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建立 现代 企业 制度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根据国企改革的要求,到2005年底,全国大多数国有企业要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使企业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上来。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于企业自我经营,自我 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 经济 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本人所在的中铁四局集团是2000年6月由国有大型企业改制而成,现就国有企业改制以后的企业内部审计谈一些体会。

一、找准定位,突出服务职能。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通过改制重组,产权制度发生了变化。国家在企业中不再扮演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而完全成为单纯的投资者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则拥有独立的经营权。过去,内部审计主要是以国家审计的姿态执行国家审计对企业的监督职能,在这种体制下,传统的审计监督只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今天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赋予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 方法 ,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从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看,它包括监督、鉴证和评价三大主要职能。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内涵已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监督,而是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监督目的是维护企业整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实现企业经济活动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内部审计定位于企业,服务于企业,是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的职能。正如李金华审计长指出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你所在的部门、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发挥作用,这就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要找准定位,要在监督企业依法经营的同时,重点是审计和评价企业经营的效益性,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咨询服务,切实履行作为参谋的职能。如中铁四局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将内部审计定位于突出“三个服务”: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三年来的实践证明,“三个服务”的思路使全集团的审计工作在企业改制后迅速步入正轨,内部审计得到较快发展,连续三年一年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改进方法,不断提高审计质量。现代企业把确保企业依法经营、谋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和维护股东合法权益作为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转变工作思路,拓宽审计领域,切实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调查 研究 、综合评价等审计手段, 总结 和推广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典型和经验,查深查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 和不足,客观有针对性地提出挖潜提效、加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 科学 、及时、准确的评价,因此新的形势要求企业内部审计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如中铁四局集团在实施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效益审计时,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前审计重点是对投资决策、可行性论证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审计;事中审计侧重于对项目的管理特别是责任成本管理进行审计,并对项目阶段性效益进行认定;事后审计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考核与评价。采取“三结合”的审计方法,能及时发现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多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过程中,内审人员还要懂得利用 计算 机审计,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企业所使用的专业软件的设置与使用,包括评价软件系统的内部控制,采取有效的方法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 分析 处理,以此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抓住重点,为提高企业效益服务。“全面审计,突出重点”这是多年来审计工作所遵循的原则和方针。企业改制后,内审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加之审计力量和审计任务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因此在实施具体审计项目时,更需要抓住重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中铁四局集团在改制后的审计过程中,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注意选择单位领导重视、员工关心对企业效益 影响 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审计,不断提高审计成果的效用,使内审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近几年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审计:

一是工程项目 经济 效益审计。建筑施工 企业 经济效益的源泉是工程项目,对项目效益的好坏不仅领导关注,员工也关注。审计部门抓住这一热点 问题 ,对集团公司和各子(分)公司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实施了期中或期末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仅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效益的认定,而且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旨在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审计建议,绝大部分都被各单位采纳,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加强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是经济责任审计。改制后企业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除了按正常的经济责任审计程序操作外,要注入新的 内容 ,尤其是特别关注企业的资产质量状况,对潜在风险和不良资产要进行披露,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此促进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三是不定期地对司属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目的是一方面促使这些单位规范经济行为、防止企业资产流失和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是帮助基层单位不断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勇于创新,提高内审人员素质。为适应世界经济迅速 发展 和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已将内部审计目标由原来的“检查与评价”重新定位为“增值与改善”。因此,作为 现代 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必须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树立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及时将职能定位从原来的检查监督为主调整为监督服务并重、并以服务为主,使内部审计更广泛地渗透到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不断拓展强化内部审计的评价、咨询、参谋等服务职能。

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加强内审人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首先要改善内审人员的结构。由于内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纯的财会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审工作的需要,需要配备工程技术、企业管理、 法律 以及 计算 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要实行审计人员从业准入制度,凡是进入内部审计队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从业资格,确保审计队伍成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三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一方面企业要为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促使内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会、审计,还要具有企业管理、工程技术、法律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增强竞争意识,以适应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旋转呼拉圈
给狗狗铺窝窝
虚惊一场
爱满人间
我发现了运动的好处
做水果拼盘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赶鸭(二)
彩排
制作水果拼盘
打冰仗
玩呼拉圈
捆香肠
畅游花果山
过节
试论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试论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试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思考
简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现代职业技术院校教务管理员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探析
试析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素质及其培养
浅析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心理及应对机制
试析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试析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
试析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简论美国幼儿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及其启示
简论高校特殊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差异的教育改革
试析高职教育文化建设探究
试论高职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试析重温“三个面向”,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锄禾》教学设计之二
《秋天》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锄禾》教学设计之四
《锄禾》教学设计之三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锄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