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0
美国如何评估审核中国招商(融资)项目融资决策论文(1)论文
美国对中国投资一贯十分重视,他们认为: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有低成本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是一个值得去开发和发展的地方。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项目出笼之前 ,自身并未进行对该项目做严格的市场调研与审核,尤其是没有作严密的科学风险分析和预测。
因此,不少项目上马后,在动态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没有料想到的问题,致使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大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甚至于亏损累累。这对美国那些具有在中国实施长期经济战略目标的企业,如美国 " 通用 " 公司而言,无所畏惧。
但这种现象和消息,对占有美国经济比重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讲,无疑是望而怯步,使他们不敢轻易对华投资。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 Diane E. Long女士曾在上海中美经贸联谊会上,针对美商在中国85%以上的企业严重亏损的局面指出:近来,美国对中国各省市地区的中小型项目投资格外慎重。
如果你们希望美方投资商到你们那里投资或合作,那么你们是否可以帮助树立一两个可以让他们盈利的样板合资(合作)企业,以增强美国企业对你们地区投资的信心。从那时起,中国各省市向美国招商或融资,即使双方在交流上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并签相互之间已经签订了项目的合作意向书,美方仍要对中方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后,才有可能兑现这份合作意向书。
项目 " 评估 " 一般都是交给美方认为具有一定资格的专业评估公司或事务所来完成。但美国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如美林、摩根斯丹丁、高升,他们自己就有针对不同地区,资力很深的项目评估专家。
负责评估审核世界各国递交的发展项目。 曾经在摩根斯丹丁财团担任六年副总裁,专门负责评估审核亚太地区项目的专家 Anna D. Zhu女士 " 在上海举办对外招商和融资研讨会 " ,指出: " 中国的许多项目是很有发展和开发价值。
可是项目递交上来后,给我们第一个印象,项目的专用术语引用很少,其编写不是来自于专业机构。其次是没有按照国际招商或国际融资的要求及规定内容来制定。
这个问题在中国特别严重,尤其是审核中国省级政府和集团公司送来的项目,在初审中深感资料中确泛有力的数据,空话太多。中方在项目的前景分析中,效益谈的很多,风险讲的很少,这两者都缺泛严密的科学的理论根据。
有些项目到实地考察评估时,我们向中方索取有关资料,他们不是拿不出来就是不肯给,还声称这是企业的保密材料。他们对我们和项目单位签订的保密合约不当一回事,致使眼看该项目就要落实了而遭到搁浅,非常可惜。
" 为了帮助我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更好的有效的对美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配合美方对我项目进行评估审核,有必要系统的了解美方对项目评估审核的具体内容。 首先,他们对项目的开发价值进行论证。
所谓开发价值,是指项目上马后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经济价值是从上马后项目的生命力,社会效应、市场的需求率和市场的发展前景来考虑,该项目是否有开发的价值。
经济效益:美方在投资之前,根据项目的管理机制,科技水准、生产能力、内外环境影响的变化,通盘分析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收益指标和战略目标。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可以投资。
其二,对项目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人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该项目的管理机制是否合理,在管理班子里是否能够做到人尽其职人尽其责?分析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资力和经历。
分析项目上马后,中方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力量是否能适应项目的发展。评估中方项目最高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素质和水平,分析他是否能够适应和把握未来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与变化。
这对美国的投资商来讲,认为极为重要。他们决不会把钱投交给没有一定管理水平和业绩的项目负责人手中。
因为这一点是牵涉到他们决定是否对该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三,对该项目未来市场的评估与分析。
尽管我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在对外招商书和融资报告书中,已经有市场分析或预测这类的内容。但我见到国内各地项目书或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书中,有关市场分析和预测,绝大部分是市场的静态分析和预测。
往往在一些项目书中和可行性报告中夸大对市场的形容,夸大未来的经济效益。没有经过系统的严密的市场调查,缺泛完整的科学的数据分析依据。
例如:项目上马后,其产品目前市场的规模有多大?成本率有多大?一旦项目上马后产品投入市场,必定会带来市场新的的竞争,那就要掌握了解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有多少家同类产业?他们有多大的规模、产量、成本、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能力?他们最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预测和评估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同时还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
- 多彩的夏天
- 端午节
- 美丽的校园
- 母爱
- 五彩的秋天
- 我的家乡
- 我的家乡
- 镜子里的我
- 新安江!我美丽的家园!
- 过年真好
- 节假日的大街
- 妈妈绣的十字绣
- 水珠
- 蓝蓝泉州湾
-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1)
- 汉语中的主位与子主位
-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伟大旗帜——学习邓小平文艺理论(1)
- 论汉字与汉语的原始关系(1)
- 叙事的疑问与解析
- 审计质量控制:缺陷分析与对策思考(1)
- 夏承焘的考据之学与批评之学(1)
- 论关汉卿散曲的艺术审美欣赏(1)
- “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①(1)
- 对土建工程预算审计方法的探讨(1)
- 非审计业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1)
- 隐喻理论在汉语花喻中的研究
- 刍议国企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1)
- 官话和台湾话问句否定词的比较研究
- 论赵三娃诗歌中的思想美与意境美
- 以读促思,由悟导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有感
- 语文也可以轻松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上课体会
- 心底的呼唤──《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断赏析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及评析
- 调好学生情感这根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片断及反思
- 感觉眼泪──《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后感
- 读中悟情 以情动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与反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实录及评析
- 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