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的心理调整

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的心理调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0

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的心理调整

审计人员在审计作业时,由于受到审计项目难易程度和审计时间长短的 影响 ,心理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因此,对审计人员心理的调整和引导就显得极其重要。

本文主要阐述审计人员在各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如何对其加强引导的 问题 。

一、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中的心理变化

项目审计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终结三个阶段。通过观察和自身体验,笔者认为,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有以下几种心理值得引起注意。

(一)项目准备阶段的冲动心理或畏难心理

项目准备阶段,也就是审计人员接受审计任务的初始阶段。由于对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缺少感性的了解,审计人员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估计,并以此来推断审计项目的走向和结果,这时审计人员就可能产生冲动或畏难心理。对即将实施的项目有一种热切的期待,跃跃欲试,感到自己胸有成竹,有时甚至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迫不及待地希望投身到项目中去,这是冲动心理的典型表现。畏难心理则正好相反,由于对项目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存在主观的预期,导致心理上对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放大,从而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对项目产生畏难心理,难以克服。这时审计人员的一般表现或是寻找理由加以推辞和躲避,或是抱着“硬着头皮上,得过且过”的思想。

(二)项目实施阶段的速成心理和拖延心理

审计实施阶段的速成心理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普遍。所谓速成心理通俗的说法就是急于求成,迫切希望由实施阶段迅速转入终结阶段,这其实也是冲动心理在实施阶段的变化和延伸。出现这种心理的原因一般有四:一是当审计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遇到的问题错综复杂,头绪很多,而且随着项目的深入,不断有新的情况需要做出判断和回答,实际的审计对象与自己当初的主观估计差距较大,审计人员心里转而产生急躁情绪;二是有许多干扰因素出现,审计人员对项目审计的结果心中无数,对审计项目未来的 发展 无从把握,感到难以应付;三是凭经验和主观推断认为审计对象不可能发现严重问题,查深查浅结果差别不大,不如早早结束具体查证;四是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审计人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希望尽早转入新的阶段,以继续保持对项目的新鲜感。

拖延心理的表现比较隐蔽,但是其心理活动却相对复杂。主要的原因有:由于审计对象的客观性和审计环境的复杂性,致使审计人员产生对困难的畏惧,自己难以自拔和摆脱,有时甚至陷入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审计人员不得不寄希望于审计时间的拖延和审计步骤的反复进行,从而客观上影响了审计项目正常的进程。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出于对自尊心的保护,害怕自己面临或提出的问题被别人轻松破解,从而影响自己的公众形象,使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挫折。二是出于审计责任方面的考虑,审计人员抱有必须把问题查得水落石出的责任感,遇到了困难苦于没有找到解决办法而进退两难。

(三)审计终结阶段的摆脱心理和懈怠心理

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审计项目终于从实施阶段转入终结阶段,审计人员此时往往会产生摆脱心理和懈怠心理。所谓摆脱心理就是不想再因为审计项目而受到精神和精力上的纠缠,打算让自己的身心及时得到调整和放松。这在一般参审人员身上表现比较突出,由于参审人员相对责任较轻,工作任务和范围有限,项目进入终结阶段后,往往急于把自己查出的问题及整理的底稿报送主审员或项目负责人,即告万事大吉,就是需要自己再做后续工作时,主观上也不愿意再过问之后的进展情况,似乎已经与己无关。懈怠心理则是在实施阶段已经结束,问题已经查清,大功基本告成的意识下,产生的心理松懈。在此时审计报告的撰写,审计意见的征求,审计处理意见的提交,直至审计档案的整理等审计终结阶段的必要环节,都成为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客观上审计项目的进程往往被延长,甚至留下了难以解决的后遗症,形成行百步半九十的局面。

二、对审计人员参加项目时的心理调整

上述心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审计人员的正常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通过 发展 和转化可能对审计工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 影响 。我们必须加以正视,通过外部的引导和审计人员自身的调整适应,才可能化被动因素为主动因素。

(一)关注和重视审计人员的心理因素对项目的作用和影响

开展审计项目时,具体的审计实施过程往往被忽视,大家更加关注的是审计查证结果及其反馈的情况。即使是在审计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也都只是客观方面的,对项目进行中遇到的障碍,审计人员更多的是在客观方面找原因,而心理上的变化往往没有能够引起注意。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对审计人员的心理变化予以充分关注和重视,在抓客观审计环境改善的同时,揣摩和 分析 审计人员的心理变化,并给予激励或引导,那么就能更充分地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对项目完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善于作好审计人员的心理调节,因势利导,促进消极因素的转化

审计部门的各级负责人,包括各审计组的项目主审员,首先,在布置和开展审计工作时,就要及时注意审计人员的心理变化,判断这些心理因素对完成任务可能造成的影响,促进其作好自身的心理应对和调整,争取主动。其次,从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心理状态中,发掘其积极的一面,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其向正面转化。其实,经过分析,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心理状态,其出发点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经常是积极向上的,只要加以引导,完全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因素。

(三)审计人员要注意自身的心理修养

审计人员由于年龄、知识结构、从业时间等差异,以及在审计项目中负责不同工作的因素,在参加审计项目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心态。一般从事审计时间较长、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的审计人员,其心态是比较平和的,遇到复杂 问题 能够沉着对待,冷静分析和处理。这种平和、冷静的心理素质,实质上就是一名称职的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提升和积累,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修养,在参加审计时主动预防自己的不良心理的出现。在一些消极的心理出现后,首先要使自己冷静下来,不能让消极心理放任自流,左右自己的行为,而是应该通过自身的调节和外部的帮助,去调整和克服不良心理,提高适应客观环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使自己走向成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驴和马
小黑牛上幼儿园
难忘的一天
讨厌的曾辉援
我变成了小蚂蚁
神奇的小卡片
珍惜青春
调皮的蜡笔小新
文具的争吵
小猫过生日
“长了腿“的大南瓜
笔盒里的争吵
龟兔赛跑新传
两只小鸡
狼和小狐狸
企业应收应付账款的检查方法(1)
谈审计假设与寻找舞弊动机在审计实践中的作用(1)
试论单位内部管理审计(1)
财务警察如何降低上市公司审计风险(1)
我国审计报告准则的国际一体化进程(1)
非鉴证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1)
关于舞弊审计环境的机会和动机(1)
审计工作底稿的证据作用(1)
萨班斯法案对我国注师行业监管的借鉴(1)
谈谈会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1)
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分析(1)
论国有出资人财务监督与总会计师制度改革(1)
会计报表舞弊审计思路战略调整初探(1)
突破会计信息局限 推行风险导向审计(1)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对国家审计的影响(1)
《花的勇气》探究活动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花的勇气》好词好句
《生命生命》教后反思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走进生命的林子──《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花的勇气》课文结构
身残志不残 枯木又逢春
简简单单教语文,翼然一笑是生命──有感于《生命生命》
《花的勇气》多音多义字
生命的追问──有感于杨梅老师《生命生命》课堂教学
《花的勇气》近义反义词
《花的勇气》文本链接
读《花的勇气》有感
《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