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河南省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浅论河南省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4

浅论河南省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定义,然后提出河南省高效毕业生就业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其解决的策略,例如高校要站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就业机制建设等。

[论文关键词]河南省 本科高校 毕业生就业机制

作为我国人口大省之一的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50万,普通中专毕业生达20万,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生就业人数近80万。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大学生供需失衡、结构性失业、被就业等现象也层出不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摇篮与载体,在建立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定义

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机制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上通过相互竞争,双向选择,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复杂系统,其实质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及其运动关系的总和,包含着众多的子机制或子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就是其中之一,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建立的调控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大学生人才的合理配置与流动的一个子系统。它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律,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行为,在大学生人才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调节性以及导向性作用。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存在的问题

1.以国家现行就业创业方针政策为导向,忽视了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国家出台了大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例如推行了一系列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到军队去建功立业;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实行灵活就业机制等。多数高校以此作为契机,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在毕业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也达到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这与我国推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存在悖逆,不利于市场经济与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定向培养的衔接模式的建立。政府代行了市场的职责,短期内毕业生就业率提升,成效明显。但长此以往,政府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2.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就业工作成效的硬性指标,被考研、被就业屡见不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就业工作成效的一个有力体现。但随着在高校不断扩招,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大环境下,这项常规工作的完成难度也成正比地增加。为使就业率达标,高校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性措施。首先,积极宣讲鼓励在校生考研、专升本,灌输升学是最好、最优化的出路的理念,引导了大批学生盲目跟风考研、专升本,怀揣希望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其次,一些高校还将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直接与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的发放相挂钩,迫使毕业生在离校前完成就业。

3.高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建立促进毕业生实习就业长效就业机制,但实际效用参差不齐,缺乏有力的监督体制。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效的实习就业机制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常规内容,是高校在课堂教学、理论教育之外,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社会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实践性培养方式。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变幻莫测,经济危机频频爆发,高校专业设置、审批变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校企联合的实际效用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流于形式。高校实习就业基地数量上的累加不等于质量上的提升。同时,高校也普遍缺乏相应的考核监督体制,对许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的实际用工、毕业生发展等情况了解不足,导致校企联合形式大于内容,失去了其最初的意义。

4.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就业指导旨在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就业过程中的困境,引导其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提升个人求职择业技能、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能力、自主创业能力等。就业指导主要分为就业指导课程和日常咨询服务两块。在课程设置方面,河南省各本科高校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本科教学计划,设为公共必修课,但多华而不实,有而不精,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理论性、说教性成分过多,实用价值不够,趣味性不强等问题,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因而授课效果普遍不理想,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在日常咨询方面,当前河南省高校从事一线就业咨询工作人员中,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仍属凤毛麟角,提供的服务也难以满足毕业生的实际需求。

三、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现存深层次原因分析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改革相继进行,高校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就业机制,需经历一段探索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财税金融体制等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领域改革、廉政建设、行政审批制度、行政问责制度等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行的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也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由国家统包配置,毕业生由中央集中进行计划管理,实行统包统配转型为完全自由择业的市场配置,学生自费上学、毕业生通过市场为中介自主择业、用人单位通过市场录用的市场配置就业。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对高等教育体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断变革的大环境中,短期内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就业机制难度较大,需要经过一段相对漫长的摸索期。 "

2.相比招生与人才培养,高校对就业工作重视度还有待提升。当前高校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是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校园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相对而言,就业工作在高校整体发展中的作用逊色不少。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生源充足,很多高校将工作焦点放在优质生源争夺和人才培养上,就业工作的优劣只是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二级指标,这也关系到高校对就业工作人、才、物等方面的投入,导致一些综合性工作难以展开,毕业生就业机制问题重重。

3.政府、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缺乏有效的考评监管制度,督促力度不够。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直接关系到就业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工作还处于一种政府引导、学校自发的阶段。各高校依据教育部文件,结合本校自身情况,建立一个基本的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涵盖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市场开拓、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困难学生援助帮扶等内容,但设置标准、健全程度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考评监督制度。四年一度的高校就业工作评估发挥了以评促建的作用,但还不够完善,有待加强。

四、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2.河南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注度,积极引导高校完善毕业生就业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2011年,河南省共有高校毕业生44.6万人,较2010年增加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繁重。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省共有35.9万名毕业生实现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56%。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毕业生大省,2012年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将突破50万人,普通中专毕业生将继续保持在20万左右,加上外省入豫求职及往年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将有超过80万毕业生在河南求职。河南省政府应进一步强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的认识,引导高校梳理就业工作优劣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台相应的文件要求,督促高校不断完善内部就业机制建设,并设置客观科学评分标准限期进行考核,不再单一地以就业率衡量。

3.高校要站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就业机制建设。高校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方面,中原经济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把适合的人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既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又缓解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的发展也与就业密不可分。生源在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高等教育生源紧缩在全国范围内已成显性态势发展,这就意味着生源争夺将愈演愈烈。就业率作为影响生源去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生源去留问题上导向性显著,对高校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要做好就业工作,当务之急是完善就业机制。学校要本着“一切从就业出发,一切为了就业”的理念宗旨,急毕业生之所急,做就业之所需,投入必要的资金,设置相应的部门岗位,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就业专职人员,从事一线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同时,推行就业全校化、就业全员化,让每一个院系、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师融入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工作体系中来,在教学中传递就业理念,在工作中贯彻就业方针,在服务中体现就业意识,让就业成为贯穿高校运作系统的一条主线,完成学校与用人单位、毕业生与社会的一个良性对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堂有趣的课
各施才华
一堂有趣的课
一堂有趣的课
一堂有趣的课
一堂有趣的课
一堂有趣的课
续编《妈妈留下来的葡萄树》
观精灵鼠小弟有感
文艺表演
一堂有趣的课
这就是我
小村庄的变化
蜻蜓观察记
我幸福的一家三口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临时用工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火灾事故的处理预案
校舍安全应急预案
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条例
小学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小学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消防安全制度
学生课余活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及处置预案
学校防洪抗汛工作预案
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置预案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病的处置预案
小学校内公共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社会团体法律环境与民法法人制度立法
论司法公正与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劳动教养对象范围的探讨司法制度论文(1)
破产免责制度沿革论(2)司法制度论文(1)
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2)司法制度论文(1)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3)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律师应打造信用品牌司法制度论文(1)
瑞士的立法体制(6)司法制度论文(1)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2)司法制度论文(1)
法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看守工作中建设政治文明的探讨司法制度论文(1)
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法律制度司法制度论文(1)
论我国《海商法》托运人定义的不足(6)司法制度论文(1)
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司法制度论文(1)
《富饶的西沙群岛》综合资料之二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四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富饶的西沙群岛》电脑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五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六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富饶的西沙群岛》综合资料之一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