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教学引领——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

教学引领——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教学引领——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

"

论文摘要:教学管理改革中的传统价值取向存在控制主义、效率主义及人本主义内容不明等问题。教学改革呼唤教学引领的价值取向。教学引领的内容包括学术引领、管理引领和文化引领。应通过构建教学引领的专门组织机构,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及设立教学改革的专项资金等措施保障实现教学管理改革的教学引领的价值取向。

论文关键词:教学引领 价值取向 内涵 措施

2007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为主的一系列指导意见及措施,进行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期破解高等教育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难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学管理是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实践具有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职能,其改革的价值取向对教学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分析现阶段教学管理中的传统价值取向及其问题,提出适合当前教学管理改革的新取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管理改革中的传统价值取向及其问题分析

1.控制主义取向

控制从本意上讲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结果进行调节、引导和管理的行为过程。在教学管理中,控制主义体现在利用规定、规则和规范对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调节和约束,对违反约束的行为和现象进行预防、矫正和惩罚,是一种有计划的、规范的及约束式的管理取向。控制主义是一种按照计划、不能超出控制范围的管理理念,在规范教学管理、促进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控制主义崇尚权威和制度,反对批判和怀疑;注重教学实践的规范、统一,忽视突破和个性。控制主义理念下的教学管理重视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集体意识,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压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张扬,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控制主义理念下,教师为规避违反规定一般会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同时也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2.效率主义取向

效率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安全、低成本并符合质量标准而取得的工作成果。教学管理中的效率主义集中体现在“效率第一,成果至上”的目标管理上,学校通过目标指令、目标分配的方式分配给教师任务或通过量化指标考核教师的成果数量,督促教师完成。效率主义的管理方式在促进学校成果丰富、提升学校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将教师的自主发展、自主探索、自我成就和自我实现与效率和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不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其内心真正的需求,不重视对成果产生的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容易导致成果质量不高;其量化的考核和刚性的要求,容易使教师沦为效率、成果的牺牲品,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进行成果造假,滋生学术腐败,导致价值观异化。

3.人本主义取向

人本主义的核心即“以人为本”,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组织管理中要以人为重、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在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取向主要指的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本主义关注教师和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有益于打破传统不合理的规则、约束及控制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人性化和个性化,是促进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养成的观念基础,是当前较为适应教学管理改革的一种价值取向。但人本主义内容广大博深,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在教学管理中存在以人的“什么”为本、由“谁”来以人为本、“怎样”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公平与公正及以组织成员个体为本还是组织整体为本等等一些列问题需要解决。

为此,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理论,提出“教学引领”的价值取向,依此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教学引领的必要性

1.教学改革呼唤教学引领

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实施高等教育改革,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即为教学改革。为此,国家在2007年实施质量工程的基础上,2012年投资近8亿元,继续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训练项目及国家精品课程开放相关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是国家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这些国家措施的落脚点在于高校。陈浩教授指出,“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真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这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共鸣。高校教学改革是很困难的,涉及到更新教学观念、革新教学实践以及提升教学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深入领会国家纲领性文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质量工程项目的导向,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具有自己学校特点的质量工程。

2.教学管理引领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难度很大,需要有一股力量来引领、支持和服务教学改革。当前,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非常严重,虽然各高校都在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教学的地位,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就在于教学的成果——学生的培养成才需要很长时间,同时又很难被量化,教学对教师个人自我实现的显性贡献很有限;相反,一个国家级基金课题、省级基金课题或其它科研成果,可以使教师的职称从讲师很快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从而奠定其一定的学术地位并受到尊重,故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到科研上也就不奇怪了。这时如果让教师自己主动探索教学改革,短时间也许是可以的,但长时间让教学占用太多的科研时间教师恐怕就不愿意了。那么就只能是教学管理引领教学改革了。教学管理机构实施组织、引导、支持、服务和激励的职能,依靠各学科、专业的专家型教师来制订学校质量工程计划,并指导计划的实施。在质量工程之后,国家又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三十条)、《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和纲领性文件,以引领、指导全国的教学改革。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应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引领学校自己的教学改革。 "

三、教学引领的内涵分析

1.教学引领的涵义

教学引领是指为追求学生生命成长及其全面发展的实现,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在充分了解国家、地方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意见、政策纲领及具体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术、管理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引导学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价值取向。

(1)教学引领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首先,教学引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学生生命成长及其全面发展的实现。这就意味着教学引领的核心是“学生”,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而是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结合学生的个人品质、性格以及兴趣等来培养学生。教学引领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和发展学生的“以生为本”的过程。其次,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而强制和控制是不能真正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引领本身就是一种引导、指引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更多地是通过激励、鼓励、关爱、情感、赞美及参与的方式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意味着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教学自主权,还要真正了解教师的想法和内心需求,通过引导、指引方式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教学引领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以师为本”的过程。

(2)教学引领更加关注教学质量

当前,教学引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教学改革的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教学管理由效率取向转向了质量取向,不再只关注教学的规模,而且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再只关注课程的数量,而且要重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炼课程的内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再只重视增加专业的数量,而且要努力进行专业建设,增强现有专业的实力,提高专业特色。教学引领意味着教学管理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及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等方面要下真功夫、花大力气,不仅要引领完成制订教学改革的各种质量工程规划,更要积极地组织实施。实施要分步骤、分层次进行,不断深入。

(3)教学引领更意味着加强服务

教学引领体现教学管理对教学改革和创新方向的指导,意味着教学管理者在掌握国家大政方针、指导意见及具体措施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结合学校具体学科、具体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改革、创新规划和实施方案,这本身就是管理为教学服务。教学引领需要更高层次的服务。首先,需要增强问题解决的服务功能。改革和创新意味着打破传统的教学和工作模式,会出现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教学引领需构建新的服务体系,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及学生提供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支持,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其次,需要增强激励的服务功能。教学引领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会通过激励、鼓励、关爱、情感及赞美等方式工作。因此教学引领需要构建激励的措施和规则,并积极组织实施,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再次,需要增强部门、学院的协调功能。教学引领延伸了管理的职能,改革和创新可能会增加学院、学科之间的交叉,因此教学引领需构建起协调服务体系,增强协调功能,及时协调部门与学院、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同需求,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教学引领的内容

(1)学术引领

学术不仅仅指普通的教学实践,而且指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进行的认知、探究、反思、创新和交流等一系列研究工作或活动。学术引领是教学引领最为核心的内容,它不是代替教师的教学学术活动,而是在掌握国家教育大政方针及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依靠教学组织和专家型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制订适应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计划,制定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创新及教学实践认知、探究及反思等研究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激励措施,组织、引导教师落实这些计划和措施,并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服务保障,从而引领学校的教学学术的发展。当前,高等教育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术引领的价值取向应该由学术成果数量转到质量上来,重点制定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质量的规划、措施并引导其具体实施。

(2)管理引领

教学管理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通过安排教学计划,统筹教学任务,配置教学资源,协调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和评价教学效果等对教学实践进行管理的行为。教学管理引领是教学引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否认教学管理的传统职能,而是教学管理的传统职能在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教学管理要促进人才质量提高就必须要改革和创新,将工作的取向由控制、效率转移到服务和引领上来。当前应着重实现以下转变:教学管理目的由控制和效率向引领和服务转变,教学管理制度由刚化和统一向柔性和差异转变,教学管理形式由形式主义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转变,教师评价由惩罚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及多元的人才质量观。

(3)文化引领

文化管理是高级管理模式,其强调用文化的力量创造和影响管理,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形成一种行为准则、 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通过价值观念和组织精神的培育达到组织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管理方式。这里的文化引领主要指教学文化,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及教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故教学管理者应该通过宣传、培训、交流和以身作则等方式,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健康的教学文化,引领教学文化的发展。当前,教学文化引领应着重于建设活泼的课堂文化,多元的人才文化,实践育人文化及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学术文化,构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和相互对话及合作的教学环境文化,促进教师和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引领的保障措施

当前,高校的教学管理主要在于国家政策的传达,包括组织校级、省级及国家级教学项目的申报等一些初级职能。教学改革的形势赋予教学引领更为丰富的内涵,应该拓展教学引领的广度和深度,重视和彰显教学引领的职能,构建教学引领实施的保障机制。

1.构建教学引领的专门组织机构

高校应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在教学管理组织内部构建校、院两级教学改革引领的专门专业科室,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承担起教学改革引领职能,按照教学改革的内容不同及学科、专业聘请专家成立院、校两级教学引领的专家组。

2.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教学引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教学管理的基本素质,学校还应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对校、院两级教学引领管理者进行专门的培训,使其熟悉本校各学科、专业的情况及特点,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及信息科学等内容,了解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方针、政策,熟悉当前较为成熟的教学改革的各种模式。

3.设立教学改革的专项资金

教学改革离不开资金支持,学校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学改革的计划、设计、实施及服务等支撑,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游
雨趣
春雨
春天
小草赞
夏天的快乐
南山公园变了
雪花
月夜
月光
夏天的西湖
小兴安岭欢迎你
多彩的小湖
美丽的长江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英语教学总结
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美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08年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二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上学期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工作总结
美术科组工作总结
初三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美术总结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养猪致富:不喂饲料 只喂牛奶
牲畜安全越冬措施要点
网箱养殖黄鳝收益大
浅谈职业中学畜牧养殖专业
茶在养羊中的作用
摩洛哥山羊爬树只为果实
雇主要学会“养鱼”
养殖奶山羊 四季发“奶”财
提高规模养猪场经济效益关键技术
尤轩宇:证券客户经理养猪
浅谈池塘条件与养鱼水质
规模化养猪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股势力助推畜牧业信息化腾飞
规模养猪 慎防早春猪流感
“养猪环保”神话是这样创造的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就这样被感动──《别饿坏了那匹马》听后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重逢小树林──《唯一的听众》后续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老师,也要学会倾听──教《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一石激起千层浪──谈《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的小练笔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理思路,说故事,提品位──《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感悟
“香甜甜”的滋味──《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后记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后反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听课有感
《唯一的听众》相关链接
让世界充满爱──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