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精品源自3edu英语

摘要:国庆献礼片作为我国主旋律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60年的发展后终于在2009年达到又一个高峰,60周年的献礼片在题材多样的故事中,通过巧妙的叙事和真实生动的人物塑造不仅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询唤,也赢得了票房和口碑。通过对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成功献礼片的具体分析探寻60周年献礼片的成功模式。

关键词:国庆献礼片 叙事 人物塑造 从1959年我们第一次大规模出产献礼片,已经有不少优秀的电影为观众熟知和喜爱,并且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如《青春之歌》、《小花》、《早春二月》、《开国大典》等。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和电影市场的低迷,献礼片虽然因为资金的保证而保持着一定的产量,但是真正为大众所喜爱的作品并不多见。可以说,献礼片的生产曾一度与市场和观众脱节。直到2009年,时逢中国电影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黄金时期,献礼片也结出累累硕果。

得益于出色市场运作与合理配置,2009年主推的50余部献礼片不仅缔造了亮丽的票房成绩,也赢得了观众的口碑。其中《建国大业》和《风声》两部影片“占领了黄金周电影票房75%的江山”,而《建国大业》更是以4.2亿的惊人成绩创造了国产电影历史的票房之最。如此辉煌的成果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电影发展日益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今天,在观众的文化消费更趋向娱乐化的环境下,这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询唤需求的献礼片是凭着什么样的品质与优势获得口味挑剔的大众认可的?这样的成功能为国产电影尤其是主旋律影片的发展提供怎样的经验和借鉴? 当然,一部影片要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不仅仅是带给观众感官享受和视觉刺激就足够,好看的电影必须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但是,由于中国电影特殊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背景,献礼片作为特殊的艺术产品和电影现象,必然与国家主体和主流意识形态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除了在题材和风格上要与现实的时代需求保持一致,还必须通过巧妙的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来满足民众文化需求和意识形态询唤。纵观2009年取得成功的献礼片都在叙事和人物上做足工夫,一方面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而其精彩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其他商业片,这才是此次献礼片制胜的法宝。

高妙的叙事策略是此次献礼片的突出特点,比如《建国大业》,故事跨越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这四年,线索错综复杂,涉及人物众多,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要全面展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编剧难度很大。与以往此类影片不同的是,《建国大业》刻意弱化了战争,将故事讲述角度放在筹建政治协商会议前争取各民主党派。导演黄建新抛弃了明暗对立的传统模式,增加了民主党派的历史视点,叙事角度可算新颖,让观众耳目一新。而故事的重心并不是传统的奉献牺牲精神,而是“民心所向”。影片以千万革命者的气魄、国民党军的沮丧和民主党派之转变来看待人心问题,强调了国家的江山是以民心换来的。当然,作为主旋律影片,影片在情节安排上也别有用心,国民党方面总是充斥着阴谋诡计、政治排挤、暗杀等这些负面情节,而我党则通过给毛主席、周总理等安排了喝酒唱歌、与女儿共享天伦的生活化情节,增加伟人的亲切感,让观众在风起云涌的历史故事中感受到人性化、平民化的情感,增强了对影片的认同感。

《风声》可谓此次献礼片在叙事上的佼佼者。作为间谍片,《风声》具有题材上的优势,扣人心弦的悬念是观众最爱看的,永远有新鲜感,剧中人在斗智斗勇的同时观众们也在训练自己的推理判断能力。然而不同于我们过往谍报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保密局的枪声》正邪对立的死板模式,《风声》的故事锁定在一个幽闭的空间中,日军布置的骗局,囚禁5人抓“老鬼”,通过人物关系的相互牵制,利益的冲突,矛盾的激化,恐怖的氛围在阴暗的密室中蔓延开来,挑战着观众的心脏承受能力。影片通过整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在面对种种生存的威胁和折磨后,共产党人也是普通人,但他们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在贯彻他们信念,他们也怕酷刑,也怕不能坚持到最后,那些痛苦折磨,那些惶恐绝望始终伴随。而后,他们的选择才真正实现了价值。作为主旋律影片,该片叙事的巧妙就在于影片里没有空泛的爱国主义说教,没有夸张的英雄主义,而是将坚若磐石的革命意志和信仰,用跌宕起伏的剧情自然展现,让观众的自己去感知,主动产生共鸣,不动声色地打动你。

除了突破传统的叙事策略外,此次献礼片在人物的塑造上也让人看到了真诚和新意。电影故事不管怎样讲述,始终是关于人的故事,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人物是影片传达主题和情感的核心。影片讲述什么人的故事决定了影片总体的格局。在我们数量众多的献礼片中不仅有对历史人物和英雄人物的歌颂,也有很多关于普通人的故事。献礼片中大量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开始于文革后,钟大丰先生指出,改革开放后,“以‘善良人性发掘’作为叙事逻辑的出发点,把富于正义感和同情精神的善良人性作为人民性的基本特征。……这种基于人性的叙事出发点同时也悄悄地为‘欲望’的合理表达开出了一个通道”。“当革命战争历史巨片里缺少他们可以在情感上亲近和认同的普通人时,也就变成了战争天才对人才抑或蠢材的一场无趣的智力游戏。想打动他们必须要有鲜活切近的人物,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把情感的认同投射其中。” 献礼片中对普通人物和情感的关注延续下来,并且在60周年的诸多影片中都收到了与观众共鸣的良好效果。

即使在像《建国大业》这样的宏大历史题材影片中,对人物的塑造和设置也体现出与过往主旋律影片总是将人物脸谱化的不同逻辑。影片对国共两党的重要人物都有人性化描写,国民党也并不全是阴险和奸诈。除了国共两党,对民主党派的刻画很有意思,民革、民盟等党派面对毛主席的屡次邀请,都采用了打太极的策略。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物形象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突出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让人惊喜的还有那些有喜剧效果的人物,范伟、葛优、王宝强、冯巩等人的亲切角色显示了主旋律影片向主流商业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观众们,革命历史题材也可以让你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开心的大笑。

相对于《建国大业》中的亲民化的人物,《风声》的人物塑造要严肃得多,但也合情合理,颇有人情味。英达扮演的将军是一个胆小怯懦的投敌分子,在王志文的酷刑面前战战兢兢了断了自己,表达的是反动派与汉奸们的意志薄弱;而深藏不露的张涵予英勇的承受住残忍的折磨,还引得敌人都刮目相看,将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崇高演绎得令人信服。而李冰冰扮演的角色,在经过与周迅角色情感与理智的较量后,由一个意志薄弱的女性最终成为了理解革命精神的进步群众,这个过程虽包含了些许说教意味,却也能打动观众。

在献礼片中有一个传统题材是人物传记,当然都是英雄或模范的传记,此类影片的人物塑造最容易陷入“高大全”的完美形象的窠臼之中。可喜的是60周年推出的人物传记影片与其他题材一样,均脱离了空洞的说教,贴近现实,追求与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影片《铁人》讲述的是已经为大众熟知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影片以铁人王进喜和新一辈石油工人为两条主线,交错进行,营造了一种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结构形式,全景式展现了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但是铁人王进喜没有被塑造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在60年饥荒中,大庆钻井队也断粮了,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规地私自用油换了一些肉,当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瑞不见了,他疯狂地跑到火车站,终于在车厢里看到了哭得泪流满面的刘文瑞。王进喜呆呆地看了他半天,最后狠狠地说:“受不了了,那就滚。”然后把自己的干粮袋,衣物都交给他,怜惜地说:“回去好好活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活出个人样来。”面对现实环境和弟子的退缩,他不是一个只讲主义和原则的英雄,而是一个懂得尊重普通人的普通人,观众会为这种感情的真实而感动。

此外,在人物塑造上还有一部让人动容的影片《沂蒙六姐妹》。影片选取了流传在沂蒙老区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并且也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战争总是跟男性联系在一起,在献礼片中专门描写战争中女性的故事是很少见的。说起战争中的女英雄,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刘胡兰和江姐的形象,坚强勇敢的女性,甚至可以说她们身上更多的是中性的特质。《沂蒙六姐妹》的成功就在于故事中的六位女英雄是六位普通的女人。影片的前一个多小时都是轻松的,故事很有生活气息,战争只是背景,女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你丝毫感觉不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百姓们也忙着生产支援前线。影片不同于以往对战争中女性英雄单一的塑造,通过对女性爱情的描写,让她们的形象回归到女性本身的特质。无论是月芬对爱情的等待,黑雁对爱情的幻想,还是兰花的爱情碰撞都那么真实动人。直到战役进入高潮,女人们的命运也随着她们的男人而改变。她们终于展现出女性在痛苦和绝望中那份强大的决心和力量,与她们的对爱情的渴望共同构筑了丰满的女性形象。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到60周年献礼片在整体上超越了过往的单一模式,脱离了空洞的教化色彩,呈现出多样化、人性化、亲民化的多重特质。它们不仅有效地呈现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需求和主流话语表述,也承载了中国普通民众的情感诉求。将那些具有宣教性的主题经过巧妙的叙事转换和真实的人物塑造让这类主旋律影片真正走进了观众心里。

诚然,在这个无法回避的文化大众消费时代,观众和市场主导着电影的发展,毕竟现代观众大多是抱着娱乐的目的走进影院的,所以,如果想真正赢得广大观众,不管是什么样的电影,都必须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

叙事与人物的魅力 精品源自3edu英语

遵循商业电影的基本创作规律。希望我们今后的主旋律影片能够在60周年献礼片的辉煌中继续前行,不断突破创新。

注释:

2、钟大丰《国庆献礼片60年巡礼(1949——200

9)》,《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回忆暑假生活
追寻音响世界
走进音响世界
走进音响世界
假如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回忆多彩的暑假生活
我爱祖国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声音是最美的
回忆快乐暑假
回忆暑假生活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音响世界声音的美
我爱祖国
认识深刻的检讨书
大学逃课检讨书
学生检讨书的范文
学校打架检讨书
课堂吵闹检讨书
给妻子的一封检讨书
晚自习迟到检讨书
英语四级作弊检讨书
给老婆的检讨书
大学逃课的检讨书
班级团支书检讨书
违反校纪校规检讨书
考试作弊检讨书
寝室卫生不合格检讨书
学生旷课检讨书
2011年个人工作报告总结
2011年施工员年终总结
某房建施工员实习总结报告
安全员年终总结
化工建筑的抗爆设计
土建施工员的工作总结
水电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地工作总结
预算员2010 年工作总结
工程质量员工作总结
到道路工程公司经营开发部见习总结
安全员年度总结
安全员个人年终总结
园林绿化工工作总结
土建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葡萄沟》训练素材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特产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美文欣赏 蝴蝶
《葡萄沟》美文欣赏 豆单
《葡萄沟》美文欣赏 红枣
《葡萄沟》老师语录
《葡萄沟》写作指导
《葡萄沟》重难点分析
《葡萄沟》教案讲义3
《葡萄沟》地理及葡萄常识
《葡萄沟》整体阅读感知
《葡萄沟》教案讲义1
《葡萄沟》考点练兵1
《葡萄沟》重点字词梳理
《葡萄沟》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