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_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

4.1独立后政治发展的特点

(一)南太平洋岛国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太平洋地区人民就在为争取独立,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展开了艰难的求索。各地区纷纷发起与殖民势力、傀儡势力相对抗的抵制运动,迫使殖民势力作出一定的让步。并在该地区移植了一系列的现代政治制度,如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内阁制度、选举制度等。这些制度得以推行,并逐步发展形成该地区多样化的政治体制,为南太平洋国家独立后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总体来看,南太平洋各岛国政治制度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即共和制和君主制。实行共和制的国家有斐济、基里巴斯、瑙鲁、瓦努阿图;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所罗门群岛,其国家元首是英国国王,总督是英国国王的代表;汤加和西萨摩亚同样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国家元首是其国内传统国王或领袖。南太平洋大多数岛国实行一院制的议会,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里巴斯、瑙鲁、汤加、图瓦卢、西萨摩亚、所罗门群岛,只有斐济议会推行两院制,分为上院与下院,上院是酋长院,是由斐济传统酋长担任,下院为代表院,由选举产生。在南太地区存在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乃至无政党等多种政党形式。在南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特殊的历史特点,文化、宗教因素、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政治制度是呈现出其特有的,具有岛国地域特色的多样性。

(二)南太平洋各岛国的政治制度形成受殖民势力和联合国的主要影响

南太平洋各岛国主要受到英国和德国以及后来联合国的托管制度的影响。南太平洋各国中,汤加、斐济、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大部、图瓦卢、基里巴斯为英国的殖民地,而西萨摩亚、瑙鲁、巴布亚等地为一战前德国的殖民地。一战后,德国战败,国际联盟把西萨摩亚划归新西兰,把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管,由澳大利亚代表三国行使主权。二战后,由于德战败,其殖民地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十七条之规定,置于国际托管制度之下。[43](P528)澳大利亚、新西兰为这些托管领土的管理者,因而,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南太地区政治走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英国在殖民时期就对该地区各国现代政治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独立过程中,南太地区英国前殖民地大都参加了威斯敏斯特体系,各国何时实行自治或最终独立日期的确定,都必须经由英国政府的同意。各国的独立不是通过反殖民独立斗争,而是通过与英国的协商和平获得的。宪法、政治体制及涉及到内部事务的许多问题,都是在英国和本地政治领袖的协商之下确定的,是与英国推行非殖民化惯常的作法相一致的。如在基里巴斯、图瓦卢、斐济、所罗门群岛等地关于独立的谈判中,英国是作为一种力量积极参与的,甚至起着主导作用。英国一方面要保护它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在殖民地内部的冲突的两个或多个土著力量中充当仲裁者的角色。殖民地的立法委员会首先提出并讨论有关宪法及独立的问题,而后在伦敦举行一次讨论殖民地问题的会议,由殖民地各类精英和英国代表出席,但各项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在英国。英国殖民地的许多事务都曾由这种形式去解决,如讨论所罗门群岛的独立问题,斐济的选举制问题,基里巴斯的巴拿巴人问题等。因而,英国对南太平洋地区政治现代化发展中的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2、联合国对南太平洋各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西萨摩亚,瑙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作为德的殖民地,二战后由德委任统治,其政治现代化的开启受到德国的深刻影响。二战后,受联合国委托管理,其政治制度的发展受到委托管理制度的影响。联合国宪章第七十六条,“按据本宪章第一条所载联合国之宗旨,托管制度之基本目的应为:(子)促进国际和平及安全。(丑)增进托管领地居民之政治、经济、社会及教育之进展;并以适合各领地及其人民之特殊情形及关系人民自由表示之愿望为原则,且按照各托管协定之条款,增进其趋向自治或独立之逐渐发展。”[44](514)在国际社会的要求和压力下,这些岛国最终取得独立。殖民地的人们和他们的领袖在独立及独立后的政治制度的制定方面,负有基本的责任。在地方立法会议之上建立制宪大会,一切决定权皆在制宪大会,由国际社会派出顾问帮助殖民地人民决定有关独立及社会发展事项;所有法律皆须从当地人们的意愿和要求中获得合法性。因而,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home-grownness)。[45](P44)但事实上,澳大利亚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影响重大,在此就不赘多说了。

(三)南太地区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受地缘政治和历史传统的影响

作为外源的后生型的现代化,是外部世界冲击的产物,并由外在因素开启的。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在南太平洋各岛国出现政治发展的多样性,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由众多岛屿组成,地域分散,往往缺乏一个较统一的政治权威中心。再加上各殖民地长期以来主要受到宗主国“分而治之”政策的治理,从而难以形成统一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国家观念,因而也导致了南太地区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并给南太地区以后的现代化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4.2独立后政治现代化及其困境从整体上看,南太平洋各岛国的政治现代发展平稳:土著权力系统日益完备,各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乃至村社的权力机构;民主政治体制不断完备,各国顺应时代发展,完善宪法法律,作为人们行动的规范;政党政治得到发展和完善,在南太平洋各岛国,存在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乃至无政党等多种形式,例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主要的政党达11个之多;过去人们对氏族和村庄的忠诚已越来越被民族国家的归属感所取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平民日益走出村庄,参与到国家和政治事务中来,通过政党和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日益广泛地参与政治活动。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政治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但这种发展也是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其间充满了艰苦求索和不稳定,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两难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二)难以整合的多元社会

政治的现代化,需要社会的整合。“推动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是有效地动员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动员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支持又是首要因素。”[53](p26) “在一个由相互迥异的宗教、社会、种族背景人民组成的社会中,整合也是困难重重的”。[54](p119)南太平洋各岛国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出现一些难以整合的社会因素,同样归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种族冲突、地域分歧是突出的表现。

1、种族冲突

种族问题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关系到现代化能否顺利发展;能否成功妥善地处理好种族与民族问题,关系到能否为现代化提供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在南太平洋岛国中,种族问题同样十分严重。该地区面积虽然不大,但种族众多该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有美拉尼亚人、波利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等。欧洲殖民者来到后,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后,居民种族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殖民者大量移入,并从亚洲劫掠大批劳工到此开垦。在各岛狭小的地域上,土著人、欧洲人、印度族人、华人等种族混杂而居。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由多个不同种族组成,存在大量的非本土人口,他们在各方面基本上带有洋人的特点,在社会上居于上层地位。(种族类别见下表)在瓦努阿图,当地人即瓦努阿图人占人口总数的94%,欧洲人3%,其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本土人口的种族类别(1961年6月)

人种 巴布亚 新几内亚 合计 非欧洲人:纯血华侨 24 2,295 2,319

其他 82 250 332

混血: 中国人 26 508 534

其他亚洲人① 294 156 450 其他 344 262 606

非欧洲人合计 1,534 3,834 5,368①包括巴来人。 ②包括新几内亚人。他太平洋岛人1%,其他民族(主要是华人和越南人)占2%。[55](p156)在斐济,由于大量印度籍契约劳工的输入,除了一些人数较少的外来人口,在国内存在两大相对立的种族—土著斐济人和印度族斐济人,甚至于印度族斐济人口总数超过了土著人,其中土著人约占45%,印度族斐济人约占50%。在南太平洋各国社会中,除了土著人与外来移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土著人不同部落之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种族问题成为南太地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顽疾,例如在斐济自1987年以来的三次军事政变,2000年所罗门群岛的军事政变,[56]p21-22其根本的原因都是激化了由历史遗留下来的种族问题,而引发的现实冲突。

2、地域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地域之间的分歧、矛盾和冲突,是南太平洋社会一个严重的问题。各国在独立之前,很少存在一个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当地社会中习俗与制度的地域差别主要是由于地理上的孤立隔绝以及方言和语言的多样性造成的。在许多地方,方言(dialect)成为地方治理的标识,持不同方言的群体,总是倾向于把自己与别的群体区别开来。当该地区人们还未接受教育,很少往外迁徙时,种族自豪感、种族特性和种族价值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随着与外界的接触,逐渐的文明开化,某种民族归属意识出现,并得到强化。殖民政府和土著中央政府认为来自不同岛屿、不同地区的人们正在团结起来,但事实上,人们彼此相异,并不同质。[57](p169)地理阻隔阻碍一种全国性的政治统治的形成和巩固,因而难于在现代化过程中,将全国的资源调动起来。相反,不同地域之间的矛盾乃至宿仇,伴随观念上的分歧,给社会现代化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在所罗门群岛,从独立开始,西部省就展开了分离运动,要求内部自治。西部由几个岛群组成,各岛屿之间十分分散,交通不便,最西部地区距离巴布亚新几内亚仅几公里之遥,而距离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却有500公里。这种地缘条件决定了该地区相对于中央政权的分离性。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是如此。由于在殖民时代,巴布亚与新几内亚分属德国和澳大利亚治理,这两部分的难于融合也成了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斐济,除了种族冲突,地域之间的分歧也长期存在,东部土著人与西部土著人之间长期存在分歧,同样成为政治现代化的绊脚石。

除了种族、地域问题,还有宗教、文化多方面的问题,都是南太平洋各岛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阻碍。从整体来看,独立后的南太洋岛国各社会仍处在社会转变时期,即从传统的落后不发达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其政治发展长期以来处于由传统政治权威向现代民主政治体制过渡的转变时期。当然,如同转型社会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一样,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发展有动力,也有挫折和倒退,但不论怎样,历史总是朝前发展的。为走出困境,各国政府及人民在做不懈的努力,以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种种不利的因素,从而加快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4.3畸形的经济

(一)经济发展的措施和状况

从殖民主义将南太平洋地区拉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伊始,该地区开始了经济现代化的步伐。独立后,各国更是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快经济的发展。第二,寻求经济多元化,发展多样化。南太平洋各岛国有着大致相似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遭遇,其经济形态及结构也基本相似。独立后,虽已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但各国经济落后,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在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中,传统经济占了主导。农业是大多数岛国的经济支柱,各国出口产品几乎全是些初级产品或矿物质,如种植园中的椰子、可可、磷酸盐矿、鱼产品等,其中巴新是南太平洋最大的椰油和椰子生产国,椰子出口仅次于印尼。[61]主要进口产品是包括机械设备、制造产品,加工食品和化工产品。初级产品的出口及单一经济,深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如国际农产品价格浮动,自然灾害等。因而要追求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拓宽经济发展途径,鼓励高价值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支持制造业发展。例如汤加,国家停止可可出口,只出口经过加工的可可产品,并发展各类加工工业,如加工出口水果饮料。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发展工业区,从1986年开始,汤加工业发展区已能生产出冰箱、纺织品、珠宝、自行车、纸巾、明信片、足球及各种玩具。[62](p161)瓦努阿图,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多样化,农业生产多元化,实施区域专业化计划,支持可可、养牛和咖啡种植业发展,并建立工业中心,兴建饭店,改造机场设备以加速发展旅游业。基里巴斯政府为争取经济独立,将更多的投资用于开发国内资源生产部门,努力发展多样化经济,鼓励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渔业和小规模加工制造业,鼓励发展小型私人企业 [63](p470)。

除此之外,各国政府还积极为国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开拓资源尤其是海洋资源;争取外援发展经济;健全金融货币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等。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主导下,南太平洋各国的经济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经济朝着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但从总的来说,该地区仍属于欠发达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居民仍过着自己自足的部落生活,铜开采和一部分种植园采用了世界先进技术,工业除矿业外,其他方面发展缓慢。[64]斐济是该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有发达的工业基础,及多样化的出口产品,旅游业也相当发达。瑙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是该地区最高的,但其余大部分国家仍为落后的农业国,西萨摩亚、基里巴斯、瓦努阿图等国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之列,经济现代化远未实现。

南太平洋各岛国1995年经济发展指标(单位:美元)

国 家 国内生产

总 值 人均生产

总 值 外贸总额 外汇储备 外 债斐 济 18亿 2,250 13亿 2.8亿 1.9亿瓦鲁阿图 1.81亿 1,131 1.2亿 4,000万 4,000万

瑙 鲁 4,600万 4,000 4,700万

基里巴斯 3,124万 450 4,000万

图瓦卢 1,000万 1,000 40万

西萨摩亚 1.64亿 1,000 7,000万 4,665万 具体数据来源:任海平编著《各国综合国力排行榜》,大洋洲国家综合国力评介。

(二)经济现代化困境

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但发展的基础还在于经济增长,就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说,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加快经济增长。但由于长期的落后,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严重的障碍与制约因素,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在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例如:有经济增长而无发展;经济结构出现明显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特征;跨国资本的垄断与民族经济一体化遭破坏;企业家阶级难产;早消费社会或“特权消费社会”出现;城市与农村的巨大差别;地区差别等。这些危机与问题是和迟发展国家相联系的,是迟发现代化的“通病”。[65](p13)南太平洋地区也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同样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对该地区经济现代化所面临的较严重的问题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畸形;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对国际社会的严重依赖。

2、经济结构畸形──依赖单一产品或初级产品

单一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某几种甚至只有一种农产品或矿业原料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形成一种畸形经济结构。它固然与某些国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有关,但从根本上说,它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在独立以前大都是发达国家的殖民地,在殖民时代,殖民地的发展完全受宗主国控制。为剥削和掠夺殖民地,宗主国往往根据殖民地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强迫殖民地种植某种农作物,或开采某种矿产,出口到宗主国以换取当地所需的其他生活用品。于是殖民地形成单一经济结构,这使它们在经济上严重依附宗主国。[69](p61)在今天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单一经济仍很普遍,由此产生的依附性也并不罕见,从而影响第三世界的经济现代化的正常发展。

3、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与南太平洋地区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核试验和倾倒核垃圾,对南太平洋地区造成相当的损害。南太平洋各岛国如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等纷纷对此提出了严正抗议。

4、经济发展对外的严重依赖性这种外来援助对各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该地区各国的医疗、教育、工作条件、福利等的改善提供了相当多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可是,援助越来越加深了该地区的依附性状态。许多国家不仅经济上依附于外国政府和企业,政治上也受到援助附带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冷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利用资本援助来换取各国在政治上向资本主义阵营的靠近,抵制共产主义的影响。随着冷战的结束,南太地区战略地位更加微薄,再加上西方国家出现了普遍的财政紧张,因而对南太地区的援助一直呈下降之势,许多国家开始反思他们的援助的价值所在。[78](p65)国家间存在对外来援助的激烈竞争,大部分官方援助资金流向被西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视为“执行了正确经济政策”的国家。近年来,南太平洋地区所能找到的外援越来越少,陷入一种痛苦的两难境地。

结 束 语

由于殖民者的入侵,南太平洋地区各岛国在没有经过现代化准备阶段的背景下,跨越式的步入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这一地区在政治方面深深地打上了宗主国的烙印,经济方面长期畸形发展。各国独立后,走上了较独立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开始建立有其地区特色的政治、经济结构,推动政治民主,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而言,该地区仍处于落后状态,现代化建设困境险阻,迷途曲折,其边缘性、依附性程度仍未降低。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南太地区要发展现代化,增强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就必须拓宽道路,改良政策,寻求最佳途径。

第一,自主化是关键。独立是自主的第一步。独立后,各国政府采取许多措施如政治本土化的措施,加快了各国的自主化步伐。但依附状态仍然存在,并成为各岛国政治经济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因而各国首先必须加快政治体制的改革。南太各岛国沿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在当代西方国家已出现了严重危机,需要探索新的出路。对于南太各国来说,这种西方化的道路并不能适合本地区具体情况,因而,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根据各国国情找到一条有南太特色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道路,是南太平洋各国现代化之捷径。其次,必须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加强对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订过程的参与,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以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利益。

第二,经济改革是重点。二元经济体系、单一经济结构是南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因而,首先,要促进二元经济体系朝着商品化、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发展。政府应鼓励企业和个人的商品经济意识,制定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推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进一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建立多元经济结构的迫切性,采取多种措施来发展多种经营,并积极推动工业发展。其次,必须改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由政府采取措施增加商业和就业机会,促进本地人积极参与经济发展。调整发展战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再次,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对外部世界的依赖。要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并鼓励外国大公司在本地投资与开发的扩大和多样化,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摆脱经济上长期依赖乃至附属于某一大国或几个大国。这些措施都是解决南太平洋地区当前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

第三,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及高科技发展潮流,赶超世界。地理上的边缘化与政治经济上的边缘化,是南太平洋地区最突出的特点。南太平洋各岛国国小人少,经济规模十分有限,要象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那样,通过工业化的发展来实现经济的腾飞,在现有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各岛国面积狭小、市场狭窄、交通条件不便,因而要实现现代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是唯一的选择。因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要素均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高科技时代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消除了物理世界的时空距离,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无国界的巨大虚拟空间,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到近乎零的地步。南太地区只有抓住科技发展的腾飞之翅,把握信息时代的机遇,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出无尽的“隐形国土”,造就无数的“隐形国民”。唯有这样,才能克服地理和资源的制约,实现经济发展的飞跃。

第四,加强地区合作。当前,区域化已成为世界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南太平洋各岛国领土狭小,加强区域合作尤其重要。南太各岛国领导人也日益认识到地区合作的重要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推动南太地区合作的主要组织者。在南太平洋地区,除了从殖民时代开始就已存在的南太平洋委员会,在南太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外,还有南太平洋论坛,南太平洋岛屿生产者协会,南太平洋经济发展署等地区合作组织也纷纷成立,并在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成员国发展方面发挥重大影响。这种区域合作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将有助于加强该地区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总之,尽管南太各国在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历经磨炼与考验,作出了艰苦的努力。现代化进程充满了陷阱、困境和迷途,要找到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现了;旧社会的弊病尚未完全克服,新社会的弱点却已经显现,人们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中奋力开拓,而解决问题的出路仍待不断探索。现代化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南太平洋各岛国的现代化之路,同样充满了痛苦和荆棘。随着新时代,尤其是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是抓住机遇,改变命运,还是畏缩不前、自甘依附与落后,将是南太平洋地区面临的至关重要的抉择。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是永恒的真理。根据自己的国情,把握时代的机遇,坦然面对困难、失误与挫折,寻求更好的发展,对这些岛国人们来说,任重而道远。

注释:[2] 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广智、张广勇.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5]Michael C•Howard. Fiji: Race and Politics in an Island state[M].Vancouver: UBC Press, 1991.

[6]Peter France.The Charter of the Land[M].Melbour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7]David Routiedge.Matanitu: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Early Fiji[M].Suva: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1985.

[8]Stephanie Lawson..The Failure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Fiji[M].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1.

[9] Michael C•Howard.Fiji: Race and Politics in an Island state[M].Vancouver: UBC Press, 1991.

[10][澳]黛安娜•豪利特.巴布亚新几内亚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1]James Calvert. Fiji and the Fijians [M].London: Alexender Heylin,1858.[13] Michael C•Howard . Fiji: Race and Politics in an Island state[M].Vancouver: UBC Press, 1991.

[14] [澳]黛安娜•豪利特.巴布亚新几内亚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15]王春良、翟云瑞.世界民族通览.[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4.[17]Peter Larmour & Sue Tarua.Solomon Islands politics[M].Suva: 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983.

[18]D.Hilliard.God’s Gentlemen:A History of the Melanesian Mission[M].St Luci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1978.

[19]G•C•Henderson.Fijian Documents:Politicaland Constitutional(1858-18

5

9) [M].Sydney:Angus &Roberton,1938.

[20] Stephanie Lawson.The Failure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Fiji[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

[21] Ali Ahmed.Plantation to Politics:Studies on Fiji Indians[M].Suva: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 and Fiji Times Herald,1980.

[22] 畅征、陈峰君.第三世界的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3] Barrie Macdonald. "Imperial Remnants::Decolonization and Change in the British Pacific Islands[M].Round Table, 1975.

[24] 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6] 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7][28] [29] [新]詹姆斯•W•福克斯、肯尼思•B•坎伯兰.西萨摩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30] [澳]黛安娜•豪利特.巴布亚新几内亚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33] 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4][新]詹姆斯•W•福克、肯尼思•B•坎伯兰.西萨摩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35] [澳]黛安娜•豪利特.巴布亚新几内亚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36] Michael C•Howard. Fiji: Race and Politics in an Island state[M].Vancouver: UBC Press, 1991.

[37] 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8][39]Ben Burt.Tradition and Christianity[M].Switzerland: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1993.

[40]J. Barker. Christianity in Oceania: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s[M].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0.[43]许光建.联合国宪章诠释[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44] 许光建.联合国宪章诠释[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45]Mark Turner.Papua New Guinea:The Challenge of Independence[M].Harmondsworth:Penguin, 1990。

[46] Peter Larmour & Sue Tarua. Solomon Islands politics[M].Suva::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983.

[47]John Millett.Seminar on Employment, 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M]. Port Moresby:Institute of National Affairs and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1993.

[48][49][50]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54] 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5]Michael T Skully.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in the South Pacific[M].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87.

[56]刘旭.究竟是谁惹的祸──斐济、所罗门政变的祸根[J].国际观察,2000.(7)

[57] Peter Larmour & Sue Tarua.Solomon Islands politics[M].Suva: 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983.

[58] Peter Larmour & Sue Tarua.Solomon Islands politics[M].Suva: 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983.

[59]龚抒.美洲大洋洲国家概况[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60]龚抒.美洲大洋洲国家概况[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62] Michael T Skull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in the South Pacific[M].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63] 龚抒.美洲大洋洲国家概况[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65]尹保云.现代化通病──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66]任海平.各国综合国力排行榜[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67] Peter Larmour & Sue Tarua.Solomon Islands politics[M].Suva::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983.

[68]BenBurt.TraditionandChristianity[M].Switzerland: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1993.

[69] ]钱乘旦.环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0]Mark Sturton. Modeling the Fiji Economy [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72] [新]詹姆斯•W•福克斯、肯尼思•B•坎伯兰.西萨摩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73]Ian J•Fairbairn.The National Income of Western Samoa[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74] Michael C•Howard. Fiji: Race and Politics in an Island State[M].Vancouver:UBC Press, 1991.

[75] Michael C•Howard .Fiji: Race and Politics in an Island state[M].Vancouver:UBC Press, 1991.

[76] Peter Larmour & Sue Tarua. Solomon Islands politics[M].Suva: Institute of pacific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1983.

[77]Mark Turner.Papua New Guinea:The Challenge of Independence[M].Harmondsworth:Penguin,1990.

[78] Michael T Skull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ets in the South Pacific[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198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网虫爸爸
快乐的一天
小兔和小松鼠
下课啦
下课啦
下课啦
我的班主任
我的家乡
异想天开
打针
我的家
快乐的周末
下课啦
我们的校园
我的一张照片
ASP 3.0高级编程(三)
基于主动测量的IP网络端到端性能瓶颈定位研究
试论应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浅谈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基于主动网络的流媒体可靠组播算法研究
Vc 下如何利用Matlab工具箱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基于Ethernet和Web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
提高网站在Google中的排名——面向搜索引擎的网站设计
前馈神经网络参数和结构的优化策略研究
虚拟制造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
基于LINUX的UPnP在家庭网络中的研究
基于CRM的电子商务实施探讨
对基于GRE和IPSec的动态VPN技术的分析及实现
用VB学做“黑客”程序
ASP 3.0高级编程(四)
《桂林山水》同步参考范文-新学校观光录
《记金华双龙洞》 整体感知
《记金华双龙洞》 作家作品及背景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思路点拨
《桂林山水》作者简介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难点分析
《桂林山水》考点连接
《记金华双龙洞》 重点字词的意思
《桂林山水》同步作文审题指导
《桂林山水》教学目标
《桂林山水》随堂练习
《桂林山水》重点问题探究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
《桂林山水》同题材作文训练
《桂林山水》美文欣赏 棋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