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变剥除56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变剥除术的安全性,优越性。方法 对56例卵巢良性病变行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变剥除术,与同期条件相当的60例卵巢良性病变剖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剖腹组为72分钟。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平均失血量,术后住院日与剖腹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卵巢良性病变剥除术安全,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腹腔镜 卵巢良性病变
卵巢良性病变占卵巢肿瘤的大多数,以往手术方法以开腹手术切除病变为首选。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小,愈合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而更容易被广大妇女患者所接受。
本文对56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实行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变剥脱术。探讨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方法 1.2.2手术方法:进入腹腔后提起并固定病变的卵巢,环形电切病变的表面,切开包膜,将肿瘤完整剥离,若囊肿较大,则先电凝形成一小切口,抽吸囊液,再完整剥出囊壁,双极电凝卵巢创面止血。 1.2.4用生理盐水充分灌洗腹腔,吸尽残液,卵巢创面放置透明质酸酶以防止术后盆腔粘连。 1.2.6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腹腔镜组和剖腹组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的统计资料见下表
两组手术方式的结局比较
例数(n) 平均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平均住院时间(天)
腹腔镜 56 45 25 3.7
剖腹组 60 72 54 6
P <0.01 <0.01 <0.01 3 讨论
3.1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变剥除术,能全面将病灶切除,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有许多优点: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开腹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均采用三孔法,切口直径5-10cm,切口小,术后不拆线,疤痕几乎看不见,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重要的意义。
3.2由于卵巢肿瘤的的组织学类型多[1],分类复杂,特别是卵巢恶性肿瘤,在腹腔镜手术中可能破裂,这样会使肿瘤扩散,临床分期升级,在基层开展较困难。故基层医院术前对肿瘤性质的预测较关键。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根据妇检、辅检,初步排除恶性肿瘤,术中若可疑恶性,应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或中转开腹手术。 参 考 文 献 [2]刘彦,惠宁,顾青.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3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伪装大师竹节虫
- 动物辩论赛
- 心中的厦门
- 真过瘾
- 难忘的老师
- 续写《一包胖大海》
- 诚实王国的故事
- 一个孩子的梦
- 汽车的风波
- 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 新北京,新奥运
- 我和祖国
- 游上海海洋馆
- 爸爸的眼睛
- 游上海科技馆
- 两种快速检测试剂盒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应用价值
- 克拉霉素对难治性哮喘的治疗作用
- 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 浅析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 血必净对大鼠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 双重加固会阴体高度的阴道紧缩术
- 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 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
- 简论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前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Fas和CD40L表达的初步研究
- 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痛
- 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与X线表现对照分析
- 简论工作任务驱动视角下的高职“工程合同管理”课程开发
- 简析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 小儿伴呼吸衰竭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分析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优化测控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同步练习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同步练习
- 《旅鼠之迷》教学设计
- 《旅鼠之迷》同步练习
- 《旅鼠之迷》同步达纲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