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微博文化及其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研究

浅析微博文化及其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0

浅析微博文化及其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研究

"

[论文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载体,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文章深入分析了微博文化的利弊,挖掘出微博文化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几点有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利用微博文化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几项具体措施。

[论文关键词]微博文化 思政教育 网络文化 教学方法

微博和思政,一个是新兴的网络文化形态,一个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似毫无关联,却因为共同的受众——大学生,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政教育工作因为教学内容刻板、教学方法单一,一直很难真正地被大学生们接受和喜爱。微博操作简单又无拘无束,可以随心所欲地谈天说地,出现伊始就受到了大学生们的广泛青睐。但微博交流中一些语言比较粗俗,无疑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宗旨背道而驰。辩证分析、合理利用微博,使之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微博文化概述

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构成体系。目前,网络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整个人类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计算机网络出现后,先后出现了BBS、MSN、OICQ、网络社区、博客、微博等网络文化载体,其中某些网络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当前,最为流行的网络文化,非微博莫属。所谓微博,是相对博客空间而言的。博客是一种能发表大量信息的相对静态的网络文化形式。微博与博客相比,它所能发布的信息量小一些。正因为微博短小方便,所以才取得了比博客更大的成功,赢得了亿万人的青睐,这源于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微博文化的可接受范围广。微博讨论的主题内容可以随心所欲,遣词用句也不必雕琢,有时出现错别字和病句也无所谓。这就使得微博可以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中广为流传,无论是腹内草莽,还是满腹经纶,在微博世界里,大家可以平起平坐,畅所欲言。第二,微博文化的发布终端多。博客由于信息量大,一般只能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才能发布。相比于博客,微博的发布就要容易得多了。无论是计算机网络、互动媒体,或者是ipad、手机终端,都可以实现微博的发布。这就使得微博变成了人们身边的文化,成为大家手头的文化。第三,微博文化的传播速度快。一条微博发出后,马上就可以被关注此微博的粉丝发现。如果引起共鸣,这条微博就会被转载。第四,微博文化的互动性强。在微博世界里,每一个博主不仅仅是微博的发布者,也是他人微博的受众。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时间,你也可以随时成为评论家。发帖和跟帖是微博博主永不厌倦的活动,正是这种强大的互动能力才使得微博持续升温。

二、微博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利弊分析

作为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对微博文化也是情有独钟。大学生们喜爱微博的原因众多,有的认为微博可以抒情遣怀,有的认为微博可以追星捧腕,有的认为微博可以交朋结友,有的认为微博可以展示自我,有的认为微博可以议论时事,等等。对于大学生们的微博文化取向,众多思政教育工作者深感忧虑。确实,微博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身在课堂心念微博。而且,微博文化中的低俗成分和不计后果的口无遮拦,也极易使大学生们失去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但微博文化方兴未艾,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要彻底断绝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合理的做法只能是深入辨析微博文化的利弊,取其精华,为思政教育工作服务。

(一)微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负面影响。

微博文化及其与生俱来的一些特点,确实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正确世界观的建立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也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些不利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对微博文化的过度痴迷,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效果。微博文化的出现,使得很多大学生一下子找到了精神寄托。在微博世界里,学生们终于脱离了家长、学校的“束缚”,这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讲,微博才是自由,微博才是民主,微博才是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很多大学生在微博世界里拥有众多的朋友和粉丝,每天都是关注的焦点,这让学生们的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凡此种种,使得很多大学生痴迷于微博文化,有的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的无法安心课堂教学,课后也花大量的时间在其上面,这就使得高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微博文化中的低俗成分,使得大学生的言行受到不利影响。在微博文化里,充斥着粗俗言语和畸形的世界观、价值观。很多微博主题,是追星追富的,如“白富美”和“高富帅”就出自于微博。在这些微博主题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们的正确价值取向,危害到大学生们良好世界观的形成。那些家境好、经济条件宽裕的学生会高傲起来,脱离集体;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则容易自卑,封闭自己。这些都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产生了深刻的对立。

3.微博网站的恶意链接,为三毒信息毒害大学生提供了可能。微博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新兴形态,不可避免地要依托于网络载体。因此,随着微博文化的日益走红,一些恶意网站在其上设置链接,伺机宣传黄赌毒文化。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增加了被三毒信息毒害的可能性。而使用微博的频率越高,受到这种危害侵袭的可能性就越大。

4.微博文化的煽动性,有可能酝酿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由于微博的便利性、迅速性和互动性,使得某种观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加之微博平台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和屏蔽措施,一些反党、反国家的观点也经常被广泛讨论。大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于某些煽动性的言论难以准确地应对,有时甚至置身其中。一旦出现了严重后果,势必承担法律责任。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能身怀爱国之心,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如果大学生不能有用于国家,反而危害于人民,不能不说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失败。从这点来讲,微博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确实更大。 "

(二)微博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正面意义

微博文化固然存在种种不利影响,但其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利因素也是存在的。经过深入挖掘,笔者认为微博文化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有利的影响。

1.微博世界更容易反映大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建立在师生深入了解和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只有学生接受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地喜欢课堂教学。然而,在中国式的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太少,老师缺乏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准确把握,这也是造成思政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微博出现以后,至少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能。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在微博世界里,更愿意吐漏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在微博世界里也能放得开。

2.实事评论也是微博文化的重要素材。时事分析和评论是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典思政理论学以致用的主要手段。在微博文化中,时事评论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就像博客最先报道了克林顿丑闻和伊拉克战争一样,微博也往往成为某些重大时事信息的第一发布者和主要传播平台。从这个角度看,微博文化和思政教学确实找到了共同点。

3.微博文化的有益素材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微博文化的题材广泛,很多话题是正面的、有益的,可以借鉴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来。比如,有关最美女教师张丽丽的话题在微博中热议,和某男子暴打八十岁生母的恶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众多博迷纷纷发表评论,嬉笑怒骂中也在品味道德良知。这些题材新鲜出炉,无疑是可以吸引大学生眼球的最佳题材。如果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嗅觉敏锐,及时地纳入思政教学中来,可以大大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4.微博平台为开辟新的思政教育阵地提供了可能。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几十年来,为了适应时代文化的变迁,教学形式也几经变革,先后出现了第二课堂教学、阅览室教学、网站教学等辅助教学形式,这种思路对于微博文化也是适用的。既然微博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目光,教师们也完全可以开辟思政教育的微博阵地,促使教学达成最佳效果。

三、利用微博文化的有利因素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总结了微博文化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合理地利用微博文化,发挥其优势特点,也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用。

第一,深入微博,与大学生拉近心理距离。既然微博是大学生展示内心世界的地方,思政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深入微博,去了解大学生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微博,我们去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再结合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实际,必然可以撰写出学生喜爱的教学案例,制定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只有师生间内心的距离拉近,思政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地顺利开展。深入微博,开展情感教学,让思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二,常驻微博,做大学生的精神守护神。微博文化的负面因素众多,稚嫩的大学生往往难辨良莠。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建立自己的微博,并尽可能地保证在线。只要有可能,就要关注大学生的言行是否得体,是否有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并妥善地加以引导,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永葆健康。这样既可以保证大学生享受微博文化,又可以使大学生不至误入歧途。

第三,利用微博,开辟思政教育全新领域。微博世界对于时事要闻、对于大众百姓的身边事的关注,都是思政教育的良好教学素材。我们借助这些话题,引发学生们对其中的政治哲理和道德精神进行思考和剖析,可以达成最佳的思政教学效果。此外,借助微博平台,并结合网络社区、OICQ等其他网络文化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也可以打造思政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教师们作为微博博主,可以主动发起一些有关思政方面的话题,也可以对某些热议话题从思政的视角展开评论,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教学。

第四,建设微博,锤炼出健康的微博文化。我们之所以对微博有所顾虑,是因为微博文化中存在许多负面因素。因此,既然要利用微博平台,思政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净化微博环境的工作中,并号召和发动学生们一起抵御低俗微博文化,严防三毒信息侵袭,倡议健康、时尚的微博主题,合力建设微博平台,锤炼健康向上的微博文化。只有微博平台这个大环境干净了,大学生的视听氛围不被污染,世界观才不会因此被扭曲,思政教育的工作就可以更加顺利容易地开展,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磨刀石
爱吃糖的小猪
小猫做美容
哈·奇米斯历险记
豌豆和香蕉
老鹰捉小鸡
小白免和小灰免
请用环保袋吧
老虎买了大白菜
《小木偶的故事》续集
森林迷宫历险记
秋婆婆的颜料
贝贝系列之二回家遭难
贝贝系列之一丛林遇险
小熊刷牙的故事
2012年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计划总结
2012年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心得
《哲学与人生》课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2012年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八下期末复习总结
2012年上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小学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夏季谨防家畜“苜蓿病”
物联网养殖业前景看好
对当前蒙自市农村动物免疫工作的思考
家畜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库的建立和应用
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马类家畜弩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泥鳅的人工养殖
浅谈家禽易发病及其防治
关于预防兽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科学活动:认识常见的家禽和家畜
家畜胃积食的综合防治
从事养殖业“十注意”
天然草场土壤、牧草中重金属含量对放牧家畜的影响
北京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让思维与想象碰撞出火花──《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实录与评析
关注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案例评析
创设情境 张扬个性──《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片断及反思
巧设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案例及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案例及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