务建设(1)论文
探析行政腐败治理中的电子政务功能(1)论文
试析高中政治课开展活动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审计重点和方法
美国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1)论文
试析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传媒行业的有机融合
谈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1)论文
土建工程造价中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初探
简论人民法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几点思考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1)论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后记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乌塔》让我尴尬的一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3
《乌塔》想到的
《乌塔》一课的听课感想
《乌塔》教学设计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
《乌塔》教学反思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2
《乌塔》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