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7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
当代戏剧,面临戏剧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处境。奇就奇在台上振兴,台下冷清。
当代戏剧的实际状况,不能笼统视为戏剧衰败。准确地概括,当代戏剧的特征是观众 稀少。不是没好戏,而是戏再好,也少有观众上门。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当代戏剧家艰苦拼搏,勇敢探索,平心而论,台上确实有所振兴 。从剧本到演出,从内容到形式,从发扬传统到紧跟新潮,从京津沪渝到南北省会,人 材辈出,好戏连台。许多方面超越前人,有的方面超越影视。为了争取观众,使尽千方 百计,却仍然改变不了门前冷落,与台上热闹形成反讽式对照。这种现象使人百思不得 其解。
经过长期观察思考,我变换视角,有所发现。以一家之言,供学术探讨。
简而言之:当代戏剧观众稀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代人生活方式、文娱方式的巨大变 化。
戏剧的基本属性是剧场文娱、舞台艺术。观众须到剧场之内,舞台之下,与演出对面 交流。在信息时代之前,剧场舞台是人们文娱生活的重要场所,到台下看戏是人们的时 尚。千百年来,一以贯之,几度促成戏剧的黄金时代。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进剧场看戏 仍然是人们的时尚。可与剧场舞台艺术分庭抗礼的只有电影。而电影也须观众去到放映 场所才能观赏。影院与剧场同等,当时都有观众踊跃上门。电影再发达,也未夺走戏剧 的鼎盛春秋。但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新纪元,潘多拉盒子大开,进入电视电脑时 代。当代人生活方式大改,文娱方式随之巨变,文娱场所必然转移。电视电脑的时代, 就是居室文娱,斗室文娱的时代。当代人坐在家里看电视,泡在网吧玩电脑,舒适自由 地饱览一切,用不着经常跑到剧场台下观看演出。而剧场舞台艺术的规律,又需要观众 到台下与台上对面交流。戏剧不同于影视,也不同于一切出版物。戏剧是三度创作完成 。一度创作,剧本;二度创作,排演;三度创作,汇同演出现场的观众参予来共同完成 。观众与演员对面交流,本来是舞台艺术的优势;过去这种优势如今反弹过来,成为舞 台艺术的致命弱点。普遍拥有电视电脑的当代人,决不会再象从前那样经常泡在舞台之 下参予戏剧的三度创作。尤其是现阶段十分浮躁的中国人,很难安心坐下来陪同台上演 员对面交流。我们一些专家只看到戏剧与观众直接交流是电视电脑不可取代的特色,却 没有看到这种特色正是舞台剧难以“拉拢”观众的根本原因。
当代戏剧的一度创作、二度创作都可与历代戏剧媲美;但三度创作——观众上座率, 无法与历代戏剧较量,更无法与时尚文娱竞争。时尚以居室文娱、斗室文娱为主;与之 辅助的,不是舞台艺术,而是另一极端——广场文娱。(球赛、体操、摇滚、人海庆典 、歌星大走穴之类)小则斗室,大则广场,浮躁的当代人爱走极端。中不溜儿的戏剧舞 台,俗称“一亩三分地”艺术,被小小斗室与巍巍广场挤压到时尚之外。
当代戏剧没有市场,却有赛场。戏剧市场很小,赛场很大。全世界最大的戏剧赛场在 中国。由政府主办,企业协办的各类戏剧节、艺术节、汇演、展演、评奖、颁奖,名目 繁多,剧目众多,就是观众不多。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戏剧象当代这样在台上自我热闹 !
好心人纷纷献策,呼吁戏剧进入市场机制,构成文化产业。戏剧界遵命照办,实践多 年而收效甚微。我深思:戏剧为什么不象电视、电影、书刊、出版物那样与商品经济, 市场机制一拍即合?我发现:戏剧本身不象电视、电影、书刊、出版物那样具有商品的 再生产力。再生产是利润的源泉,利润是商品的生命。影视、书刊、出版物,只要投合 市场,就可象滚雪球似地复制成不计其数的商品,达到所谓“一本万利”。然而,舞台 演出天生没有“一本万利”的繁殖力。舞台演出“一本”好戏,即使投合市场之需,也 只能一本一利。如要再获一利,就必须再演一场。付出万本才能获得万利。“万本万利 ”是商品之大忌。舞台演出这种性质,决定了戏剧的商品价值不高。即使在戏剧的黄金 时代,演出场次多,观众上座高,但经济利润仍然较少。旧社会,凡是单纯经营戏剧行 业的,只能成为小业主,从来没有戏剧大资本家。(同时代却有报业巨子,影业大亨)戏 剧界不出大亨,倒是大亨来养戏剧。中国的富豪,外国的财团,都是在多处发财,以其 余资养戏。我们建国以后,则由政府养戏。计划经济时期,养得戏剧几度繁荣。如今变 为市场经济,商品属性十足的影视、书刊、出版物,如鱼得水,迅速发展成强大的文化 产业。商品价值不高的戏剧,与商品社会很难融合。当代舞台演出,售票少,送票多, 送票也来者甚少。观众踊跃看演出,有之,也是个案;普遍演出是观众稀少。不演不赔 钱,少演少赔钱,多演多赔钱。甚至,戏越好越赔钱,不赔大钱不成好戏。
归纳起来,台上振兴台下冷清的原因多种。是荧屏时代,网络世界,商品社会,斗室 文娱,广场游乐,以及转型阶段人心浮躁等等多种因素,导致当代戏剧观众稀少。
一声叹息:现阶段不是戏剧的黄金时代。
两分辩证:不是戏剧的黄金时代不等于没有戏剧,更不等于戏剧必然消亡。
我们的思维方式爱走两个极端,或者万寿无疆,或者寿终正寝。其实,在鼎盛与消亡 之间,有很宽阔的弹性地带。戏剧独占百花魁的年代虽然不复存在,但也可以争取在强 手如林的百花园里保持一席之地。如果说,戏剧现状是总体有危机,某些局部有生机; 那么,戏剧以后的状况则相反,总体不会消亡,某些局部会淘汰;一部分剧团、一部分 剧种,会被无情的经济大潮淘汰;一部分勇于变革,善于变革的剧种、剧团、剧人,会 把大潮变为洗礼,在困境中自强,为戏剧争得一隅偏安。于卧薪尝胆中励兵秣马,熬过 人心浮躁的转型时期。当人心澹定,文明成熟,社会更上层楼,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文 娱方式可能返朴归真,下一代人可能从电视电脑的网络之中分身出来,回归剧场,欣赏 舞台艺术。
我们这一代戏剧家、受任于危难之际。家贫出孝子,国难出忠臣,危机出人材。历史 上有的成功人士,其成功正是以其事业的败绩乃至泯灭为代价的!奉命于败军之际的诸 葛亮,他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辈则是“知其尚有可为而为之”。
人类在,戏剧在!
我思辨,故我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精彩的足球比赛
- 捉蝈蝈
- “脆饼”之战
- 今天,我为妈妈洗脚
- 西西老师的粉笔发射器
- 自己动手做小面包
- 我记住了它
- 别让幸福葬送于车轮底下
- 竞选班干部
- 第一次当“老师”
- 鬼
- 我的除夕夜
- 20年后的家乡
- 玩转悠悠球
- 摆威风的后果
- 试论高等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
- 浅谈关于高校体育课田径项目困境的思考
- 试论学术资本主义在中外高等教育中的发展
- 浅谈新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系统的配置及作用
- 浅谈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设置
- 浅谈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 浅论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 浅谈高校教师社会角色失调与重新定位
- 浅论高校教师在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 浅论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及发展战略
- 浅谈高校网络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浅论高校辅导员知识结构的建立及调整
- 试论高校大学生素质的调查与研究
- 微探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
- 浅谈学生维度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与实现
- 我也要做雨点儿──《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雨点儿》教学片断与反思
- 巧抓机遇,营造生活化课堂──《雨点儿》教学片断赏析
- 请你的学生先说
-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雨点儿》教学案例与评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
- 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识字教学灵活多样──《雨点儿》教学片断赏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雨点儿》教学案例分析
- 阅读如此快乐──《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及反思
- 读中体验 读中感悟 读中创新──《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 《雨点儿》教学案例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