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评课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评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11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评课

"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评课 理念更新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不仅决定教材的编写使用,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评价。本文从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特点出发,阐述了数学评课的六个方面: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更新;教学是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蕴藏着众多的教学理论和规律。教与学、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提高能力等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不同的呈现方式将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怎样来认识课堂教学规律和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呢?听课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地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评课,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上级领导、专家也可了解相关动态,进一步完善教育理论。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呢?现结合数学新课标下的教学特点谈几个评课的方面。

1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更新

传统的评课往往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显性行为,如教学的基本功,对教材的钻研程度,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评课应当首先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倾向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趋向。教师应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以学定教,设计教学过程,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把概念定理讲解证明完毕,让学生做几个习题,掌握几个知识点。还应在教学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若教师能尽量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通过讨论启发完成学生对定义定理的理解,从尽心的教课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来学,必将体现出新旧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这是评价一堂数学课首先要把握的方向。

2 教学是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的抽象程度远远超过了自然学科的一般抽象。不管是最原始的概念,还是像函数、微积分、n维甚至无限维空间等抽象的概念,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不断深化的过程。而正如列宁所说:“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虽然数学的形式是抽象的,但内容却是非常现实的。新课程提出“有意义的数学是现实的”,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教育只有回归现实生活才能体现课程改革的真谛。教师有无将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特别是有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在解决问题时体验到数学的作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堂好的数学课,它的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如在讲解异面直线时,因其概念十分抽象,仅靠语言描述学生通常难以理解,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材料:房子、桌子、书本等组织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再利用不同的图形变式,作为直观材料与抽象概念的过渡,就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具体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了抽象。评课时就要看教师能否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

3 看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为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式,结果是学生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深刻领悟知识所蕴藏的意义和价值,更别提在实际生活中自觉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评课要看教师是否提倡和推动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发问、思考获得自己的体验。每个学生的智力结构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对相同的内容往往表现出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在认真听讲、做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通过每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教师如何来教,更要看学生如何来学。

4 看师生关系 5 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新课标提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得力助手。但并非课堂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得越多越精彩,这堂课就上得越好。适时、适当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能凸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引起学生的共鸣。评课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看课堂效果,运用多媒体后教学效率是否提高了;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否兴奋,喜欢。还要看实际效果,热烈的课堂气氛之后教师是否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体现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评课者可当场出题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6 看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学生的反应如水到渠成,是每个教师都追求和期盼的,也是评课者乐于见到的。因为这反映了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吻合程度和数学课堂教学的的驾驭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与课堂教学设计相背的突发事件。比如在一堂数学课中,当学生都沉浸于老师对例题的精彩讲解时,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却因找不到回归大自然的出口在教室里乱飞,本来聚精会神听讲的学生开始四处张望,喧闹不已。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机智,以宽容、友善的心态面对学生,以幽默、创新的方式来对待和处理,切忌压制和回避。对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可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以及教学调控能力。课堂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师生是战友,“未知”是对手。课堂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如若能根据课堂出现的突发事件,因势利导,据此引申出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就可能打出非常精彩的漂亮仗。

总之,评课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其次是过滤掉表演、作秀的成分,全面、公平、公正的评价,才能使评课真正有意义,留下供人思考、借鉴的东西,不断更新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保护教师的课改积极性,让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2]张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评课[J].甘肃教育,2007.1(B).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挖荠菜
什么是好孩子
我的爸爸是球迷
童年“傻”事
一张照片
一件新鲜事
学本领
放风筝
梦里的天庭小区
“怪味豆”
外婆家的石榴树
与书交好朋友
夜,原来那么美……
传递希望
我成功了!
浅论学校隐性课程
试论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倾向
基于西部地方普通高校核心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创新研究
浅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研究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浅论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初探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问题
论双轨教学法在运筹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体育文化节取代普通高校运动会的可行性
论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
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的探讨
论节奏与排球运动
论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体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探析
浅析剑术运动中的美
评《索溪峪的“野”》
读《詹天佑》有感
从《索溪峪的“野”》谈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
读《詹天佑》有感
结合《索溪峪的“野”》谈合作学习
走进“野”,感受美──听执教《索溪峪的“野”》有感
浅谈《索溪峪的“野”》改进教学
美丽风景处处在──解读《索溪峪的野》
读《索溪峪的“野”》有感
《詹天佑》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运用信息技术 营造诗意课堂──教《索溪峪的“野”》有感
《詹天佑》相关链接
《索溪峪的“野”》评课
《索溪峪的“野”》中的网络元素
课堂“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