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从社会需求角度谈高职非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试论从社会需求角度谈高职非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从社会需求角度谈高职非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需求 高职 非专业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是近年来我国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主要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但高职院校的非专业并没有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本文试图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非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革的对策。

高职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主要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其培养目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都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职业技术工作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较为熟练和正确地使用英语。因此,高职教育非专业英语课程应着重于对学生进行英语的基本技能训练,特别是听说读写的训练,使英语成为学生毕业后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如何使高职教育的非专业英语课程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了解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清楚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要提高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后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努力去完善本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采用,还是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教材的编写,都应该有根有据,有的放矢,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和要求。近年来,我国高职的非专业英语教学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急需对当前的教学进行改革。本文试图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非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革的对策。

一、英语的社会需求变化

鉴于当前社会对英语需求情况的变化,笔者对广西某高校的物流、资源管理、管理等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04份,访谈的对象为6人。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需求的程度,以及他们学习英语的态度及目的。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有85个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很重要,超过了80%,这说明英语学习在学生当中的分量;而有67人认为学好英语x-,j以后就业很有帮助,占到了63%,这反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以后的就业着想。但是,接近90%的学生认为使用英语有困难,而根本不能使用英语来进行日常的交流的学生有58人,占了55%左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语教学的缺陷以及英语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调查发现,95%以上的学生都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还是非常强烈的。和几个学生进行访谈的时候,笔者了解到他们非常渴望提高英语水平,每天都花一定的时间来学习,但有些同学苦于基础太差,学起来非常吃力,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总的说来,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迫切需要提高。因此英语教学要做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高职非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普通高等,高职教育是以特色教学来取胜的。在非专业英语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拥有实用技术的同时也能运用英语为工作服务是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其专业之间是脱节的。

(一)从高职教育的角度分析

高职教育和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但我国高职教育的被纳入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框架当中,从而导致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极为相似,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的评价方式等,都无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影响。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与的实际需求脱节,而且教材的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使高职教育背离了实际的生产和就业需求。

(二)从教学的角度分析

高职教育是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因此非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教授学生所需要的各种专业英语知识,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词汇、文章和英语基础知识。但高职的非专业英语教学并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传统教学的影响,将高职非专业英语教学当成了大学英语来授课,以通过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目标。其结果必定是一样的,即并不具备社会所需求的起码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三)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整体上来说不是很高,不仅是听说还是读写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又由于英语成绩长期不太理想,很多学生都对英语产生了一种厌学的情绪,提到英语头就大。然而,迫于考试的压力,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得为各种各样的考试做准备,并且一定要通过英语应用能力B级的等级考试,因为这是毕业的基本条件。为了准备这些考试,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或者是考试真题中,忽视了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更不用说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了。有些院校甚至规定,如果学生通过了学校要求的英语等级考试,他们就可以免修英语这门课程。这些因素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离职非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英语教学应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依据,遵循“打好基础、强化能力、立足实用”的原则,培养有较强读写能力、听说能力,能进行人际沟通、人机沟通的适合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人才。根据当前的社会需求以及高职非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设想:

(一)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高职教育的特点,对英语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革。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是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因此高职的英语教学必须和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才能保持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笔者认为,为了便于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高职的英语课程结构可划分为三部分:英语基础知识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职业技能教学。

同时,也要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设置:

高职一年级:学习英语基础知识;

高职二年级:学习专业英语,即英语学习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

高职三年级:结合专业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特别是实用英语和商务英语为主,增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根据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等级教学。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很大,如果按照专业划分的教学班级来教学,会给教师的授课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更不利于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通过得知73%的学生是赞同分等级教学的。笔者认为学生入学后,统一进行一次英语水平考试,然后结合学生的英语成绩,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再进行分班教学。

(三)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年级选择不同的英语教材。就英语教材的调查结果表明,77%的学生认为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不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原因在于教材的针对性不强,也没有和专业学习相结合。而9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互动很少。同时,有59%的学生希望英语的学习能够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结合,他们认为这会对以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因此,一个大纲、多种教材应该成为高职中非专业的一大特色。

(四)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年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由于选用的教材不同,就必须摈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动口、动耳、动脑的时间,让传统的语法教学变成交际教学,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如进行任务型教学,开设模拟课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设计并模拟各种各样的工作或生活的情景,然后尽情地在课堂上展现。同时,笔者也一直认为,课堂40分钟的精彩固然重要,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里也精彩起来,我们的教学才是完整的。现代化的信息里,在课堂中进行现代化的教学,已经不再是难办的事情了。如果学生还能够将自己手上的资源利用起来,如联网的,MP3、MP4、电台的英语节目、大量的英文报纸杂志等,结果会是令人欣慰的。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后更多地使用英语就显得更为重要。

(五)增加学生应用英语的机会,加强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刘润清等通过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调查研究后得出了以下结论:认知和社会因素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显著影响,这也就说明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地训练思维能力,外语水平才能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虽然不同于普通的,在专业基础知识上高职的学生也无法跟本科生比,但英语的学习是共通的,高职的学生必须在实际应用能力上下足工夫,才能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参与访谈的学生认为在实践中应用英语不仅可以所学的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潜能。同时,在实践中应用英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创造有利的条件,努力开拓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训时间,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英语,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