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面瘫“倒错”一例分析
毕业论文【关键词】 面瘫/针灸疗法;倒错;正气
面瘫属西医面神经麻痹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以至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由于年龄、病情轻重、病变部位等[1]不同,病程延久,可因瘫痪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兹举案例如下。
按:临床以周围性面瘫多见,常使用电针法治疗。电针疗法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可止痛、镇静,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且有代替人作较长时间的持续运针,节省人力,能客观的控制刺激量等优点。但治疗面瘫急性期和长久不愈患者,应避免应用电针等强刺激手法。急性期为面神经炎症的水肿期,面神经对缺氧、缺血极为敏感,若使用电针则会过度刺激神经,造成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引起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进一步使其血循环受阻,致使面神经缺氧及面神经受压迫,从而加重神经损伤和神经变性,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无法恢复。这一严重后果又会导致面部肌肉因得不到神经纤维的营养而萎缩,皮肤则会失去弹性和韧性而加重病情[3]。Jiuan-Miaw Liao[4]等在电针麻醉大鼠合谷穴观察植物神经效应时发现不同频率的电针会引起不同结果。其中低电流针刺效果较佳,而强电流针刺不能增强治疗效果,说明治疗手法强度与治疗结果不成正比。
中医认为,面瘫急性期处于正邪相争阶段,若使用强刺激手法,攻伐太过,损伤局部正气,反有留邪之弊,容易形成面瘫“倒错”。《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急性期病位在表,病邪较浅,根据“邪在表,浅而纳之”的原则,治疗宜使用轻柔手法,免伤正气[5]。缓解期及后遗症期因脉络空虚,取穴主要以扶正气、补气血为主,使用轻柔手法,调整面部络脉之气,以利面部气血通畅,筋肉得养,促进面部肌肉康复。同时经过无数次针刺后,多数患者对针刺时疼痛产生厌针甚至恐针的心理。此时使用轻柔的手法患者乐于接受,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增加康复信心。
本患治疗取穴以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为主。翳风归于手少阳三焦经,为手足少阳之会,善于治疗面瘫;下关为足阳明、少阳经交会穴,为治疗面瘫常用穴位;地仓、颊车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有通络止痛之功效;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有“面口合谷收”之称;不能抬眉加阳白、攒竹、鱼腰;鼻唇沟变浅加迎香。
【参考文献】
[2]杨万章,吴 芳,张 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5,3
(9):786.
[3]路湘峰,饶 敏.针刺治疗面瘫39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
(2):29.
[5]王文琴.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
(1):4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看克隆
- 未来的桥
- E时代网狗Tommy的自述
- 莲之泪
- 未来的桥
- 家乡的桥
- 我很幸福
- 我看网络文学
- 一条网虫
- 小学生上网利弊谈
- 让世界充满爱
- 亲切的鼾声
- 中学生上网的利弊谈
- 桥
- 我看克隆
- 专家预计未来五年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主流
- 中西方古建筑色彩浅析
- 浅谈建筑的艺术
- 灵感的源泉
- 浅析我国的绿色城市设计
- 有机建筑
- 罗曼建筑
- 建筑节能任重道远
- 拒绝平庸城雕
- 宫与殿的区别
- 走出绿化中的几个观念误区
- 折衷主义建筑
-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 现代主义建筑
- 建筑市场与建筑质量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二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二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
- 《牧场之国》重难点分析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
- 《乡下人家》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