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的缺陷及对策研究

试析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的缺陷及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4

试析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的缺陷及对策研究

"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信息传播引导不合理等。建立健全高校信息传播机制的对策包括:通畅的“学校—学生”沟通交流信息传播渠道机制,加强权威信息及时发布的信息管理意识,积极探索和总结科学的信息引导策略与方法等。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 信息传播机制 缺陷 对策

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畅通、快捷与多元。它在给人类获得信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管理部门应对和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对学生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也成为高校需要应对的新课题。高校学生维权和参与管理的意识与日俱增,同时他们对新信息媒体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比普通大众更加熟稔,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建立畅通的信息传播机制,以应对目前我国高校日益频发的学生突发事件,保障校园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这在高校信息传播机制存在诸多严重缺陷的情境下,突显出迫切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建立健全高校信息传播畅通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人为或者社会政治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的,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威胁或者危害的,影响或危害高校形象、声誉和政治稳定的事件。近几年来,各类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繁发生,致使校园的正常工作秩序遭到了破坏,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了威胁。正视危机事件,有效预防和沉着应对危机突发事件,把危机管理纳入到构建平安、美好、和谐校园的整体发展战略中,确保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分为政治类、公共卫生类、学校管理类、意外伤亡类、自然灾害类等。综观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学生突发事件,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频发性与突发性

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因而其更需要稳定与和谐。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的发展,影响学校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高校各类学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学生自杀、利益诉求未能及时得到满足、不冷静维权、游行示威、暴力殴打等相关事件频繁见诸报端或网络。与频发性相伴随,高校学生危机事件还具有难以预测的突发性特征,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的秩序,给学校造成了财产、声誉上的损失,甚至带来了一些政治上的影响,造成人们思想和心理上的极度恐慌,影响了学校的稳定工作。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

2.多以网络形式传播,扩散蔓延迅速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属于人群高度聚集区,而且大学生的对外联系相当广泛。高校内一旦出现学生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反响,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加之网络传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传播成本低、权利平等性、多元性”等特点,导致了信息传播的无限膨胀,学生危机事件发生后会迅速蔓延,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稳定,使得高校师生处于一种危机状态,在突发事件面前,变得茫然无措。

3.破坏性和负面影响大

学生危机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干扰或冲击,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混乱和恐慌。自扩招政策实施后,一般大学少则一两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突发事件给高校带来的财产、声誉方面的损失以及对教学、科研秩序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如中国政法学院教授与学生的相互谩骂攻击事件、重庆高校要求农村学生改变户籍事件、湖南女大学生被杀事件等,曾一度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给相关高校带来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存在的缺陷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具有频发性与突发性,高校管理者对问题的严重性难以估计到位,也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大多会陷入茫然无措的窘境。导致上述尴尬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存在缺陷,无疑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概括说来,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

大多数高校存在大学生愿望和要求反映的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当学生突发事件出现时,学校管理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因而无法在短时间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高校管理者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如南开大学博士生要求追加津贴事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校方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而导致事件的影响被扩大的。

2.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是解决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学生突发事件很多都是因群体受到蛊惑甚至欺骗,而信息公开是解决此类事件最有效的不二法宝。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制订了相关方案,摸清了事实的真相,但由于不能将相关方案和真相及时发布出去,导致了事件的迅速蔓延甚至变性。

3.信息传播引导不合理

对信息传播的舆论引导,是近些年来管理者所面对的新课题。很多高校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信息传播引导时,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尚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效率低下,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如很多高校管理者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以势压人,而不是以理服人,导致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致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再如,一些高校管理者企图掩盖甚至歪曲事实真相,致使学生在对事件的猜疑过程中,让事态朝着扩大化的方向发展。这些不合理的信息传播引导方式不利于对事态的控制以及事件的妥善解决。 "

三、建立健全高校信息传播畅通机制的对策

在深入分析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最新呈现特征的基础上,梳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存在的主要缺陷,便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提出一些常识性的对策。笔者认为,建立健全高校信息传播畅通机制,是高校管理者处理学生危机突发事件的有效之举。

1.建立通畅的“学校—学生”沟通交流信息传播机制

建立通畅的“学校—学生”沟通交流信息传播机制,是及时、有效地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基本保障。长期以来,高校采取的是静态、单向性的宣传方式,而新闻传播是一种在动态交流中不断变化、具有双向性的行为。信息的不对称致使高校和公众双方都受到了影响,从而影响了宣传的效果和高校良好的社会形象。高校可以尝试建立多层面、多渠道的沟通机制,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双向反馈与回应。如高校可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对学生比较关注或争议较大的校务问题定期进行说明,使信息公开具有权威性、及时、透明的特点。同时,还应积极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特别是可以适当引进新媒体,如微博、飞信等。高校应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单方面的信息发布方式,要广辟渠道,形成良性的信息发布互动机制,将矛盾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矛盾的恶化与膨胀。

2.加强权威信息及时发布的信息管理意识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是处理危机事件最有效的策略。应急信息处置机制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学校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协调好各方力量应对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一切后果,并遵循“第一时间”的原则向公众发出权威的声音,控制舆论制高点”。突发事件往往容易引发大学生对信息的极度饥渴和各类媒体的信息爆炸,学校“第一时间新闻”的发布应体现出高效、迅速反应的特征,应选择专业的权威发言人,必要时可以适当引入高校之外的第三方,提供充实的数据和事例,公开诚恳地面对大学生群体的质疑,选择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介渠道进行发布。同时,应进一步强化高校管理者的信息管理意识。权威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必将为危机事件爆发后第一时间化解危机提供有益的帮助。

3.积极探索科学的信息引导策略与方法

如果说前两条策略是用来预防学生事件的发生以及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那么积极探索科学的信息引导策略与方法,则是有效化解正在发生中的学生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建立高校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运用心理学、舆论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探索突发事件信息传播机制的主体、效能及方式,探讨如何增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反应能力,并利用传播的艺术性引导舆论。应善于利用信息引导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突发事件的破坏性进行舒缓引导,有效降低事件本身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外部环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校园里的大柳树
美丽的夕照
夏天的云
我眼中的冬天
古城潮州
光彩夺目的春天
北海银滩
暴雨
记一次春游
秋天的田野
秋季
我的校圆
风吹过四季
荷塘一角
试析大学生校园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几对重要关系
关于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试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探微
浅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浅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试论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关于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和途径选择
试论网络社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浅议探索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浅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试析高校网络招生宣传
浅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
浅议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对加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浅谈教育信息化与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
感悟“趣 、情 、理”──《兰兰过桥》教学案例与点评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