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图书馆管理论文(1)
【内容提要】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传统公共行政 【 正 文】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并被誉为是行之有效、甚至是最佳的传统或称主流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近乎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愈来愈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其赖以建立的两大理论基础——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科层管理论均无法回答和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财政危机,社会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政府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政府失败”论开始占主导地位。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NewPublic Management)在80年代的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理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利益)的假定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
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私营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新公共行政管理认为,私营部门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门所借用。
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私营部门来说,产出就意味着利润,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总之,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二、新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名称在西方各国也不尽相同,如在英国叫“管理主义”,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等,但它们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
首先,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近年来,英、德、荷兰等国政府采取的简化服务手续、制订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和某些部门或行业开办“一站商店”服务等,就是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体措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英雄
- 我心目中的春
- 我心目中的春
- 忧劳可以兴国
- 母爱如奶茶
- 堂·吉诃德新传
- 感受鲁迅
- 献给母亲的歌
- 妈妈,您听我说
- 妈妈,您听我说
- 我心目中的春
- 我心目中的春天
- 布鞋·母亲
- 爱因斯坦复活之后
- 妈妈,您听我说
- 关于建筑史的一些思考
- 见缝插绿和景观建筑
- 古代景观设计造景手法
- 新加坡国家级规划建筑大师眼中的规划设计
- 建筑照明设计
- 室内空间的知觉与表现
- 全面了解建筑空间设计的意义
- 风水看厦门的城市规划
- 居家经典配色方案
- 景观行业的转变与创新
- 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与科学
- 城市绿化中的几个观念误区
- 小区景驳岸设计三原则
- 小学校园环境设计
- 关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 《触摸春天》写作指导
-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没被改写的人生
- 《永生的眼睛》阅读提示
- 《永生的眼睛》整体阅读感知
-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永生的眼睛》课文简说
- 《触摸春天》美文欣赏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
- 《触摸春天》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永生的眼睛》相关文学常识
- 《永生的眼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触摸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触摸春天》训练素材
- 《永生的眼睛》重点问题探究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二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