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研究生层次中职教师培养策略

简论研究生层次中职教师培养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论研究生层次中职教师培养策略

"

[论文摘要]教育部关于积极引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的意见,为由地方师范院校转型的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分析了研究生层次中职教师培养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层次 中职教师 培养策略

近年来,国家研究生教育结构性调整给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硕士点数量逐年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使高校新增的专业领域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大增,培养的担子陡然加重。本文将根据教育部提出的积极引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指导性意见,对由地方师范院校转型的综合性大学开展研究生层次中职教师(以下简称“职教硕士”)培养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中职教师教育现状

1.中职教师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中职教师主要是从基础教育的教师、大学理工科毕业生或企业的技术人员转行而来,这三种专业教师都存在各自问题。第一种专业知识不足,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第二种没有经过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也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第三种虽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没有经过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训练,难以把控课堂。 3.“中职硕士”教育无法满足需要。中职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既具有专业学位的属性,又具有职教的特点,但现行的“中职硕士”教育是按照学术性进行培养,且授予学术性硕士学位。定位的模糊导致培养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管理等方面比较混乱,中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的积极性不高,推行十年来不尽如人意,招生规模有所下滑。

二、职教硕士培养前景的分析

2.中职学校迫切需要高层次师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大中职教师中研究生层次教师的比例。”这为中等职业学校解决师资匮乏和学历偏低问题开出了一剂良方。中职学校应积极参与职教硕士的培养,深度参与职教硕士的理论、实践教学和论文(设计)指导,并接收职教硕士毕业后到本单位就业。

3.地方高校急切寻找研究生教育革新之路。首先,对职教硕士的教育教学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探索一套发挥师范类高校特色的培养模式;其次,加强宣传和引导,在全日制专业硕士入学教育阶段,将导师选择、个人培养方案制订、实习实践计划等与职业规划联系起来,根据自身情况,认清形势,选择攻读“职教硕士”学位,毕业后到中意的中等职业学校任教。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理念的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从宏观角度讲就是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的问题,包括往哪儿走和走哪条路两大要点,即选择培养过程的方向和路径。既然是为特定的行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教师,首先要满足职业资格的要求,1997年教育部门首次召开的全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职教师资工作以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重点”,“双师型”作为培养目标,“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其次要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标准,要求掌握专业技术职业所特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实务训练,具备应用性研究、创新与设计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以上两个定位,培养理念上应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以职业为导向,即以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来设计培养方案。

2.“三三三”培养模式结构的设计。所谓“三三三”培养模式,即每位学生在两年内都要经过三位导师的指导,经历三个学习环节,取得三种证书。第一学期在校内进行专业理论课程和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第二学期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到中职学校进行实训,每位(或几位)学生都跟随一位有经验的中职教师实习,一起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期间参加中职教师职业资格考试,毕业前获得教师资格证;第三学期到高校或中职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进行相应的工程实践,学生跟随一位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导师实习;第四学期回到学校在学校本专业导师的安排下,撰写学位论文(设计)、参加毕业答辩,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 3.基于“三三三”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载体,居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位。在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时要使用“加法”与“减法”,加上应用型的课程,减去不适应社会和陈旧性的学术课程,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平衡好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处理好实习实践课与学位论文工作的关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最优化。在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时,首先要跟上时代步伐,目前的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与最新的科研进展脱节,这就要求教师即使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也应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入学术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和科技新闻内容,以及介绍自己最新的研究内容,使学生在接受最新的学科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前沿科研工作往往建立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其次要考虑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紧密联系,严格履行个人培养方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既要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协调好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学习者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

4.基于“三三三”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设计。首先,理论课要按照专业和专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前沿科研工作往往建立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上,教师应将学科知识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变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其次,加强以较新实际案例结合基础理论的教学;再次,实践教学要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再好的培养模式都需要通过教和学来实现,要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另外,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使之在创新中培养创新精神。

人才培养模式受高等教育价值观和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培养模式从设计、论证到实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基于中职教师教育的特殊性,应当发挥由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地方综合型大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探索为中职学校培养高层次师资。当然要搞好这项工作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持续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也离不开中职学校积极参与职教硕士的培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校的小花园
美丽的景岚苑广场
我们的学校
我最敬佩的人
心中的梦想
被遗弃的人类
八卦楼
中秋佳节
我可爱的家乡
学校的操场
康定小溪
美丽的青山湖
我们的学校
我最熟悉的人
我的班主任——徐老师
关于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理性思考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功能的理性沉思
关于“汽轮机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关于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试论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助力学生社团管理
对于女性主义教育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
关于书院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试论角色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实施
简论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有效机制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关于网络时代高校校报困境及破局之路分析
试论大学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与方法
关于育才先育人的中国通识教育观之我见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鲁滨孙飘流记》教学反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心思想
《鲁滨孙飘流记》教学反思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鲁滨孙飘流记》教学反思
《鲁滨孙飘流记》教学反思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鲁滨孙飘流记》教学片断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鲁滨孙飘流记》教学反思
《鲁滨孙飘流记》教学反思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