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与先理解

浅析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与先理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8

浅析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与先理解

"

[论文关键词」英语高级视听 接受反应文论 跨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英语高级视听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但学生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的诊释与欣赏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生先理解重要部分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本文旨在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探讨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语言已经越来越超出单纯的“交流工具”这一狭义的概念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越来越被看成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现在的语言教学也越来越多地与文化问题相联系。每一门学科都有可能从本学科的视角出发来考察与之休戚相关的文化问题,而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关注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其多维度的人际关系及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以文化心理为求索的目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就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和能力,而英语高级视听课就是为此而开设的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同时又通过文化交融提高交际能力的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化课程,但学生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的诊释与欣赏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生先理解重要部分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学生理解与先理解的关系探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先理解与跨文化意识

先理解是接受反应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接受反应文论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德国,它不仅在德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成功,对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有力的冲击和震荡。它以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尧斯为主要代表。该理论把研究的重点转向读者的接受,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过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从作者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从作品到读者的接受过程。伊瑟尔认为,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他提出了“空白”这一概念,即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并且是文本中已实写出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而尧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也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读者被动接受,而是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先理解,即对每部作品独特的意向,它受读者个人文化修养、心理素质、个性气质、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审美情趣、鉴赏水平等的影响。这种阅读前的意向和视界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因此,在尧斯看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永恒的不变的,也不是纯客观的,对所有时代的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的,更不是仅仅由作者意图或作品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模式(尧斯,1987)。

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来说比较复杂而棘手。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威斯勒将文化简要地表述为:“在历史以及社会科学中,所有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称作文化”(尤林,2005)。按通常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意指方式、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功能、空间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的积淀。它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和一定的行为方式。文化具有民族性、传承性、流变性、兼容性的特点。文化的这些特质既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又表明了跨文化交际的可能性。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肯定是多元化的,因为多元化的经济及社会形态已成定势,经济及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多元化。以全球多元经济形态和多元社会形态发展为导向的多元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使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显得日益重要及必要。因此学习一种外语除了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外国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因为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曾说语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教学.即通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这种跨文化意识包括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Samovar,1998)。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学生对外国文化先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解与先理解

英语高级视听课中所用的材料有很高的语言真实度,很多直接来自于西方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是文化的载体,西方影视作品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人民族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它蕴含了广博的文化信息并能折射出西方的社会风貌、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和艺术作品,如同文学作品,是一种文本,一种等待被解读的文本,影视欣赏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过程。因此,在视听课上,学生作为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就是一个实现作品意义的过程。按照接受反应文论的观点,学生在诊释西方影视作品意义的过程中受自己的文化观及自己已知的异文化观的影响,因此这种诊释过程又可以看作是影视作品与作为观众的学生的混合的过程,它是二元的,是两种文化的结合体。

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看,观众的理解是对西方影视作品进行阐释的基础,而理解不是孤立行为,它不能脱离外在的现实存在。具体而言,理解是主体的精神生活与客体世界的沟通了解与认识,这个过程,伽德默尔称为“视域融合”。也就是说,观众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它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作为主体的观众本身的一个先理解,即观众的前在经验和能力,而这种前在的经验和能力与对文化信息的理解和感应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文本解读是一个开放系统.文本可以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和批评方法作出不同的解释。文本的意义是丰富多样的,因为一个文本的实现有多种潜在的可能性,没有哪种解读能够穷尽它。文本作为一种开放性系统,它力图释放出多种多样的联系和解释:它并不想传达出一个单一的信息,也不想把不同的解读者都限定在同一种理解里面。对文本的主观理解同时也是文本造成的客观效果,这就是效果文本。一种异文化产品的意义既不是观众的思想范围内的孤立部分,也不是观众希望理解的对象范围内的孤立部分,它的意义是通过视域融合而表露出来的,是通过观众的跨文化意识来实现的。它无法脱离观众而存在。这可以理解为是观众使影视作品信息变得完善或者得以实现,因为当信息包含在文本中的时候,它们还仅仅处于一种内在或潜在的状态。没有解读者的参与,文本就没有丝毫意义。与此同时,解读者的解释又取决于他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解读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对话,一种交流,解读者在其中扮演着创造性的角色。解读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是文化决定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或者说我们的眼界,为我们划定了一条分界线:在一个给定的文化语境中,什么东西可以被说,读,写,看,什么东西不能。我们还必须意识到那无法解读之物:我们无法解读,因为它不符合我们文化的期待,不存在于我们的先理解。对应到影视作品的欣赏,影视作品想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取决于观众所处的文化语境。

所以,英语高级视听课中通过真实语言材料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不能仅仅用语言分析透彻,这需要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一些特点加以了解,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并对目的语国家或其它国家现存的典型社会问题获得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构建学生的先理解。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同时在了解的基础上再逐点分析,不断地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进行跨文化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建立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进一步探索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构建先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而另一方面,通过英语高级视听课中对优秀西方影视作品的精听、欣赏、分析、讨论等形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以及接触西方文化与社会的机会,能让异域的优秀的理性文化、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成果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能感受到理想的精神家园,使学生开阔视野,积极思考,广泛联系,达到知识贯通,扩展自己的期待视野,进一步构建自己的先理解,增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3结语

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英语高级视听课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既是必要的,又是必须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奇怪的大石头》读后感
运动会
小燕子回家了
快乐五一
我们的小飞机
画错了地方
快乐的冬天
吹泡泡啦!
小燕子回家了
小燕子回家了
读《落满霞光的竹林》
我们的航模
驴与蚂蚱
小英雄林浩
清明扫墓
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问题(4)法学理论论文(1)
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最低法律标准
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问题(2)法学理论论文(1)
新自然法学与人权理论(3)法学理论论文(1)
死罪、死刑与期待可能性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新自然法学与人权理论(5)法学理论论文(1)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最低法律标准
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社会变革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最低法律标准
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最低法律标准
技术理性、社会发展与个人自由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法理基础(2)法学理论论文(1)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二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二
《我为你骄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二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之一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三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二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之一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一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之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三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一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一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