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管理学论文

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管理学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4

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管理学论文

旅游业在中国发展迅猛,旅游学、旅游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文章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法为旅游学提供一种评价模式,使其不仅更具科学性,而且更具操作性,从而使旅游业的发展更具合理性。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为广大网友提供参考: 旅游业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模糊事物、模糊概念,比如暖、胖、亮、老等。

我们的想法是怎样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集合概念来描述诸如此类的模糊事物。可以设定若集合用大写字母A、B……来表示,则A、B……表示模糊集合,用?滋(x)表示元素X属于模糊集合A的程度。

?滋可在[0,1]内连续取值,所以能合适的表示元素,X属于某一个模糊集合的种种暧昧状态。例如,导游小姐为了使57岁的女士不至于为年龄大而伤心,告诉她其实女士的年龄只有66%属“老年人”,而基本上可以说还不是老年人,因为: 滋老年人(X)=≈66% 也就是说这位女士属于老年人集合的资格只有0.66,按这个公式就连70岁的人也只有94%(而不是100%)的资格属于老年人,女士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老的不能活下去呢?! 成功的用模糊数学公式劝导游客当然不是导游小姐的独创,只是这位导游小姐能自如的把模糊数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罢了。

模糊数学自1965年问世以来,发展的异常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多种专著、论文集以及杂志。从这些出版物中可以看到,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这一重要和迅速发展的领域中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

今天我们也试图在旅游行业中发现模糊数学的痕迹。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应该可以在旅游业中找到用武之地。

1 单因素评判 拿一个新开辟的景点为例。为了考察该景点的优劣,可以找来各界人士若干,规定每个人在集合V={很喜欢,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给出的答案中挑一种,若挑选的结果是20%的人“很喜欢”,40%的人“喜欢”,20%的人“不太喜欢”,20%的人“不喜欢”,这一评判结果就可用模糊集。

B=0.2/很喜欢+0.4/喜欢+0.2/不太喜欢+0.2/不太喜欢来表示,B还可以简单记为B=[0.2,0.4,0.2,0.2]。一个单因素模糊评判问题的评价结果是评价集V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子集。

为了清晰起见,可根据最佳隶属原则得出一个清晰评判。上例中由于“喜欢”对B的隶属度?滋B(喜欢)=0.4最大,所以可以认为对该景点的评判是游客喜欢。

但一般没必要这么做,保持模糊评判的结果B往往能更好的反映游客对景点的看法。2 模糊综合评判 实用中,单因素评判似乎太单一。

因为一般一个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因素。还是以一个景点为例,“游客喜欢”涉及的因素应该有6个:食、住、行、游、购、娱。

如何评判一个景点,应该是个综合问题,可给出的评价集为: V={很喜欢,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 首先考虑各个单独因素,用前面的方法可以对上述6个因素进行模糊评判。假设得到如下的单因素评判结果。

它们分别为以下六个模糊集: 很喜欢 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食 R=(0.0 0.4 0.5 0.

1)住 R=(0.0 0.2 0.6 0.

2)行 R=(0.1 0.3 0.2 0.

3)游 R=(0.0 0.2 0.6 0.

2)购 R=(0.0 0.3 0.6 0.

1)娱 R=(0.1 0.5 0.3 0.

1) R= 可称R为对该景点的单因素评判矩阵。 由于评判人在评判时对各个因素的着眼点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对诸因素有不同的侧重,因而得出的评判结果也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年龄稍大的游客可能侧重“行”,即偏重交通方便。而年轻游客则可能侧重“游”,即偏重玩得快乐。

所以事先确定好各个因素侧重程度,即相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去了大海边
我心爱的小白兔
我的班级
读书心得
爱拼才会赢
神圣而美丽的千佛山
读必考阅读80篇有感
表哥家的小狗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神奇的日全食
小猴的生日礼物
我们只不方便三小时读后感
读世上最美的身姿有感
读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有感
小乌龟
论所得税的国际竞争
关于对西方学者误禳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澄清
关于社会诚信缺失与重塑的经济学思考
浅谈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现实启示
试析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析军人德性冲突及选择原则
论基于ISO9000标准的税收征收管理质量体系建设
关于我国税制改革若干问题的综述
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刍议
有关“费改税”的几个认识问题
“税收价格论”:理念更新与现实意义
浅谈当前道德建设境遇的几点思考
试论人如何超越自我
论析诚信的进化
“公共财政论”的再质疑
《白杨》教学法两种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一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二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白杨》两种句式教学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白杨》:要政治还是要人文
《童年的发现》综合资料二
《童年的发现》练习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六
《童年的发现》综合资料一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白杨》:关键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