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难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简论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难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论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难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

[论文摘要]远程教育中师生的时空分离,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滞后于当前远程教育的发展,使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难”的问题凸显。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的困难,大大制约了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远程教育学校难以具有母校般的归属感,甚至出现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因此,远程教育应从课程内容、教师、学习者、技术四个角度,努力实现情感交互。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 情感交互 原因 影响 对策

人类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教育行业突破了以前的传统模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远程教育就是变革中的一种结果。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这让学习者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新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中交互通信手段的出现,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可以在时空上分离,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师生必须面对面同时在场进行知识或信息交互的不足,但远程教育中师生在时空上处于分离状态,这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互成为一个难题。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双方之间的良好互动,而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是互动的最基本要素。因此,有效实现情感交互成为当前远程教育领域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困难的原因分析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现代远程教育蓬勃发展。远程教育尽管经历了运用不同媒体手段的发展阶段,但时至今日,远程教育终究不能实现零距离的“近程”交流。由各类学校或其他社会机构组织实施的远程教育,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师生之间通过双向通信实现教学行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因此,远程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言谈举止都无法在彼此之间传递。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称赞的表情、表扬的手势,甚至富有感染力的声调,都能传递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学习效果。知识的传递与情感的交流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远程教育不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就不能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从存在主义视角出发,将计算机技术引进网络教育,再将网络教育引进教育领域,对于人类社会学习者情感来说,本身是一种挑战。这是因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应用于教育领域,使网络教育的发展超前于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而在远程教育的网络课堂上,学习者对学习的全身心投入水平则是最要主要的预测指标。远程教育尽管给予学生高度的学习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规划学习进程、安排学习任务,但实际上在这种高度自由的背后,远程教育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学生必须具有更强的学习自主能力,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需要更强的自我监控能力。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设计理论范式基本上是重认知而轻情感,教学中的情感要素基本上靠教师个人的体味与发掘。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体味与发掘教学中的情感要素,客观上造成了远程教育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情感交互的缺失。美国经济历史学家罗伯特·海伯罗纳曾经说过:“往往是技术变革的力量已经释放出来了,而控制或指引技术的力量却很幼小。”这句话用于当前的远程教育再合适不过。因为理论的滞后,远程教育尽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壮大,但网络课程设计、教师讲授、师生之间网络交互等问题基本上没有相应的理论来指导。

二、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缺失的消极影响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不是知识或信息单项输出的过程,而是知识或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只有引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活动,这种整体最主要表现为知情活动的不可分离。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学习活动的进行阶段或者结束阶段,情感活动作为认知活动的补充,对认知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情感的交互是人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重要技能,这种交互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手势、眼神、神态等实现,很显然,远程教育中的机器设备是很难替代的。

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的缺少,使学生难以对远程教育学校产生母校般的归属感。相关研究指出,远程教育尽管为广大学员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但也面临着高辍学率的困扰。国外有调查显示,虽然远程教育与传统模式教育下学生学到的东西一样多,但远程教育辍学率达19%~90%,平均辍学率为40%。我国有调查显示,电大远程学习者辍学率是电大其他类型学员辍学率的3倍以上,是普通高校辍学率的54.7倍。英国开放大学奥蒙德·辛普森教授指出:“远程教育学生辍学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原因,如环境的改变——患了重病、怀孕、工作的调换、家庭成员的去世等。如果你询问某些学生辍学的原因,他们通常会告诉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但在大多情况下,我认为这些回答掩盖了事实的真相——这些学生辍学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缺少必要的支持系统是学习动力不能持久保持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远程学习者大都是在职成人,基本上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面临更多的角色转换,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这就要求学习者有更健康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更需要有适时的、充分的心理支持。Tinto于1975年提出的辍学动态模型将学生辍学归因于学生与学校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缺乏融合。这种融合的缺乏,正是学生与学校缺乏交互所致。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传统教育,师生之间并不缺乏知识或信息的交互,缺乏的往往是情感的交互。情感交互的缺乏,带来的是学生在内心里形成学校不温暖和教师不亲切的印象,从而对学校和教师产生“隔膜感”和“距离感”,在学习中备感孤独,难以保持、发展学习兴趣和动力,甚至导致厌学和弃学现象的发生。

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积极的情感会对个体的认知发展产生动力,调节认知结构的发展,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尽管远程教育也存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但这种交流主要是知识、信息和技术上的交流。学生在网络空间里留下的“足迹”基本上都是知识上的问题,而教师的回答也很难超出这个范围,形成了师生之间你问我答的简单问答模式,这无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笔者曾对远程教育学员和一般社会群众、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比较性调查,结果发现,远程教育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社会群众和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三、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的实现策略

著名远程教育家约翰·丹尼尔说过:“交互是远程教育中一个重大的但又是棘手的概念。”尤其是远程教学交互中的情感交互,研究极其缺乏。综合借鉴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网络传播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对远程教育中情感交互实现的策略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索。Moore提出的交互理论将传统学习中的交互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由于远程教育还应用到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因此可以从课程内容、教师、学习者、技术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远程教育中的情感交互。

1.课程内容的角度。在任何学习环境下,学习内容都是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但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远程教育提供的是一种非面对面的学习,缺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亲自组织和监督,这决定了远程教育学习内容的选取与组织需要有其独到的特点。当前,许多远程教育课程被设计成简单的“电子翻书器”,显然,这并不是对学习者有重要帮助的“良师益友”。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自我发现的东西才易激起其学习兴趣,积极地被同化,产生深刻的理解。因此,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远程教育更要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充分提供学习材料,让学生能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自己发现问题,并得出答案。具体而言,在进行远程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时,必须立足以学为本的原则,充分重视课程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界面的布局、知识的表述、问题的设计等都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既充满乐趣又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应突出学习的阶段目标的制定,对学习的进度和质量要提出明确的目标,以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监测与评价的机制,从而形成良好的远程学习习惯。

2.教师的角度。远程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但教师必须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与学生分离状态下的有效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技术的进步上,而更应注意网络教育规律的发现与总结,因为先进的技术只有在先进的教育规律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对话交流模式。尽管目前我国远程教育还存在面授教学这一形式,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互和对话,但面授教学毕竟不是远程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其教学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学生基本上是通过网络与教学内容、教师、其他学生进行实时和非实时交互。因此,在网络上实现与学生的有效对话是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令人欣喜的是,当今时代人们的交往已不仅仅局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交往都被搬上了网络,因此所谓的社会性软件应运而生。“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SS)是构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应用软件,在功能上能够反映和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形成,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社会性软件(如QQ、MSN等)的出现,使互联网的应用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人机对话”到当今“人与人对话”的转变。

3.学习者的角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者为了保持并培养积极的情感状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在学习开始前要弄清楚课程所需最低限度的技术和技巧。有研究显示,远程教育学生在学习的第一年极易辍学,这表明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在不甚清楚远程教育特点的情况下选择了远程教育。二是在课前了解课程的策略、目标和任务。如果有问题不清楚或不确定,要勇于向教师或其他同学发问。三是要具备一定的时间管理技能。远程课程与面授课程相比,需要投入相同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要准备有规律地投入,努力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因此,远程教育的学生要在实现课程目标的整个过程中,有较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有规律地自觉按时登录学习。四是恰当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实现自我激励。如进行学习自评,或与其他学习者结成学习小组,经常与小组成员互评等,以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评价,保持积极的情感状态。

4.技术的角度。当前,随着卫星通信技术、交互视频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现代远程教学已经具备了多种交互工具和交互手段,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实时或非实时地以文本、图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但是,计算机网络离成为知识传授、情感交流的教师替代者还有一段距离,网络技术还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可以进一步研发情感计算技术,使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提取到的学习者的视觉、表情、姿态等信息,判断和理解其情绪状态,然后根据学习者特定的情绪状态给出相应的情感支持,从而实现远程教育中的情感交互。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能让计算机网络“电子教师”日益人性化、智能化、情感化,能够依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特点,灵活有效而又充满感情地运用信息传递技术,将学生所需的教学信息适时地传递给学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速升级的滋味
故事书,一个快乐的见证
我家的“和尚”
母亲
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和书的故事
山楂
我的妈妈
咦?老妈变了!
他也是好学生
课间活动大锦集
公主日记
我的外号大全
我是男生
地震,她微笑面对
小学社会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管洞箫吹奏的五个音阶(组诗选二)
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
噪音致聋胎儿引发罕见官司
赋比兴的比较
中学劳技教育的现代化实践
由“土耳其琵琶”想到的
读《琵琶行》感悟琵琶女
电梯噪音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浅谈钢琴的基本练习——音阶的演奏
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法设计
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外一篇)
英语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误区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噪音产生及防治
噪音对人体有益
《春江花月夜》
《故都的秋》(网络课教案)
《诗经》两首
诗词五首——《饮酒》《归园田居》《洞庭湖赠张丞相》
故都的秋[站长推荐]
高二年级第二次作文讲评教案:《人生路上的浆果》作文讲评
故都的秋
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窦娥冤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记忆、给我三天视力(教师中心稿)
游褒禅山记
24《诗经》两首(教师中心稿)
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庖丁解牛、琵琶行(教师中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