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三维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96例的疗效评价
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三维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96例的疗效评价的临床医学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三维牵引
药物治疗
疗效评定标准
优:腰部疼痛消失,腰椎侧弯畸形消失,椎旁压痛及放射痛消失,直腿抬高≥80°,恢复正常工作;良:腰腿痛明显减轻,腰椎畸形减轻,椎旁压痛消失,直腿抬高≥65°,能从事轻工作;可:症状、体征部分消失,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差:症状、体征无变化或稍有好转。
2 结果
3 讨论
3.1 三维牵引机制
三维牵引床是结合现代脊柱生物力学三维空间和中医正骨理论,引入微机控制高科技手段,在成角状态下瞬间完成牵引动作,将中医的牵引、侧板、旋转、推顶等手法融为一体,实现了三维一体的同步牵引。腰椎前屈时椎间隙前窄后宽,瞬间纵向牵引使纤维环受到最大的张力,椎间盘内容积增大产生负压[1]向内吸入突出物;同时突然拉紧后纵韧带产生回弹力,对突出物产生压力,可迫使突出物还纳。旋转可改变腰椎小关节病理性倾斜,使小关节松动,既可纠正小关节紊乱,又可解除神经根的压迫与粘连;纵向牵引可使椎间孔纵向拉长,其间软组织发生运动与变形,促使突出物离开神经根;快速牵引可使椎管及椎间管容积增大,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通过三维力的作用,可使椎管及椎间管容积增大,更有利于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维生素C、地塞米松、复方丹参可消除无菌性炎症,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快速牵引可使粘连松解,改善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发病机制
椎间盘由软骨终板、髓核和纤维环组成。在急、慢性损伤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及其血管,引起血运障碍、水肿、炎症及致痛化学物质释放,导致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及感觉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为扭伤、负重和椎间盘退行性变致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突出至椎管内或椎间孔内,而引起神经根的刺激症状[2]。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症状是由炎症和机械压迫所致,通过骨盆牵引、药物等治疗后的明显疗效可以得到证实。三维牵引系统治疗方法是利用中医手法按摩原理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治疗安全,仅有少数轻度副作用,疗效满意。三维牵引后其体征改善明显,但常有下肢酸痛、麻胀等表现。因此牵引后必须卧床休息,同时应用脱水抗炎、活血化瘀剂,以行气化瘀,消肿止痛。早期应用脱水剂可控制突出物的水肿,减轻或缓解其对神经根的刺激,活血药物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调整局部代谢抑制白细胞趋向,降低血管渗透。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根据其流行病学调查,下腰痛已列入三大慢性疾病之列(呼吸道、心血管),其典型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及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本病青壮年多发,男性多女性。患者痛苦大,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椎间盘常见的突出部位是腰4~5、腰5~骶1,其次为腰3~4,主要原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腰椎的外伤、妊娠等。
3.3 三维牵引中的问题
对腰椎间盘突症,三维牵引床特别适宜于:初次发作或病程短者、病程较长但症状体征较轻者、经特殊检查表明突出物较小者、卧床后症状明显减轻者、不能施行或不同意手术者。还可治疗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腰脊神经后支压症,滑膜嵌顿,Ⅰ度腰椎滑膜脱退变性,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等。对40岁以上的病人均应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心脏病及老年体弱者不宜牵引,下列情况视为禁忌证: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结核和肿瘤,骶髋关节结核,马尾肿瘤,急性化脓性脊柱炎,椎弓崩裂,椎体滑脱超过Ⅱ度,重度骨质疏松症,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及出血倾向者,后纵韧带骨化和突出髓核钙化者慎用。
3.4 复位后的康复措施
牵引治疗后患者需要仰卧位卧床休息8h以内,下床行走时不要剧烈的活动腰部,可给予适当的保护,如带腰围,以增加腰部稳定性,利于纤维环的修复,尤其早期病例更为重要。可给予非甾体类药物,小剂量的地塞米松,20%甘露醇,及肌氨肽苷、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可尽快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的水肿和炎症反应,应用3~7天即可。综上所述,以电脑牵引床为主的综合疗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具有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理想的非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2 李维礼.实用理疗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7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乒乓球老爸
- 我的自画像
- 枫叶赞
- 镜子里的我
- 我长大了
- 寒风中,一朵绽放的雪莲
- 班有“五侠”
- 我真的很棒
- 大嘴巴哥哥
- 我的好朋友“卢铭”
- “刘翔的老妈”,你慢点吧
- 我
- 如此追星
- 同桌的“他”
- 我印象最深的人
- 厦门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研究(1)论文
- 浅议“物权公示公信原则”之存在
- 基于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制度探讨(1)论文
- 论经济全球化给昆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论文
- 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适用关系解析
- 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
-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1)论文
- 南阳旅游资源开发构想(1)论文
-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探讨(1)论文
-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 完善我国的民法理论体系离不开物权行为
- 北部湾经济区港口整合与广西贸易结构优化研究(1)论文
- 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对策分析(1)论文
- “无需意思表示之法律行为”学说评价
- 对我国物权立法的若干新思考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三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二
- 谈《晏子使楚》的教学要点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二
- 抓“只好”教《晏子使楚》
-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五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一
- 《杨氏之子》A、B案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三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十三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之一
- 《晏子使楚》A、B案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十二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