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实践的思考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实践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实践的思考

"

论文摘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及确保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化”是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性的有力保证。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实践的建议包括:扎根职场,了解职业,提升职业化技能;通过角色扮演和真实应聘,感悟真正的职场竞争;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的沟通,掌握企事业单位的最新用人标准等。

论文关键词: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化 职业实践 建议

自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之日起,在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将就业指导课程以公共课形式纳入教学计划、建设就业指导课程以及打造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热潮。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全国各高校几乎都以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对如何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依然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实践的意义

1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实践,是提升这支队伍职业化水平的强有力保证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等方面符合职业规范要求的过程。职业化一般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和职业化技能等三部分内容。

“职业实践”亦即“职业体验”,是指体验者通过融入目标职业环境,经历职业实施过程,从而了解并掌握完成目标职业任务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亲身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职业心态和职业思维方式的活动。

通过开展职业实践活动,既可以让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感知不同的职业环境,又可以让他们了解用人信息和最新的用人标准,从而强化他们的“职业化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化成熟度”,最终提升他们的“职业化”水平。

2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实践,是提高这支队伍就业指导水平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指导的水平,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如此看来,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实践锻炼与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和指导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提高这支队伍的指导水平,就必须要为他们提供职业实践的机会。

3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实践,是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实用性的内在需要

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也已有近5年的时间了。目前,大多数高校却一直经历着多数学生对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是“鸡肋”还是“鸡腿”的拷问。而如何将“鸡肋”变成“鸡腿”,其根本就在于就业指导教师所提供信息的有用性和有效性上。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认为有效且有用的信息,则是来自一线的最真实的职场体验和感悟,以及对目前职业、职场相关信息的深度解读和分析,而这些正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所缺少的。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 队伍的“职业化”问题仍然难以突破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主要由就业中心行政管理人员、院系党总支书记、思想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构成,呈现出学历高低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五花八门、专业背景多样化的特点。而从业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专职少兼职多、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成了这支队伍的“通病”。教师上课“照书念经”是目前这门课的授课现状,也成了制约这门课程发展的最大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各高校也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开始采取增聘就业指导教师的方式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通过建立制度解决队伍稳定的问题,采取完善体制的方式解决队伍的学历层次、人才梯队结构问题,通过在选拔人才时设置专业要求门槛解决专业结构问题,采取“外送培训,内请专家”的方式解决专业化问题。然而,关于这支队伍的“职业化”问题,却鲜有突破之道。而职业化程度不高,恰恰成为增强就业指导课程有效性和有用性的短板。

2 多数就业指导教师的成长路径阻碍了其“职业化”的进程

就业指导是一项实践性强、与就业市场关联紧密的工作。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完整的职业认知和对职场环境的准确分析;不仅需要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充分了解,还需要对产业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职位的全方位了解。

无论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行政管理者,还是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都经历了这样一个成长轨迹:“学校一学校”,即从母校毕业后就迈进就职的高校。在这样的轨迹下成长起来的教师,除了对教育行业的招聘流程和相关岗位要求较为熟悉外,对于其他行业的用人标准知之甚少,对于相关的行业规范、不同性质的企业文化鲜有了解,对职场的一些规则、沟通法则等接触也不多。这样一些职业经历简单、职场经验单

一、职业认知单纯的就业指导教师,如何能洞悉如风云变幻的就业市场、了解层出不穷的职业,又如何能掌握就业市场对人才要求的细微变化,从而帮助、引导学生破解用人单位的“选人密码”、拆解招聘流程、还原招聘实景,并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指导呢。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可能拥有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力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对职场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切身体验。

另外,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而发挥学生参与主动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情景模拟和仿真实验,以上两种授课形式都需要一些案例,如果案例来源于真实的职场,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案例分析的有效性,远比编写的案例更生动和实际,尤其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个体就业指导或者在进行职业咨询时,理性的间接认识远远不及感性的直接体验更具有说服力。 "

三、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实践的建议

1 扎根职场,了解职业,提升职业化技能

为了解决就业指导教师职业理论知识丰富而职业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各高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借鉴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做法,为就业指导教师提供到企事业单位锻炼、实践的机会。可采取与用人企业“结对子”,送就业指导教师到企业上岗,让其在真实的岗位上感受职场规则等做法,了解企业文化,熟悉招聘流程,认知岗位任职标准,进而提升职业化水平。

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利用8周左右的时间,去企业了解某一个职业的大致工作内容、运转情况和发展通路,尤其是这个岗位的用人需求和标准、招聘流程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等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根据实践体验,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及从网络获得的其他信息,经过加工打磨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享和探讨,这样既可以提高课程的生动性和可信度,又可以提升课程的实用性,能够真正地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从“鸡肋”变成“鸡腿”。

而政府、企事业单位也应该像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一样,支持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开展职业实践活动。高校教师的这种职业实践,不但能够丰富其阅历,而且还能够将其所感所悟传递给学生,有利于推动整个大学生职业教育的进程。教师的职业化程度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成熟度也能间接得到提高。

2 通过角色扮演和真实应聘,感悟真正的职场竞争

求职技巧包含“就业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随着求职竞争压力的增加,就业市场呈现出“僧多粥少”的紧张局面。各类用人单位使用不同的测评工具,利用先进的考评技术,使出浑身解数挑选学生,新鲜的考试考核方式层出不穷。如果学生对于一些常见考评方法都懵懂不知,在这场就业竞技比赛中,就很容易败下阵来,从而丧失了就业的机会。

作为一名就业指导教师,理应对学生进行求职实践指导。为此,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大胆尝试在真实的求职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经历过到不同类型的企业去求职,经受过各类企业的挑选,才知道什么样的信息渠道最可靠,也才知道如何拆解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招数。只有自己体验过真正的被挑选,才能告诉学生时下最新的选才方式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最新的选才方法;也只有自己经历过求职,才懂得在这些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以及应如何调适并克服之。用自己的感受去劝解和引导学生,这比说教、阐述更有用,也更有价值。

3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人事(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掌握企事业单位的最新用人标准

“企业找不到理想人才,人才找不到合适工作”这个充斥在就业市场的二元悖论,久久得不到解决。而大家都知道症结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不少高校为了突显就业指导的实用性,邀请了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走人高校,举办讲座,通过“现身说法”,对高校学子进行就业指导。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对作为方向指引者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进行职业强化训练。

作为指导者的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定期与企事业单位从事人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以便能够对人才的选拔标准、人格倾向、能力偏好、素质测评等有所了解,然后将最新的标准通过就业指导课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锻炼技能和发展能力。

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加强与友好单位的联系,定期邀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来校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进行座谈,及时、准确地将最新的HR理念和人才使用标准传递给就业指导教师,再通过他们将上述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从就业指导课上得到最新的信息,同时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并将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职场经历,提高自身的职业化水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师,我想对您说
师恩难忘
我的老师
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对老师说,教师节快乐
老师
温暖
我的老师
老师您好
感谢老师
温馨的爱
感恩校园,感恩老师
致老师的一封信
师恩难忘
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创新教育专题研究
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
抓好教学、管理、展示环节,推进我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试论班主任教师的能力品质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思想课”三步教学结构初探
试论活动课的目标
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
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略论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
美国远程教育的前车之鉴
美育的职能及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少年闰土》一文第四段的课堂教学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设计的开放性带来的一点思考──《少年闰土》听课有感
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活起来了──教《少年闰土》有感
巧设悬念适度延伸──《少年闰土》教学一得
珍视鲜活的生成资源──《少年闰土》标点符号引发的思考
进行朗读训练的几点体会──《少年闰土》朗读教学谈
拜读《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后的反思
如何在《少年闰土》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少年闰土》读写训练一得
《少年闰土》听课后反思
将叩问进行到底──听特级教师卢雁红老师上《少年闰土》
感受诗化的提问──评《少年闰土》
你向往闰土的生活吗?──《少年闰土》教学札记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